仙道之家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5页/共5 上一页  1, 2, 3, 4, 5

向下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 页 5 Empty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帖子 由 Admin 周四 05 十二月 2013, 04:32

主题回顾 :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楼主:杏花天雨谢春红 时间:2013-05-13 17:24:21 点击:37107 回复:1608
 
  





上页 1 2 3 4 … 17 下页  到页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一个美国汉族通信工程博士后教你看世界(13)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的过程


  我作为一个道教徒,奉太上法旨,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的过程。

  我所讲的,都是真实的历史,但是在无神论者听起来可能象神话。

  上古的华夏,直接承源宇宙自然天道,天人合一,充满了自由奔放,自在逍遥,是真正绚烂多彩的最美好的时期。


  我们华夏,根本不是蜥蜴人宣称什么礼仪之邦,恰恰相反,我们是非常鄙视僵化的礼的。老子《道德经》认为礼仪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万恶礼为首。上古华夏最遵从的是自由,最排斥的就是僵化教条的“礼”。天道生人,不是为了给人约束,而是要给人最充分的自由。

  华夏的“夏”是玄关之意,万物通融,自由,通畅。现在的汉服复兴运动被儒教徒有意诱导到一个错误方向并且异化了,他们宣称“有衣冠之美,故称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这其实是一个过去儒教宣扬的极其恶毒的欺世谎言,完全篡改了华夏的内涵意义所在。

  上古华夏自由奔放与后来蜥蜴人孔丘儒教僵化教条格格不入,我们上古的祖先,非常鄙视孔丘“仁义礼智信”那一套僵化的教条。

  上古的华夏社会,是自然天道的社会,不讲究“仁义礼智信”。
  老子作为真正上古华夏文明的承传者,《道德经》:
  “大道废,有仁义。”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而蜥蜴人孔丘周游七十余国推广教条的“仁义礼智信”虚伪道德之后,华夏就进入了天下大乱的战国时期。





由Admin于周六 18 一月 2014, 09:30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5次

Admin
Admin

帖子数 : 804
注册日期 : 13-04-26

http://bdwl.longluntan.org

返回页首 向下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 页 5 Empty 回复: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帖子 由 Admin 周二 31 十二月 2013, 07:15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23:00


  ***与中华文化 

  说***彻底否定中华文化,其实说到底,究竟什么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这原本就是一个带有巨大疑问争议极大的问题!儒家思想、佛教和道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了吗?翟玉忠等先生现在正在主张“新法家”,在办网站办刊物,极力宣扬“道法中国”,认为由慎到、商鞅、申不害、韩非所创立的,由商鞅 、李斯、 秦始皇进行了真正大规模的深刻的社会实践的法家思想,才是黄老道学的真正继承者, 是上承自黄帝老子的道家思想, 是所谓的“中国原生文明”!儒家从西汉开始独断掌控了国家机器的文化教育产业(注1)之后,尤其是从西汉末期汉元帝刘奭还在给汉宣帝刘询当太子时,就开始不断干预政治运作(注2),简单的说,儒家的上位,才是使得华夏民族走上了破坏中华原生文化的歪路邪路,使得华夏民族在公元后第二个千年(1000----1999)中多次饱受外族侵略带来的奴役统治并发生无数次屠杀惨祸的潜在原因(女真金国、蒙元、满清、八国联军、日本;常州屠城、襄阳屠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之屠、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 

  (注1:汉武帝刘彻的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还仅仅是文化教育上独用儒生,军事政治财政等职务,仍然多用诸如张汤、杨可、桑弘羊、上官桀之类学申商之术几十年的法家子弟,那位著名的大儒时任大农令的颜异,因为反对“用告发手段反击商人偷漏税,被告发偷漏税的商人财产全部没收并且一年戍边,而告发人可以拿到被告发人一半财产的算缗和告缗”的法令而被处斩;反对再继续长时间的与匈奴交战而主张与匈奴议和并且再次和亲通好的儒生狄山,本身毫不懂得军事,却被汉武帝硬送到前线哨所在前线被匈奴人打死;董仲舒仅仅被汉武帝视为是顾问一类,结果还因为董宣扬“天人感应”说因而被罢斥不用。这就是所谓“内儒外法”者矣) )(注2:当时还是太子,未来成为汉元帝的刘奭年轻时就曾经劝谏父亲汉宣帝刘洵:“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汉宣帝气的痛骂:“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语出《汉书?元帝纪》。翻译成现代汉语也很简单,太子刘奭劝说父亲汉宣帝刘询要多用儒生,觉得父亲以前刑法太严厉杀人太多,希望父亲改。父亲汉宣帝刘询则说得明白:我们汉朝本来就有制度,本来大汉朝就是把法家所说的霸道与儒家所说的王道结合在一起治国,并且将礼仪和法制并重,你身为太子,怎么能光采用儒家主张的道德教化那一套,竟然荒谬到想要恢复周朝那时的礼制了呢?而且庸俗平庸的儒生们根本不合乎时代的向前发展,喜好拿过去的所谓好时代来非议和否定今天的统治,让人们目眩神迷于虚幻无意义的名誉而忘记了根本的实在,让人们根本忘记了要什么东西才最值得保卫守护,又怎么能够任用这些儒生来治理国家呢?他们根本不配被任用!汉宣帝刘洵接着长叹:“乱我汉家者,必太子也”。果不其然,刘询的太子后来的汉元帝刘奭死亡后未有三十载,一代巨奸大骗子王莽便借助其姑姑是汉元帝刘奭的妻子的裙带关系,装出一副最符合儒家所讲孝道的孝子面目,讨人欢心步步高升,最终篡位上台登记,搞的天下大乱匈奴在此背叛中原而侵扰汉地,西域各小国也都不服而起兵作乱,中原赤眉军、绿林军、平江军、下林军等农民军都借助扶持西汉皇室的名头而纷纷窜起,因而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持续十几年的大规模内战了!), 


  某些人说***一生都在极力反对儒家,所以***是一个彻底反对并且试图灭绝中华文化的“精神上的卖国贼”。可是他们却完全忘记了,或许也是故意的有选择性失明的忘记了,***在其辉煌灿烂的一生中,却始终都是极力热忱的赞颂和维护曾经作为儒家思想最大的反对者的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之一的法家思想的,对法家思想的赞美和捍卫在他整个一生中都丝毫没有过改变!早在***年轻时在湖南省长沙第一师范毕业后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代理图书管理员的时候,他就曾经在读书笔记中极力歌颂商鞅“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商鞅之法,良法也......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哉。”而到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尤其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商鞅韩非秦始皇以至整个法家思想的推崇赞美更是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1963年在会见郭沫若、巴金、周扬、老舍等等过去***统治区域写出二十几年内的老作家时说道:“我知道你们中有的人骂我是秦始皇,我很清楚你们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我要说你们骂我是秦始皇,其实是没骂成我反而夸奖了我。我说你们说的还不对,还不够,我不光是秦始皇,还是马克思加秦始皇,比秦始皇还要伟大很多倍!”1973年8月5日,***会见江青,让江青记下一首著名的七律并在各大党报上公开刊登供全中国人学习,此诗大力赞美秦始皇的伟大功绩“劝君莫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虽死魂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皆行秦政治,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原返文王。”,此诗宣称孔子儒学讲空话不敢实话虚伪至极,而秦始皇则是干实事大功绩振兴民族,郭沫若的《十批判书》里要实行人本主义也就是人民本位主义,却认同孔夫子是人民本位主义,辱骂秦始皇,则是写出了一篇垃圾烂文。郭沫若赶紧认罪认错,重新改正自己的观点,写出大量的历史论文赞美秦始皇。当时从1973年开始,中国的“批林批孔”中出现了“批儒评法”“批儒扬法”的高潮,赞美法家批判儒家,各大中院校历史系都在鼓足干劲的创作一系列赞美法家批判儒家的学术论文,全国各大报纸都加以刊登全民学习、全民背诵、全民了解、全民体会。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难道法家思想不也是中华文化中非常伟大的组成部分吗?难道推崇和极力赞美法家思想还让全民学习的***,不也是在为维护中华文化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了吗?难道拥护和推崇法家思想反倒成了破坏和摧毁中华文化,也成了“妄图彻底否定和摧毁中华文化”了吗? 

  我们都应该很清楚,儒家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帮闲文人对法家思想的愤怒辱骂和诽谤攻击是数千年以来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都不曾有过丝毫的稍加放松的!儒学和法家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思想领域深处的争端就是一直存在着,在政治层面虽然法家越发大势颓废,但仍然常有力图翻身的悲壮抗争。不要说战国到秦朝,也不要说西汉,东汉末年三分天下的曹操曹孟德,其三篇《求贤令》中多次声言要寻觅人才不应该强求忠诚孝顺,虽不忠不孝,对天下社稷万民有大用的,也一定要着力提拔。在其第三篇《求贤令》《举贤勿拘品行令》中他更是明确说到“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直接把母亲死了都不回家看看的吴起类型的人都认为是大才必须被起用,这严重的违背着孔孟儒家孝道的教导,却很有几分法家的色彩。虽然曹操迫于生活的环境,不敢说自己不是孔孟之徒,甚至还以维护儒家主张的对父母的孝道为名借孔融闲谈中随便说了几句话,诛杀了政敌孔融(曹操杀孔融找的理由就是因为孔融说过:父亲对子女无恩德,只是父亲当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性欲而已,母亲对子女也无关系,只是怀孕时当做是一个承载物品,也就是胎儿的盒子而已,如果父母亲不好,那么遇上大饥荒大兵乱时,只有一口吃的够一人活命,就不应该给父母而留给自己吃了活命。


 回复 收藏 621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23:00


  ***一生极为崇拜和赞颂,并将其立为“社会主义的新圣人”,所谓“封建社会有圣人孔子,社会主义社会有圣人鲁迅”的鲁迅先生,在他1927年7月23日在***广州党部下属教育局的夏季学术演讲会上所作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极力赞美曹操,说“曹操在历史上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编历史说坏话的公例。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但是在谈到曹操杀孔融的时候也不禁反问质疑“倘若曹操在世,我们可以问他,当初你求人才时就说不忠不孝也不要紧,为何又以孔融不孝之名杀人呢?然而事实上纵使曹操再生,也没人敢问他,我们倘若去问他,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但是他这几篇求贤令都毫无疑问的是印证的申商之术法家之言的,也难怪在南朝宋齐梁陈时就开始出现恶名骂名(但好歹当时还是毁誉参半,尚有荣誉),到了北宋之时,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宣称是上乘自韩愈李翱“承继自孟子后中断千余年之道统”的理学之后,曹操就彻底的变成了不是人的禽兽畜牲恶魔鬼魅了,因为这曹操本身就尊孔孟不纯净,本身就内心神往于商君韩非子,能不渐渐被儒生大哲们骂成畜牲吗?

  甚至到北宋时,王安石仍还有法家余辉,虽然迫于大势,王安石不敢公开说自己不是孔孟圣人之徒,也不敢公开说自己不是儒者,同样不敢公开说自己是法家思想的追崇者!但是王安石仍然十分崇拜和敬仰被千百年来儒生们骂成妖魔鬼怪的商鞅,王安石后来的变法也仍然带有明显的商鞅韩非法家的色彩(虽然远远不彻底不纯粹,只是带有些法家色彩而已),法家思想在王安石身上形成了最后一点奋起的波涛,最后一点徒劳的努力,最后一缕落日的夕阳。最终,伴随着那些可以被称之为“儒家原教旨主义”的“宋儒”----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名士”一拥而上的反对下,王安石的变法中途夭折中道崩阻,法家思想对中国政治决策层面的最后一点影响,也随之彻底消失。(附:王安石赞美他之前一千五百年的商鞅,为被儒家唾骂的商鞅恢复名誉“翻案”的诗句 《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回复 收藏 622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23:00


  西汉时代是法家主政的时代(包括汉武帝之后的西汉)


  而我们回朔到整个汉朝那时候,在那个儒家门徒们刚刚在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上得到了独尊独享的盛誉和垄断权力的时候,由于儒家门徒们极为害怕这种在人们思想领域中的独断权力会迅速丢失,以及他们害怕再出现一个类似当年诛杀他们中无数人的“暴秦”这样的法家政权卷土重来,所以儒生儒者们对法家思想的攻击和残余的法家势力的回击也就随之相当猛烈!整个西汉的儒法斗争是非常紧张白热化的。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大骂商鞅是“其天资刻薄人也......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卒受恶名于秦 有以也夫”。也就是说,法家思想家和实践者商鞅,是天性刻薄暴虐,缺少对人的恩情感情,后来被人辱骂,是纯粹活该!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秦始皇更是大加攻击,直接把秦始皇辱骂成了不是人的禽兽畜牲恶魔和暴君,“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司马迁如此,其他的儒家信徒们对包括当年给与他们教育文化专控大权的汉武帝刘彻一样是嗤之以鼻,多加侮辱,常以“秦皇汉武”并列加以羞辱丑化,无非是因为汉武帝虽然给了他们教育文化政策的制定权,却根本没有给他们政治干预能力,所以一样是怀恨之心而已!

  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旧历二月,霍光为首的西汉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各地儒生“贤良文学”60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盐铁朝廷官营、酒类朝廷专卖(盐铁与酒都一律彻底的国有化,绝对不允许私人经营!)、均输、平准(都是类似于计划经济的政治强而有力的直接干预干涉经济,力图平均物价和减小各地区之间的贫富差异的手法!均输就是在各地设置均输官,负责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地方应交纳的贡物,折合成钱交给均输官,均输官再在贫富不同的各地区之间贱买贵卖,调节物价,减小地区间经济差距,同时也为国家增加了收入。平准则是官府负责京师和大城市的平抑物价工作,贱时国家收买,贵时国家抛售,抑制奸商的投机倒把行为,稳定物价。)、统一铸币等财经政策,以至屯田戍边、对匈奴的和平与战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会上儒生们无耻混蛋,竟然敢质疑汉武帝刘彻的对匈奴自卫反击战争的正确性,满口什么“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语出《论语.季氏》)”的意淫YY的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胡扯什么“好事之臣(明说臣,实说君,暗指汉武帝刘彻),求其(匈奴)义,责之礼,使中国干戈至今未息,万里设备,此兔罝之所刺,故小人非公侯腹心干城也。(语出《盐铁论.备胡第三十八》)”,公然宣称对匈奴的自卫反击战争是没有必要的不应该的,没有什么功绩反而导致“中国干戈至今未息”,也就是说让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因为发动自卫战争而大为下降,还因为发动自卫战争而使得和平安宁的大好局面彻底丧失,所以汉武帝刘彻反击匈奴不仅没有什么功绩,反而有了巨大的罪过和罪行。我观文至此,不禁大怒出声,怒不可遏,试想,若无汉武帝刘彻率领一干能臣悍将数出塞而北击匈奴,尔这帮儒生文人之头颅早就被匈奴骑兵砍下百次了,那还会有性命安坐在大殿之上,居然更厚颜无耻的攻击当年给与了你们文化教育独尊特权的先皇帝,真是胆大包天无耻之尤,就应该被碎尸万段焚尸扬灰!!

  这样的一群儒生,这样的一群贤良文学,这样的一群混蛋就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代表了吗?反对和摧毁他们就成了摧毁和消灭中华文化的滔天罪行了?呸,我只有一声呸字!这些儒生们居然还厚颜无耻的公开宣扬汉武帝讨伐匈奴之前,汉朝文景二帝屈辱至极不得不妥协让步的对匈奴的和亲政策是多么的美好幸福,埋怨汉武帝手下王恢在马邑伏击匈奴是破坏了和亲的大好局面,挑起了不该有的战争,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破坏了人民本来的美好生活,这真让人恶心的想吐!“往者,通关梁,交有无,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内附,往来长城之下。其后,王恢误谋马邑,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祸纷拏而不解,兵连而不息,边民不解甲弛弩,行数十年,介胄而耕耘,鉏耰而候望,燧燔烽举,丁壮弧弦而出斗,老者超越而入葆。言之足以流涕寒心,则仁者不忍也。”(《盐铁论.和亲第四十八》)

  这些言论不是公开的宣扬民族投降有理吗?这不是公开的声称卖国倒有功吗?这些儒生贤良不是投降派谁是投降派?这些儒生贤良们连汉朝本朝的政治都能肆意歪曲胡扯八道忘恩负义,更不要说对西汉前的所谓暴秦剧秦了,对商鞅他们更是大骂出声,只把商君说成是禽兽恶魔“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刑既严峻矣,又作为相坐之法,造诽谤,增肉刑,百姓斋栗,不知所措手足也。”(《盐铁论.非鞅第七》)对秦始皇更是谴责得无以复加。儒生们还扯淡说什么秦朝的灭亡不是因为赵高,却是因为商鞅和后来秦始皇时的开边名将蒙恬才导致秦朝迅速灭亡(就像现代整个世界大部分主流历史学家都在说不是因为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的两次经济政治改革让苏联灭亡,反倒是斯大林本人所作所为、斯大林的“大清洗”和斯大林主义的经济模式让苏联灭亡一样),简直荒谬到了极点!


 回复 收藏 623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24:00


  商鞅之开塞,非不行也;蒙恬却胡千里,非无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强也;诸侯随风西面,非不从也;然而皆秦之所以亡也。商鞅以权数危秦国,蒙恬以得千里亡秦社稷:此二子者,知利而不知害,知进而不知退,故果身死而众败......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盐铁论.非鞅第七》)“今商鞅反圣人之道,变乱秦俗,其后政耗乱而不能治,流失而不可复,愚人纵火于沛泽,不能复振;蜂虿螫人,放死不能息其毒也。烦而止之,躁而静之,上下劳扰,而乱益滋。”(《盐铁论.申韩第五十六》)桑弘羊则坚定不移的对儒生们进行坚定地还击,为商鞅和秦朝进行强而有力的辩护,并且强调商鞅及以后的秦始皇和蒙恬等秦始皇部下都是功高盖世伟大无比,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秦朝灭亡的责任,而应该由赵高来承担秦朝灭亡的罪责:“昔商(鞅)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赡。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尽西河而民不苦......昔商君明于开塞之术,假当世之权,为秦致利成业,是以战胜攻取,幷近灭远,乘燕、赵,陵齐、楚,诸侯敛衽,西面而向风。其后,蒙恬征胡,斥地千里,踰之河北,若坏朽折腐。何者?商君之遗谋,备饬素修也。故举而有利,动而有功。夫畜积筹策,国家之所以强也。”“秦任商君,国以富强,其后卒幷六国而成帝业。及二世之时,邪臣擅断,公道不行,诸侯叛弛,宗庙隳亡......今以赵高之亡秦而非商鞅,犹以崇虎乱殷(商朝)而非伊尹(乱殷)也。”(《盐铁论.非鞅第七》)

  桑弘羊还明确的公开指出蒙恬被赵高和秦二世胡亥假传圣旨而处死,才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强大的秦朝灭亡之后,被蒙恬打的北逃数百里成丧家之犬十几年不敢南下捣乱的匈奴,才重新对于本来已经没有任何边患的中原王朝再次成为了巨大的祸患!“蒙(恬)公为秦击走匈奴,若鸷鸟之追群雀。匈奴势慑,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及其后,蒙公死而诸侯叛秦,中国扰乱,匈奴纷纷,乃敢复为边寇。”(《盐铁论.伐功第四十五》)桑弘羊还为汉武帝刘彻伟大的对匈奴的自卫反击战争进行光荣的辩护,痛斥儒生们反对进攻匈奴是无耻投降!“今四夷内侵,不攘,万世必有长患。先帝(汉武帝刘彻)兴义兵以诛强暴,东灭朝鲜,西定冉、駹,南擒百越,北挫强胡,追匈奴以广北州,汤、武之举,蚩尤之兵也。故圣主斥地,非私其利,用兵,非徒奋怒也,所以匡难辟害,以为黎民远虑。”(《盐铁论.结和第四十三》)“今匈奴蚕食内侵,远者不离其苦,独边境蒙其败。诗云:‘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不征备,则暴害不息。故先帝(汉武帝刘彻)兴义兵以征厥罪,遂破祁连、天山,散其聚党,北略至龙城,大围匈奴,单于失魂,仅以身免,乘奔逐北,斩首捕虏十余万。控弦之民,旃裘之长,莫不沮胆,挫折远遁,遂乃振旅。浑耶率其众以降,置五属国以距胡,则长城之内,河、山之外,罕被寇侵。于是下诏令,减戍漕,宽徭役。初虽劳苦,卒获其庆”《盐铁论.诛秦第四十四》)

  看到儒生贤良文学们如此无耻的公开宣扬卖国有理,桑弘羊开始对孔子和他的那七十二门徒这些“原始儒家”“初期儒家”“本初儒家”都产生了巨大的质疑、怀疑和厌烦,开始认为儒家一开始出现的初期就对于强大国家强大民族毫无用处却有阻碍和祸害作用,甚至对孔子、孟子等等所谓大圣人大贤者的本人经历都开始大加嘲讽讽刺挖苦“昔(春秋时)徐偃王行义而灭,鲁哀公好儒而削。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盐铁论.和亲第四十八》)“文学(儒生)祖述仲尼,称诵其德,以为自古及今,未之有也。然孔子修道鲁、卫之间,教化洙、泗之上,弟子不为变,当世不为治,鲁国之削滋甚。齐宣王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当此之时,非一公孙弘也。弱燕攻齐,长驱至临淄,愍王遁逃,死于莒而不能救;王建禽于秦,与之俱虏而不能存。若此,儒者之安国尊君,未始有效也。”“邹子以儒术干世主,不用,即以变化始终之论,卒以显名。故马效千里,不必胡、代;士贵成功,不必文辞。孟轲守旧术,不知世务,故困于梁宋。孔子能方不能圆,故饥于黎丘。今晚世之儒勤德,时有乏匮,言以为非,困此不行。”(《盐铁论.论儒第十一》)

  至于那些汉儒,那些西汉时期的当世之儒,当世之圣人门徒,桑弘羊更是无情的揭开其脸上画皮,公开指出他们就是一群废物垃圾和民族败类的客观事实!“文学言行虽有伯夷之廉,不及柳下惠之贞,不过高瞻下视,絜言污行,觞酒豆肉,迁延相让,辞小取大,鸡廉狼吞。赵绾、王臧之等,以儒术擢为上卿,而有奸利残忍之心。主父偃以口舌取大官,窃权重,欺绐宗室,受诸侯之赂,卒皆诛死。东方朔自称辩略,消坚释石,当世无双;然省其私行,狂夫不忍为,况无东方朔之口,其余无可观者也”(《盐铁论.褒贤第十九》)“诸(儒)生妄言!议者令可详用,无徒守椎车之语,滑稽而不可循。”(《盐铁论.世务第四十七》)


 回复 收藏 624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35:00


  说了这么多,桑弘羊最后怎么样了呢?盐铁论的争端最后又怎么样了呢?在当时的首辅大臣霍光的支持和庇护下,朝廷宣布这次儒法之间关于盐铁的辩论是儒生贤良文学们获得了胜利,彻底废止了酒类的朝廷彻底的国有经营专营,罢去郡国酒榷和关内铁官,改成民间经营朝廷征税而已。霍光后来虽然还不至于愚蠢到按照这些儒生贤良文学们的观点,即所谓纯粹的修造内政以成德政,而对匈奴单纯的感化教化而不使用军事,霍光没有傻到那程度,他还是维持着边防防御工事和巨大的军队规模的。但是霍光却不在大规模的主动地积极的先发制人的进攻匈奴,不在像卫青霍去病那样“穷亡逐北”“封狼居胥”,重新回到了汉武帝之前的静态被动防御。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80年,霍光指责桑弘羊与上官桀父子和燕王旦图谋不轨意图叛乱,结果被处决杀死!

  本身这次政变是因为燕王旦为了谋取自己年幼的弟弟汉昭帝刘弗陵的帝位而外结合于想要把自己的孙女嫁给汉昭帝刘弗陵被霍光拒绝,走鄂邑公主门路才最终成功,所以反霍光的上官桀父子,并且与为了给自己的婚外情人丁外人求封列侯而被霍光拒绝的汉昭帝刘弗陵的姐姐鄂邑公主建立了联盟,意图除灭霍光。《汉书》等正史也都言之却却说桑弘羊因为给自己的儿子求官被霍光拒绝,因而也参与了这个诛灭霍光的阴谋。但是长久以来都有人起来质疑,对桑弘羊是否参与了燕王旦、上官桀父子和鄂邑公主与其情人丁外人的谋反阴谋问题,可以说迄今尚无定论。从霍光的西汉朝廷官方所公布的材料看,其指控并没有直接证据。而桑弘羊是否参与谋反,关键在于他对上官父子的密谋是否知情。桑弘羊有可能知情,但种种迹象却显然是得出相反的结论。故所谓“谋反”,实际仅仅“涉嫌”而已,桑弘羊纯粹是被霍光进行了残酷无耻的政治迫害(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de17300100cmpd.html 桑弘羊“谋反”案考实)。

  而霍光本人也远谈不上什么“一心忠汉”“有人格魅力”,事实上霍光本人曾将六七岁的女儿嫁给汉武帝的四大托孤重臣(霍光、桑弘羊、上官桀、金日磾)之一的金日磾的幼子金赏,以建立政治联盟共同反对桑弘羊和上官桀。他自己如此,却竟然胡扯什么上官桀的孙女上官氏才六岁年龄太小不能嫁给汉昭帝刘弗陵,这是纯粹的双重标准有选择性失明!霍光治家和驭下都严重不严,纵容家人和恶奴为非作歹,他的家奴在长安横行霸道,甚至曾打上御史大夫府第。东汉乐府诗中也有“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之句。

  此外,汉朝封给有大功的权臣的儿子以官职一直都是惯例,霍光的几个儿子也无一例外的得封为中高级官员,因此他反对桑弘羊为儿子求官的行为,纯粹是出于自己的政治私心考量,根本不是出于班固班昭所写的《汉书》里所说的高尚的动机。一句话,桑弘羊之死,是千古奇冤,是悲惨至极,是法家名士被儒家路线无端迫害致死的典型例证!霍光扶植汉昭帝刘询登基,刘询后来又在霍光死后认定霍家后代造反,诛灭霍家全族。汉昭帝刘询的儿子,就是那位被刘询说成是“乱我汉家者,必太子也”的汉元帝刘奭,汉元帝刘奭即位当年,即采取朝廷官方出面,比以前更高尊贵的多的程度尊奉孔子的措施。孔子第13世孙孔霸“上书求奉孔子祭祀”,元帝即下诏曰:“其令师褒成君关内侯霸以所食邑八百户祀孔子焉。”这是以皇帝名义奉祀孔子的重大举措,孔霸被封为关内侯,赐食邑800户,号褒成君,给事中,加赐黄斤200斤,府第一所。

  孔霸去世,元帝两次穿素服去吊祭,赐给东园秘器钱帛,赠予列侯礼安葬,谥号“烈君”。初元二年(前47),起用师傅萧望之,赐爵关内侯,食邑800户。夏侯胜卒后,“赐冢茔,葬平陵。太后赐钱二万万,为胜素服五日,以报师傅之恩,儒者以为荣”。尊崇帝师的社会效应,必然导致人心向儒,这自然大大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而这位汉元帝刘奭的妻子--正宫皇后王政君,正是后来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的王莽的姑姑!王家专权揽政,从王莽的叔叔伯伯,也就是王政君的兄弟们,诸如王凤等就开始了,一直到王莽。王莽窜汉本不必指责,但他这位满口恢复周礼满嘴尊崇孔孟先圣满身都写着尊奉圣人之言的“谦谦君子”,登基没有几年,使得匈奴人有胆量重新反叛作乱,西域各国响应匈奴一并造反,使得西汉刚在现在的新疆和中亚东部设立的“西域都护府”编制和行政单位彻底丧失应用功能,实际使得中原王朝彻底丧失西域这篇驻军看管遥控干预的广大国土数十年,一直到东汉明帝时才重新由班超恢复遥控,这就是对民族对国家的巨大罪行了!

  是秦皇、汉武的法家路线,为中华的统一与强大打下了基础!


 回复 收藏 625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36:00


  们又得重新谈到***对法家的态度问题,***对法家思想和法家的各位思想家和实践者其一生都是一直极力赞美的,前面已经说过,有那篇著名的让江青记录的“劝君莫骂秦始皇”诗句为证, ***后期,从林彪叛逃摔死在蒙古国之后, 1972到1976年的报纸期刊上, 到处都是中国大陆各大院校历史系学生和教师们所写的“批儒扬法”“批儒评法”的长篇雄文,赞美申不害、商鞅、韩非、李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桑弘羊、上官桀、曹魏武帝曹操、郭嘉、 恒温、南朝宋武帝刘裕、隋炀帝杨广、女皇武则天、太平公主、周兴、来俊臣、王安石、北宋神宗赵顼、沈括、吕惠卿、李贽、李渔、天王洪秀全、冯玉山、洪仁玕等人,认为他们都是要么主张要么研究要么力行要么实践法家思想的杰出人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里到处都是这些历史论文,迟静主管的“梁晓编写组”里汇聚了如冯友兰、郭沫若、巴金等等教授,每个月的工作也就是写这些文章。

  我还曾经在过去的大学母校图书馆里废弃图书室中,多次看到了诸如197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代儒法斗争文章选集》之类的书籍,满满当当的这类儒法斗争书籍当时摆满了几个书架!1973年7月4日,***同王洪文、张春桥谈话。他说,“郭老(指郭沫若)在《十批判书》里头自称人本主义,即人民本位主义,孔夫子也是人本主义,跟他一样。郭老不仅是尊孔(儒学),而且是反法(法家)。尊孔反法,***蒋介石也是一样的啊!林彪也是尊孔反法啊!我赞成郭老的历史分期,奴隶制以春秋战国之间为界。但是不能大骂秦始皇。***说,历代政治家真正有作为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建树的,都是法家。这些人都主张法治,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儒家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都是主张厚古薄今的。”为了倡导法家反对儒家,***还批发了广东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杨荣国的文章《孔子--顽固地维护奴隶制度的思想家》。在后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江青更是提出要将***评述中国历史上儒法斗争的谈话内容,写入中国***的十大政治报告,但受到主持会议的周恩来的反对而作罢。同年9月,***在会见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党政军最高领袖恩维尔.霍查派遣的外宾----国防部长贝基尔?巴卢库时又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是马克思加秦始皇,比秦始皇还要伟大。林彪骂我是秦始皇(林彪之子林立果在《571工程纪要》中辱骂***是“借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皮,执秦始皇之法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他以为是骂我,其实等于是在夸我。中国历来分成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孔子坏,一派讲秦始皇坏孔子好。孔子是说空话的,只会讲漂亮的空头承诺,不干实事,孔子周游列国一事无成,四处乱窜,几无立锥之地,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惶惶如丧家之犬”,而秦始皇是干实事的,结束西周灭亡后五六百年的大分裂,扫灭六国统一华夏,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起伟大的国防工程---长城,派蒙恬主动施行积极的反击性防御政策,“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十年不敢南下而牧马”,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


 回复 收藏 626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36:00


  看看当时的一篇“批儒扬法”运动最高潮的时候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历史论文吧,一切也就明了清晰了。《赵高篡权与秦朝的灭亡》(1974,09,08, 《人民日报》)(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0912/120768.html)文章中明确写道“两千一百多年前,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地上,出现了一个生气勃勃的初步统一的封建国家,这就是秦始皇领导建立的秦王朝。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然而,这样一个颇有新兴阶级革命朝气的王朝,在统一中国之后不久就灭亡了。这样一个历史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历代的孔孟之徒,在这个问题上制造了大量的谎言。他们把秦王朝灭亡的原因,统统归罪于秦始皇,归罪于秦始皇的法家路线。这全然是对历史的歪曲!”这篇文章中的几个大标题也都把整个主题的立意表明,写得清清楚楚,“沙丘反革命政变和秦始皇法家路线的中断”“ 驳法家亡秦论”“秦末农民大起义与法家路线的继续推行”等等等等,真是清清楚楚把自己想要表明的立场说的一清二白。

  “公元前二一○年,秦始皇出巡东方,当年夏天,到了沙丘(今河北平乡、广宗一带),突然死亡。赵高看见篡夺大权、改变秦始皇的法家路线的时机已到,立即跳出来发动了一场反革命政变。他利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车马卫队和用来传达朝廷命令、征调军队’’符玺’’大权,扣压了秦始皇临终给公子扶苏的信件,煽动和诱骗胡亥,威胁和拉拢李斯,伪造秦始皇的遗诏,逼死太子扶苏,禁闭并害死坚持秦始皇的法家路线的大臣蒙恬、蒙毅,立胡亥为秦二世。赵高用反动的孔孟之道作为发动政变的思想武器。他引证儒家经典,说什么,历史上有的夺权政变,’’孔子著之’’,’’不为不忠’’,’’不为不孝’’;今天发动政变正合乎孔 丘之’’智’’。他对胡亥说,始皇临死前没有分封诸子,不搞政变你就’’无尺寸之地’’。他对李斯说,秦的丞相功臣没’’封及二世’’的,都是被杀身死,而发动政变拥’’慈仁笃厚’’’’尽礼敬士’’的胡亥,就’’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在秦始’’焚书坑儒’’的几年之后,赵高如此明目张胆地吹捧孔丘,鼓吹所’’仁’’ 和’’礼’’,宣扬分封诸侯,这充分暴露了他复古倒退的反动儒家立场。

  在这个关键时刻,身居要职的丞相,老法家路线功臣李斯,本来有可能搞掉赵高,粉碎复辟势力的政变阴谋,但却受剥削阶级自私自利的本质所制约,为了维护个人的名利地位,妥协动摇,铸成大错。李斯在帮助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方面是有过重要贡献 的,但也犯过严重错误。他在赵高发动反革命政变这个紧要关头,出于私心,向反革命势力退让、屈服,就是重大污点之一。”“秦王朝迅速灭亡到底是不是因为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推行了法家路线的结果?这是历史上儒法论争十分激烈的一个问题。历代的孔孟之徒常常利用这个题目攻击秦始皇及其法家路线。叛徒、卖国贼林彪也学着他们的腔调,写了《论秦》三条,对秦始皇的法家路线极尽诽谤诬蔑之能事。孔孟之徒叫嚷说:秦朝的迅速灭亡,是由于秦始皇’’穷兵黩武’’,’’内平六国’’,’’北却强胡’’。林彪也攻击秦始皇’’轻启战端’’(有若当今袁腾飞之流谴责1950年与美国佬打朝鲜战争,1960年代初与苏联彻底决裂,同时”援越抗美“,同时坚定地反对两个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的做法是“穷兵赎武””愚蠢至极”“罪恶滔天”一样)。

  事实上,秦始皇所进行的战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公元前二三○年到公元前二二一年,在十年之内,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关东六国的诸侯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一种是公元前二一五年,派大将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匈奴。这两种战争,前者结束了封建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后者反击了北方落后的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侵扰,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广大地区先进的封建制的经济、文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两种战争都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消灭诸侯割据 局面所用的’’兵’’,抗击匈奴奴隶主侵袭所用的’’武’’,都是完全正确和完全必要的。’’内平六国’’,’’北却强胡’’,不但不是秦朝灭亡的原因,相反,正是它兴盛的两个重要条件。只有那些在社会制度上主张倒退,在侵略者面前主张投降的儒家无耻之徒,才会对此进行丧心病狂的攻击。”

  “同时必须指出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比起春秋、战国几百年的任何时候,战争都大大减少了。春秋时期的二百四十年间,仅在《鲁史》上有记载的,列国间的战争就有四百八十三次之多。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更加扩大,次数频繁。其中很多是非正义的割据混战,给人民造成极大的痛苦。”(事实上***建政之后,国内内战也毫无疑问的少了很多,比起北洋军阀统治时黎元洪、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张作霖、张宗昌、李景林、卢永祥、孙传芳之间十几年不停歇的来回拉锯没完没了的内战,比起1927到1931年间蒋介石与唐生智、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石友三等人没完没了的新军阀内战,比起1931到1937年之间日本帝国侵略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华北北部,同时蒋介石却还在江西湖南一路“缴共”,比起1937到1945年间的八年全面抗日战争,比起1946到1949年之间的三年国共内战,***1949年建立政权之后的战争当然毫无疑问的是减少了,而且1949年之前除了八年抗日战争,多是没有半点意义的纯粹抢地盘的军阀内战,1949年后与美国、苏联、印度、南越的几次战争都是带有民族自卫性质的纯粹的保卫民族的反击战争)“比起封建诸侯割据时期的这些情况来,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人 民负担,相对地说是减轻了的,又哪里有几十倍苛重的问题呢?在秦始皇执政时期,为了鼓励发展农业,规定贫苦农民(即“闾左”)每年只服劳役一个月,一生只做正卒一年,戍边一年。何况,秦朝统一后人民的劳役负担中,有些纯粹是为了抵御匈奴奴隶主的侵扰而不得不做出的牺牲。面对匈奴奴隶主的侵扰,是抵抗还是不抵抗?这是一个关乎民族大义的原则问题 。
  抵抗,人民当然要有较多一些的生活负担。可是,不抵抗,人民就势必要遭受更大的苦难和惨剧。


 回复 收藏 627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39:00


  为抵抗匈奴奴隶主的侵袭而动员人力物力,这怎么能和诸侯割据混战时期的情况相提并论呢?”“儒家杀人的血腥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复辟势力上台,革新者就会人头落地, 广大劳动人民更要深受其害;对于复辟势力,只有实行专政,实行独裁(,才能巩固新兴的社会制度,巩固国家的统一。秦朝之所以灭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革命暴力运用得还不够,对反革命的儒杀得太少,有一些漏网了,有一些养起来了,镇压反革命不够彻底。这些反革命的儒、奴隶主复辟势力的存在,正是赵高篡权、妄图 复辟的社会基础;也是后来乘农民起义之机大搞复辟活动的反动力量。”“在秦末农民战争之后,又经历了以项羽和刘邦为代表的儒法两条路线的大搏斗。这场大搏斗又以法家路线的胜利而结束。刘邦继承了秦始皇的法家路线,在女政治家吕雉(吕后)和法家萧何、张良等协助下,为创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西汉封建王朝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斗 争。刘邦、吕雉(吕雉以后曾经中断)、武(刘彻)、昭(刘弗陵)、宣(刘洵)几个皇帝也都是坚持法家路线的。(法家路线直到后来的汉元帝、汉成帝和王莽等时才被严重破坏)他们经过一百多年的反复斗争,基本上打垮了奴隶主残余势力的复辟活动,打败了不断侵扰的匈奴奴隶主军事政权,捍卫了新兴的封建制度和国家的统一。秦始皇开创的封建大一统局面,到汉武帝的时候基本上得到巩固。正是在秦皇、汉武这个时代,我国初步形成了强大的统一的国家,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回复 收藏 628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42:00


  应当认真了解儒家真正的历史(包括朱程之前的历史) 

  还有一篇文章,也算是当时的代表文章,《儒法斗争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红旗》杂志1974年第8期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0912/122584.html)文中指出“儒家代表历史上一切反动没落的阶级和政治势力,推行一条复辟倒退的政治路线。他们敌视革新,轻视生产,鄙视劳动人民。儒家的祖师爷孔丘(子)把请学稼的樊迟斥责为’’小人’’。孟柯(子)叫嚷:’’善战者服上刑’’,’’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就是说,要对善于打仗的人处以极刑,对开垦荒地发展生产的人也处以重刑。在儒家的经典《礼记》上甚至说,作’’奇技奇器以疑众者,杀!’’。汉儒郑玄更是更加明确地注解说,所谓’’作奇技奇器者’’,就是指象古代春秋时能工巧匠鲁班这样的人。韩愈叫嚣说:’’百工之人(各种工匠),君子不齿’’。发展生产有罪,创造发明该杀,这就是儒家的’’礼教’’!一方面要劳动人民供养他们这伙寄生虫,一方面又把劳动人民踩在脚下,这就是儒家’’王道’’!”“据《汉书?艺文志》记载,那时(西汉时)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可是到了儒家路线占统治地位的东汉以后,除《内经》外,其余的都没有了。据《齐民要术》记载,秦汉时期重要的农书有《汜胜之书》、《四民月令》等多种,到那时(《齐民要术》成书的北朝东西魏北齐北周时),却没有一部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儒家的对立面法家,是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他们当时是生气勃勃的革新者,他们主张革新、前进,重视耕战,因此在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曾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秦汉之际,我国水利事业有几次大的进步,从秦代的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到汉代的白渠,在工程技术上都有提高和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水利发展史上几个光辉的里程碑。”“这些雄伟壮观的工程都出现在法家路线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绝不是偶然的,它有力地说明了法家的思想政治路线促进了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说完了法家对儒家的优越性,现在就要话题一转,再重新说到儒家身上。很多现当代的“新儒家”们都在教导我们说,儒家孔子孟子的思想原本是非常伟大的,只是后来被宋朝的程颢程颐这“二程”以及以后的朱熹等“宋儒”所创立的“理学”,给彻底篡改歪曲了,以至于使得中国社会很难再有进步,中国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以至于鸦片战争以后对西方英美法沙俄日本等列强的侵略毫无办法。所以“新儒家”想要“反朱熹,拥孔子” 。

  但是之前我们看到的西汉昭帝年间(公元前81年)那场著名的“盐铁争论”,就足以看出,西汉那时候的“汉儒”们,就已经在战争与和平这种巨大的深刻的关乎民族大义的命题上,存在着严重的投降主义卖国主义和空想主义的色彩!那些“汉儒”们就已经开始严重的破坏和伤害汉武帝刘彻时期积极进取开疆拓土的以进攻代替防守的进攻性战略了!在对待数千年来持续不断的一直对中原华夏王朝造成严重威胁和伤害的,位处东北西北和正北方的野蛮落后残暴凶狠的,从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羯氐羌到柔然敕勒东西突厥吐谷浑薛延陀回纥回鹘吐蕃再到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洲,这一长串连续的一系列的游牧渔猎民族的防御政策的问题上,“汉儒”和“宋儒”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都是不仅仅是纯粹的被动防御,而且整日里做梦什么只需要修炼和改进中原王朝内部的政治清明和仁义施展的程度,就能够通过中原王朝内部的政治清明和道德高尚,不打仗就能感动感化游牧民族胡虏们自动不战而内附归顺,所谓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语出《论语.季氏》)“古者,君子立仁修义,以绥其民,故迩者习善,远者顺之。”(语出《盐铁论·备胡第三十八》)。



举报 回复 收藏 629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42:00


  这纯粹就是白日做梦胡思乱想意淫YY,自古以来,无论亚洲欧洲,无论过去现在,哪里有什么某国家自己“修文德”而政治清明就能够让敌国外邦自动的“感德而慕义归顺”的事情?哪里有任何一个这样的真实例子存在?!对外文化宣传固然在一些情况下能够瓦解敌军战斗意志,能够蛊惑敌国民众的心智,但那也仅仅是虚假宣传而已,根本并不是要求本国国内一定要真实达到了对外宣传中所说的那样的“政治清明”或者“民生乐利”的程度,才能够起到效果的!换句话说,对外文化宣传本身就是用来欺骗他国的,根本就不是要求本国必须达到的!儒生们蠢至一定程度,认为自己非要在国内真真正正的切切实实的达到了“政治清明”,甚至不需要对外宣传,就可以随之“以来之”了,这是彻头彻尾的扯淡,纯粹的幻想,如同白痴一样的意淫!儒生们倒是不欣赏,按照孔子在《论语》等书中反复阐述的“华夷之辨”对这些游牧民族进行文化层面上的瞧不起,诸如什么“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无也”(语出《论语?八倄》)“尊王攘夷”“微管仲,吾等皆披发左衽者矣”(语出《论语.宪问》),或者如汉儒在盐铁辩论上说的那些什么“匈奴处沙漠之中,生不食之地,天所贱而弃之,无坛宇之居,男女之别,以广野为闾里,以穹庐为家室,衣皮蒙毛,食肉饮血,会市行,牧竖居,如中国之麋鹿耳。”(语出《盐铁论.备胡第三十八》)的言论,做出一副好像是站在文化优越点上而对可怜的(虽然这些蛮夷无数次的进入中原残杀你的血亲同胞兄弟姐妹,他们却依然还做出可怜蛮夷的姿态)游牧民族们施以一种怜悯,似想救他们却没办法的轻声叹气,并且自恋自怜的感叹自己是多么命好多么幸福的可怜面目。

  而这种文化价值观上的可怜同情,也自然很容易就能变成对积极进取的自卫战争策略的反对否定了,很容易就能变成对方既然已经这么悲惨,那么我们何必还要去远征讨伐人家,根本犯不着之类的自我感觉良好了。“好事之臣,求其义,责之礼,使中国干戈至今未息,万里设备,此兔罝之所刺,故小人非公侯腹心干城也。”(语出《盐铁论.备胡第三十八》)您瞧瞧,人家这些汉儒们说出来的话和想说的话多么清楚明白啊:你汉武帝刘彻就不能和不该用军队逼那些匈奴人“求其义,责之礼”,这不是难为人家嘛,这不是苛求人家嘛。还苛求难为自己,你军事打击人家,让人家知道礼义干什么呢?你看自己不也很惨吗?“使中国干戈至今未息,万里设备”吗?不打仗给人家匈奴和亲屈辱性的嫁过去多是真的少是假的公主给人家单于父子几个一块玩(匈奴习俗父子兄弟皆多同妻),让人家匈奴骑兵再每年每年定期的来中原边界抢劫抢劫杀杀汉人男子XO汉人女子多好,那就不用干戈未息万里设备了吗,不就大家都省事了吗。所以啊,那些要进攻匈奴的将军们,什么卫青霍去病之类本来就不是民族英雄而成了就是“小人”,“故小人非公侯腹心干城也。”这样的禽兽逻辑和畜牲思维,令人愤而发指,儒生们拿了汉武帝刘彻的好处却回头乱咬翻头痛骂,这就是禽兽嘴脸!

  所以鲁迅先生在文集《坟》中1925年写的《灯下漫笔.二》中说的好:“我们的(儒家)古圣先贤们既给与我们保古守旧的格言,但同时也排好了用子女玉帛所做的***于征服者的大宴,中国人的勤劳,中国人的多子,都就是办酒的材料,到现在还为我们的爱国者所自诩的。西洋人初入中国时,被称为蛮夷,自不免个个蹩额,但是,现在则时机已至,到了我们将曾经献于(鲜卑)北魏,献于(女真)金,献于(蒙古)元,献于(满洲)清的盛宴,来献给他们的时候了!”

  事实上别的不需多说,就单说说“伟大”的孔圣人的后代族裔在上一个千年(1000--1999)中,每当外族侵略者大规模入侵并试图奴役华夏民族的时候,几乎就没有一个“圣门后裔”“孔家血脉”能够站起来组织百姓起“义兵”之类抵抗外族入侵,恰恰相反,他们总是立即迅速的向外族侵略者投降屈服,屁颠屁颠的上赶着请求这些外族侵略者去册封延续他们的“衍圣公”的封号,能够再次得到这些外族侵略者建立起来的“朝廷”的膺赏,一副奴颜媚骨的贱样,真不知道到底从哪里才能看出这群腿脚腰身全都站不直的奴才,到底周身哪个地方有什么圣人之血,竟然能让他们成为什么拥有“全人类最详密最准确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家谱”的“孔门圣裔”!

Admin
Admin

帖子数 : 804
注册日期 : 13-04-26

http://bdwl.longluntan.org

返回页首 向下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 页 5 Empty 回复: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帖子 由 Admin 周二 31 十二月 2013, 07:16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43:00


  北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孔子第四十八代嫡孙孔端友袭封“衍圣公”。但在1128年,由于女真金国大兵侵宋,后来的南宋高宗--当时的康王赵构南逃,孔端友以应诏书“拜谒圣天子”为名,仓皇逃离曲阜,背负孔子的弟子子贡雕刻的孔子及夫人亓官氏的楷木雕像随驾南渡,后世居衢州。孔端友成为孔氏南宗始祖,这一宗历经六代衍圣公,约两百年。

  与此同时,女真金国也册封未加抵抗便主动投降金军的孔端操,也就是孔端友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袭封了“衍圣公”,以主持曲阜孔庙祭祀。孔端操成为北宗之始。而后过了一百年,由铁木真的儿子窝阔台率领的蒙古汗国的军队占领山东曲阜,又立既非孔端友也非孔端操的直系后代的旁支后代----孔子第五十二代嫡孙孔之全为“衍圣公”,这样,13世纪20年代(1220年代),蒙古、金、南宋三国并立之时,曾出现“天有三日”—三个“衍圣公”(孔端友直系后代、孔端操直系后代、孔之全)的局面。

  够恶心了吧,来一个异族侵略主子,我们的孔子圣人后代就投降一会儿,然后撒娇拍马屁要一个“衍圣公”的名分,还真是应了孟轲孟夫子赞美孔子的那句所谓“圣之时者也”(出自《孟子?万章下》 意思是说孔子是圣人中能适应时势发展的人),真是“之时者”甚矣啊!“之时”到了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的地步!这里面那个投降蒙古的大汉奸孔之全还曾经跟随蒙古军队与汉人的南宋王朝交战,是被蒙古人当做炮灰替死羊故意让其死于跟汉族同胞血肉相残的战场上的,孔之全对异族侵略者们建立的专门残杀汉民族同胞的蒙元王朝,当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我呸!!这种让人想吐的戏码究竟要演到何时才算是到头?到头,还早着呢,还有的是呢!

  在蒙古汗国蒙哥汗统治的时候,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管着华北的河北山东一带的事务,那正是圣人孔子的后代们大量聚居长住的地方,孔子的后人们对当地汉人百姓如同地狱一般的惨状生活装聋作哑,没有半句上表,没有一字抗议,只管当他们的“衍圣公”!事实上,根据蒙古人多桑写的《多桑蒙古史》的第二卷第二章引语所证明,蒙古汗国早在成吉思汗铁木真时就早有法令,蒙古人“杀一回教徒(伊斯兰教徒)者罚黄金四十巴里失,而杀一汉人者其偿价仅与一驴相等。”,既然命价差出这么多倍,杀个汉人才赔偿这小点钱,为了发泄找乐子,当然是想杀就杀想砍就砍,不杀白不杀,就跟砍着玩一样,蒙古士兵有时候是不高兴为了发泄,有时候是高兴喝醉了,有时候是试一试手里的刀快不快,有时候是出去打猎杀动物之前热热身,总之,但凡有一点理由,蒙古人都会用它来作为杀死汉人以取乐的理由!整个中国的北方几乎是十室九空渺无人烟惨不忍睹村村血海,尚铖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中认为:蒙古灭金后得户八十七万余,口四百七十五万余,比金章宗太和七年(1207)年统计户七百六十八万余,口四千五百八十一万余,少了90%。按照这个统计,北方被屠杀汉族人民人数约四千万。蒙古人在中国屠杀各族人民和他们在阿拉伯半岛、中亚、欧洲东部的行为丝毫没有分别。蒙古帝国在中国境内的种族灭绝,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受害者的人数,被作为世界记录,明文记载在《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的1985年版中!!蒙古士兵又何止是光在北方随意的无差别的大屠杀,在整个中原汉族地区,蒙古人到处都随意的无差别的杀死各类汉人:

  根据明朝初年宋濂和刘基(刘伯温)等所编修的《元史》中记载,仅陕南一带双方交战后,南宋军队阵亡士兵和被屠城的百姓就达数十万。 《元史》中所载,蒙古攻宋时,共屠城二百,包括最大规模的常州屠城。元灭宋,得户九百三十万,比较南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 的户数一千三百六十万,少了30%。按每户5人计算(金朝境内每户平均5.4人),南方南宋境内被屠杀人数约两千四百万!! 据《元史?世祖本纪》,“元世祖至元十九年, 以四川民仅十二万户,(南宋)官府本所设二百五十余万户,令四川和省议减之”。元至元十九年是1282年, 距离元军平定四川的1278年仅晚4年,也就是人口数只有战乱发生前夕的4%,这就说明了四川省在当年与蒙古的战争中人口减少的惨况令人震惊。 仅仅成都一城城内被屠杀至少140万人。城外数都数不清,下面是从中国地方志找到的记载。旧《成都县志》引明人赵防《程氏传》,该传引元人贺清权《成都录》曰: "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又引元人《三卯录》曰:“蜀民就死,率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积其尸,至暮,疑不死,复刺之。" 于是赵防感叹曰:"元人入成都,其惨如此!"。明朝正德、嘉靖年间诗人文学家杨慎(字升庵,是《三国演义》中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所著的《杨升庵遗集》亦谓:"宋宣和中,成都杨景盛(即杨升庵的祖先)一家,同科登进士第十二人,经元师之惨,民縻孑遗,以百八十年间,犹未能复宋世之半也!"

  而这个时候我们的孔子后人在干什么,在争着向侵略、奴役和大屠杀我汉民族的异族侵略者的蒙元朝廷的统治者,蒙哥汗的弟弟--主管华北的忽必烈撒娇,想要当“衍圣公”呢!先头一个衍圣公孔元措1252年死了,其儿子侄子等一帮孔家族人就开始争夺这“衍圣公”的头衔,直争得是面红而赤骂成一团狗急跳墙!这些圣人后裔也不管什么“夷狄天所厌之”了,也不管什么“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无也”(语出《论语?八倄》)了,全都亲自到忽必烈身边来添臭脚,忽必烈哈哈大笑,回应道:“尔等皆回,务要竭力苦读,若果有才华,朕方能封官”(姚燧《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也正是在这孔子诸后裔狗咬狗的这一年(1252),忽必烈也许是存心想要玩弄孔子后人,把他们当狗耍,更也许是想要玩弄所有汉人读书人的尊严,他这个汉字根本认不得几个,汉语根本只会简单用语,连孔子死了多少年都不知道还要问旁边汉人谋士郝经的蛮夷胡虏酋长,居然在姚枢、窦默、许衡等一帮忠于他的汉人“理学名师”们的簇拥之下,接受了“儒学大宗师”的无耻称号!这样荒诞绝伦无耻至极的闹剧,孔子后人们不但不去争辩,还都上赶着抢着去上表庆贺,说什么这是“实质荣归”“名实相副”“圣人开颜”“吾皇圣明”了!!


 回复 收藏 631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45:00


  光阴荏苒,一晃又是四百年,蒙元在中国呆了一百多年被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所推翻,汉人王朝朱明又统治了两百六十载,却突然蹦出来了个女真,所谓建州女真者,又给自己起名字叫做大金国,这个大金国不管是胡乱冒认祖宗还是真就是宋朝那个女真金国的后裔,总之这又一个大金国就又重新崛起了,后来这大金国在1634年又变成了所谓的“大清朝”,这女真之族名也改成了“满洲”,于是便有了满洲清朝,满清出现了。满清1644年趁李自成的闯王军队攻入北京,大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福王朱由菘逃到江南组织南明之际,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合并一处而南下中原,一路原明朝守将虽也有如史可法、阎应元等坚持抵抗不止着,但多是什么李成栋、郑芝龙之类,多尔衮和多铎进南京城时,那南明官员们的降书降表堆满了南京明皇城的玉阶,多尔衮根本不厌烦听完!而多尔衮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却随之开始了,非要把汉人蓄满头长发后竖起发髻的发型(儒家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硬硬改成满洲人的前额剃得精光后面留一条猪尾巴长辫子,非得把汉人的祖先们从西周那会子就已成定势的大袖开襟宽衣Y字领右衽的华服冠裳(也就是汉服,非是汉朝之服,乃是汉民族从西周到明朝灭亡前的服装)硬硬改成满人穿的对襟盘扣蜈蚣扣马蹄袖的“马褂”(满清灭亡后中华民国之汉人男子亦多有穿着者,民国男装便是杂穿:中山装、西服、马褂、长衫。

  直到***时代,才让这沾满华夏汉民族血海深仇和奇耻大辱的马褂,跟长衫、西服等一起彻底消失在了中国大陆广袤的土地上,中国男性一律是中山装国防绿仿军服,女性也彻底脱下了民国年间改自满族女人旗袍的上海洋场旗袍,穿上了连衣裙和衬衫。倒是自己放屁胡扯蛋一般宣称是“保持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台湾、香港,倒是把这马褂旗袍继续留存下来,跟西服和西洋晚礼服一并成为常礼服了!到底谁才是真正继承了中华文化,到底谁才是真正肩负起了华夏汉民族的精神,以此一眼便能观之!!),当时满清严格命令,如果汉人不答应“剃发易服”的命令,则必需得一律不留情的斩杀。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让被征服者汉人全部在直观外貌上跟满洲人一致,消弭汉人的民族不同的区分意识,并且用大屠杀来震撼汉人的抵抗意志,使其不敢再有违抗之心!!“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出自:王先谦《东华录》卷五顺治元年条)“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清世祖实录》卷十七 顺治二年六月丙寅)

  在此等严令之下,本来乖乖投降满清愿意当顺民奴才的江南百姓,也被逼迫着起来反抗,想要保住自己的先祖们传承了几千年的衣冠和发型,以嘉定三屠为例,满洲统治者“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命令一下,一向“民风柔弱”的江南民众的反抗怒火,立刻在松山、昆山、苏州、嘉兴、绍兴、江阴等地熊熊燃烧。嘉定城中民众不分男女老幼,纷纷投入了抗清行列。然而,临时组织的民众义军无法与满洲正规军和汉奸军的联盟对抗。乙酉年七月初四嘉定城破后,清军蜂拥而入。当屠城令下达之时,清兵“家至户到,小街僻巷,无不穷搜,乱草丛棘,必用长枪乱搅。”“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 清兵“悉从屋上奔驰,通行无阻。城内难民因街上砖石阻塞,不得逃生,皆纷纷投河死,水为之不流。”若见年轻美色女子,遂“日昼街坊当众奸淫。”有不从者,“用长钉钉其两手于板,仍逼淫之。”(《嘉定乙酉纪事》)史家慨叹:“三屠留给这座城市是毁灭和不知道德为何物的幸存者。” (魏斐德《洪业─清廷开国史》)。血腥屠杀之后,清兵便四出掠夺财物。 “兵丁每遇一人,辄呼蛮子献宝,其入悉取腰缠奉之,意满方释。遇他兵,勒取如前。所献不多,辄砍三刀。至物尽则杀。故僵尸满路,皆伤痕遍体,此屡砍位能非一人所致也。”大屠杀持续了一日,约三万人遇害,“自西关至葛隆镇,浮尸满河,舟行无下篙处”。更有甚者,清军“拘集民船,装载金帛、子女及牛马羊等物三百余船”,(《嘉定乙酉纪事》)满载而去。


 回复 收藏 632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49:00



  除嘉定三屠外,还有屠江阴,屠昆山、屠嘉兴、屠常熟、屠广州、屠赣州、屠湘潭,此外还有,屠大同、屠四川等等,满清政府甚至勾结台湾岛上的荷兰殖民者,攻屠思明州(今福建厦门)义士百姓屠 戮殆尽,尸积成山,血流成河。清军攻陷昆山,屠城三日,“杀 戮一空,其逃出城门践溺死者,妇女、婴孩无算。昆山顶上僧寮中,匿妇女千人,小儿一声,搜戮殆尽,血流奔泻,如涧水暴下”!(王家桢《研堂见闻杂记》)1649年(永历三年 顺治六年)郑亲王济尔哈朗占领湖南湘潭后的屠城;同年镇压大同总兵姜瓖为首的山西反清运动,“朕命大军围城,筑墙掘濠,使城内人不能逸出,然后用红衣火炮攻破,尽行诛戮”,不仅大同全城军民屠 戮殆尽,“附逆抗拒”州县也不分良莠一概屠杀。1650年尚可喜与耿继茂攻克广州时的屠城“再破广州,屠 戮甚惨,居民几无噍类。……累骸烬成阜,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积雪。因筑大坎痤焉,表曰共冢。”“甲申更姓,七年讨殛。何辜生民,再遭六极。血溅天街,蝼蚁聚食。饥鸟啄肠,飞上城北,北风牛溲,堆积髑髅。或如宝塔,或如山丘……”。充分暴露出满清侵略者标榜的“吊民伐罪”的伪善。这类血淋淋的事例在史籍中屡见不鲜。古语云:“杀降不祥”,清军往往以“恶其反侧”等借口将来降军、民屠戮一空”(顾诚《南明史》第6章第2节 第20章第3节)。

  据张善余主编的《中国人口地理》记载:明朝末年人口为九千万人,清军入关第二十年(1664年)为五千万人(笔者认为此数据不准。明朝末年统计人口数量不应该只有九千万,当时实行的是按人口缴税政策,所以民间隐瞒了大量的人口,专家一般认为当时明朝末年人口大约在一亿左右,还有学者认为人口在1.5亿左右。),满清三十九年(1644--1683)的野蛮屠杀,使全国总人口估计减少了至少一半以上。历史上其他外族大规模入侵造成的人口损失为:蒙古灭金、宋人口减少四成,约五千万人;靖康之难减三成,约三千六百万人;八年安史之乱剧减二至三成,约二千万;五胡乱华(含侯景之乱)在低谷中波动并几度显著减少;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三千五百万人惨遭屠杀,但中国总人口未减少。可见,满清贼寇的野蛮凶残连国人切齿痛恨的日寇小鬼子也望尘莫及!

  满清入关20年后,满清康熙三年,1664年,随着在重庆东部湖北西部活动游击抗清的李自成后代李来亨的“燮东十八家”的被满清剿灭,中国大陆上再也没有华服冠裳的汉服出现,仅有郑成功的儿子郑经还在台湾岛上没有剃发易服,1673年大汉奸吴三桂反正反清的时候曾经再次恢复汉服再次剪去辫子,结果没八年三藩被灭,没十年郑经之子郑克爽跟刘国轩冯锡范一起投降满清,台湾也剃发易服。此时离满清入关已经整整过去了三十九年!从此以后,汉服和汉人传统的束发发型便随之彻底消失在了人世间,再也没有恢复过,按照满清“十从十不从”的规矩,汉服变成了“僧服道服丧服孝服戏服”,只有和尚道士、演戏戏子、死人和死人家属可以穿,其余穿者皆处死刑。汉服在中国的彻底消失和不复再来,这一点甚至还不如做过明朝200多年附属国,人口比大国少的多的朝鲜李朝能保护自己!“甲申年(1644满清入关之年),吴(三桂)至(北京)齐化门,居民出迎,见百姓皆剃发,垂泣曰:“清人轻中国矣,前得高丽(朝鲜李朝,高丽是李朝前朝鲜半岛统治政权的国名,存在于923年到1392年,1392年高丽王朝被其将军李成桂发动军事政变,被所新建立的被称为李朝的朝鲜王朝灭亡,明朝人却经常不改用新称,仍然遵从旧称古名,仍叫李朝为高丽),亦欲剃发,丽人以死争之曰,我国衣冠相传数千年,若欲去发宁去头耳!清人亦止。我堂堂,不如属国耶?我来迟,误尔等矣。”(《搜闻续笔》)1634年满清太宗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进攻朝鲜李朝,占领平壤一路攻入汉城降服朝鲜李朝国王,本来意欲让朝鲜人都“剃发易服”,朝鲜人哭诉说几千年这样穿着不能放弃,满清就饶恕了朝鲜人准许他们依旧穿着旧时衣服,并且不用剃光头发后脑留大辫子。所以今天曾经遭受过满清侵略的朝鲜半岛南北两国,跟没有遭受过满清侵略过的日本一样,还保留着其民族服装--根据中国从西周穿到明朝末年的汉服改动而成的韩服、和服!!

  面对这样的地狱一般巨大的惨剧,孔子的圣裔后人们又在干什么呢?他们还是干着原来干过的老事,给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异族侵略者禽兽畜牲魔鬼们当干儿子甚至干孙子,向蛮夷胡虏谄媚巴结,抛媚眼撒娇,再请求得到原来干过几次的给异族侵略者当狗的老本行老职位----“衍圣公”吗!


 回复 收藏 633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50:00



  除嘉定三屠外,还有屠江阴,屠昆山、屠嘉兴、屠常熟、屠广州、屠赣州、屠湘潭,此外还有,屠大同、屠四川等等,满清政府甚至勾结台湾岛上的荷兰殖民者,攻屠思明州(今福建厦门)义士百姓屠 戮殆尽,尸积成山,血流成河。清军攻陷昆山,屠城三日,“杀 戮一空,其逃出城门践溺死者,妇女、婴孩无算。昆山顶上僧寮中,匿妇女千人,小儿一声,搜戮殆尽,血流奔泻,如涧水暴下”!(王家桢《研堂见闻杂记》)1649年(永历三年 顺治六年)郑亲王济尔哈朗占领湖南湘潭后的屠城;同年镇压大同总兵姜瓖为首的山西反清运动,“朕命大军围城,筑墙掘濠,使城内人不能逸出,然后用红衣火炮攻破,尽行诛戮”,不仅大同全城军民屠 戮殆尽,“附逆抗拒”州县也不分良莠一概屠杀。1650年尚可喜与耿继茂攻克广州时的屠城“再破广州,屠 戮甚惨,居民几无噍类。……累骸烬成阜,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积雪。因筑大坎痤焉,表曰共冢。”“甲申更姓,七年讨殛。何辜生民,再遭六极。血溅天街,蝼蚁聚食。饥鸟啄肠,飞上城北,北风牛溲,堆积髑髅。或如宝塔,或如山丘……”。充分暴露出满清侵略者标榜的“吊民伐罪”的伪善。这类血淋淋的事例在史籍中屡见不鲜。古语云:“杀降不祥”,清军往往以“恶其反侧”等借口将来降军、民屠戮一空”(顾诚《南明史》第6章第2节 第20章第3节)。

  据张善余主编的《中国人口地理》记载:明朝末年人口为九千万人,清军入关第二十年(1664年)为五千万人(笔者认为此数据不准。明朝末年统计人口数量不应该只有九千万,当时实行的是按人口缴税政策,所以民间隐瞒了大量的人口,专家一般认为当时明朝末年人口大约在一亿左右,还有学者认为人口在1.5亿左右。),满清三十九年(1644--1683)的野蛮屠杀,使全国总人口估计减少了至少一半以上。历史上其他外族大规模入侵造成的人口损失为:蒙古灭金、宋人口减少四成,约五千万人;靖康之难减三成,约三千六百万人;八年安史之乱剧减二至三成,约二千万;五胡乱华(含侯景之乱)在低谷中波动并几度显著减少;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三千五百万人惨遭屠杀,但中国总人口未减少。可见,满清贼寇的野蛮凶残连国人切齿痛恨的日寇小鬼子也望尘莫及!

  满清入关20年后,满清康熙三年,1664年,随着在重庆东部湖北西部活动游击抗清的李自成后代李来亨的“燮东十八家”的被满清剿灭,中国大陆上再也没有华服冠裳的汉服出现,仅有郑成功的儿子郑经还在台湾岛上没有剃发易服,1673年大汉奸吴三桂反正反清的时候曾经再次恢复汉服再次剪去辫子,结果没八年三藩被灭,没十年郑经之子郑克爽跟刘国轩冯锡范一起投降满清,台湾也剃发易服。此时离满清入关已经整整过去了三十九年!从此以后,汉服和汉人传统的束发发型便随之彻底消失在了人世间,再也没有恢复过,按照满清“十从十不从”的规矩,汉服变成了“僧服道服丧服孝服戏服”,只有和尚道士、演戏戏子、死人和死人家属可以穿,其余穿者皆处死刑。汉服在中国的彻底消失和不复再来,这一点甚至还不如做过明朝200多年附属国,人口比大国少的多的朝鲜李朝能保护自己!“甲申年(1644满清入关之年),吴(三桂)至(北京)齐化门,居民出迎,见百姓皆剃发,垂泣曰:“清人轻中国矣,前得高丽(朝鲜李朝,高丽是李朝前朝鲜半岛统治政权的国名,存在于923年到1392年,1392年高丽王朝被其将军李成桂发动军事政变,被所新建立的被称为李朝的朝鲜王朝灭亡,明朝人却经常不改用新称,仍然遵从旧称古名,仍叫李朝为高丽),亦欲剃发,丽人以死争之曰,我国衣冠相传数千年,若欲去发宁去头耳!清人亦止。我堂堂,不如属国耶?我来迟,误尔等矣。”(《搜闻续笔》)1634年满清太宗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进攻朝鲜李朝,占领平壤一路攻入汉城降服朝鲜李朝国王,本来意欲让朝鲜人都“剃发易服”,朝鲜人哭诉说几千年这样穿着不能放弃,满清就饶恕了朝鲜人准许他们依旧穿着旧时衣服,并且不用剃光头发后脑留大辫子。所以今天曾经遭受过满清侵略的朝鲜半岛南北两国,跟没有遭受过满清侵略过的日本一样,还保留着其民族服装--根据中国从西周穿到明朝末年的汉服改动而成的韩服、和服!!

  面对这样的地狱一般巨大的惨剧,孔子的圣裔后人们又在干什么呢?他们还是干着原来干过的老事,给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异族侵略者禽兽畜牲魔鬼们当干儿子甚至干孙子,向蛮夷胡虏谄媚巴结,抛媚眼撒娇,再请求得到原来干过几次的给异族侵略者当狗的老本行老职位----“衍圣公”吗!


 回复 收藏 634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51:00


  1644年,满清那异族小皇帝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在其“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的庇护下刚刚在北京城里面举行完登基大典,被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册封为“衍圣公”十几年的孔子后代----孔子第六十五代孙孔胤植便立即在第二天上书顺治皇帝称臣,其上处对异族入侵者和侵略屠夫们的赞美拍马屁可谓是肉麻至极恬不知耻恶心的我羞耻到无地自容!!那畜生汉奸文化流氓孔胤植的《初进表文》,谀颂满清君主“承天御极,以德绥民”,“六宇共戴神君”,“八荒咸歌圣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者韩并永”,还诚惶诚恐地自称“臣等阙里坚儒,章健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距恐后”云云。简直形若禽兽秽似猪粪!满清小皇帝福临阅后(当然是其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阅后假装其阅过)表示:“先圣为万世道统之宗,礼当崇祀,昭朝廷尊师重道之意。本内所开个款俱应相沿,期与优渥,以成盛典。”十月二日,摄政王多尔衮根据方大猷的奏请和吏部的题复,仍封孔胤植为衍圣公,照原阶太子太傅,孔胤植长男孔兴燮加二品冠服,四氏世袭五经博士孔胤玉、颜绍绪、鲁闻达、孟闻玺等仍照旧承袭五经博士,孔胤植保举的世职曲阜知县孔贞堪照旧准用。好一派“君臣和睦”“文治大成”四海安宁““天下太平”的景象!可是你们这群孔子后代的汉奸们难道忘记了吗?就在你们给满洲人作狗作猪的同时,满洲人正在那江南烟花之地的扬州肆意的屠杀你的同民族同胞,肆意奸淫你的姐妹侄女,他们在被伤害的时候,还正在想着你们的祖宗孔圣人显灵,去拯救他们,可是你们现在却跪在异族侵略者的脚下唱着赞歌,这,就是你们的“仁德”吗,这就是你们的“王道”吗?我X!!

  让我们来看看这千古第一奴才禽兽文《初进表文》的全文到底如何:
  伏以泰运初享,万国仰维新之治,乾纲中正,九重弘更始之。率士归诚,普天称庆。 

  恭惟皇帝陛下(顺治),承天御极,以德绥民。协瑞图而首出,六宇共戴神君,应名世而肇兴,八荒咸歌圣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并永。 

  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未,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圣学之崇隆,趋跄恐后,仰皇猷赫濯,景慕弥深。 懋膺天心之笃佑,金瓯巩固,式庆社稷之灵长。臣等无任瞻仰忻舞屏营之至。谨奉表上。进以闻。

  想吐!


 回复 收藏 635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52:00


  1644年,满清那异族小皇帝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在其“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的庇护下刚刚在北京城里面举行完登基大典,被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册封为“衍圣公”十几年的孔子后代----孔子第六十五代孙孔胤植便立即在第二天上书顺治皇帝称臣,其上处对异族入侵者和侵略屠夫们的赞美拍马屁可谓是肉麻至极恬不知耻恶心的我羞耻到无地自容!!那畜生汉奸文化流氓孔胤植的《初进表文》,谀颂满清君主“承天御极,以德绥民”,“六宇共戴神君”,“八荒咸歌圣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者韩并永”,还诚惶诚恐地自称“臣等阙里坚儒,章健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距恐后”云云。简直形若禽兽秽似猪粪!满清小皇帝福临阅后(当然是其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阅后假装其阅过)表示:“先圣为万世道统之宗,礼当崇祀,昭朝廷尊师重道之意。本内所开个款俱应相沿,期与优渥,以成盛典。”十月二日,摄政王多尔衮根据方大猷的奏请和吏部的题复,仍封孔胤植为衍圣公,照原阶太子太傅,孔胤植长男孔兴燮加二品冠服,四氏世袭五经博士孔胤玉、颜绍绪、鲁闻达、孟闻玺等仍照旧承袭五经博士,孔胤植保举的世职曲阜知县孔贞堪照旧准用。好一派“君臣和睦”“文治大成”四海安宁““天下太平”的景象!可是你们这群孔子后代的汉奸们难道忘记了吗?就在你们给满洲人作狗作猪的同时,满洲人正在那江南烟花之地的扬州肆意的屠杀你的同民族同胞,肆意奸淫你的姐妹侄女,他们在被伤害的时候,还正在想着你们的祖宗孔圣人显灵,去拯救他们,可是你们现在却跪在异族侵略者的脚下唱着赞歌,这,就是你们的“仁德”吗,这就是你们的“王道”吗?我X!!

  让我们来看看这千古第一奴才禽兽文《初进表文》的全文到底如何:
  伏以泰运初享,万国仰维新之治,乾纲中正,九重弘更始之。率士归诚,普天称庆。 

  恭惟皇帝陛下(顺治),承天御极,以德绥民。协瑞图而首出,六宇共戴神君,应名世而肇兴,八荒咸歌圣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并永。 

  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未,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圣学之崇隆,趋跄恐后,仰皇猷赫濯,景慕弥深。 懋膺天心之笃佑,金瓯巩固,式庆社稷之灵长。臣等无任瞻仰忻舞屏营之至。谨奉表上。进以闻。

  想吐!


 回复 收藏 636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53:00


  1644年,满清那异族小皇帝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在其“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的庇护下刚刚在北京城里面举行完登基大典,被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册封为“衍圣公”十几年的孔子后代----孔子第六十五代孙孔胤植便立即在第二天上书顺治皇帝称臣,其上处对异族入侵者和侵略屠夫们的赞美拍马屁可谓是肉麻至极恬不知耻恶心的我羞耻到无地自容!!那畜生汉奸文化流氓孔胤植的《初进表文》,谀颂满清君主“承天御极,以德绥民”,“六宇共戴神君”,“八荒咸歌圣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者韩并永”,还诚惶诚恐地自称“臣等阙里坚儒,章健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距恐后”云云。简直形若禽兽秽似猪粪!满清小皇帝福临阅后(当然是其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阅后假装其阅过)表示:“先圣为万世道统之宗,礼当崇祀,昭朝廷尊师重道之意。本内所开个款俱应相沿,期与优渥,以成盛典。”十月二日,摄政王多尔衮根据方大猷的奏请和吏部的题复,仍封孔胤植为衍圣公,照原阶太子太傅,孔胤植长男孔兴燮加二品冠服,四氏世袭五经博士孔胤玉、颜绍绪、鲁闻达、孟闻玺等仍照旧承袭五经博士,孔胤植保举的世职曲阜知县孔贞堪照旧准用。好一派“君臣和睦”“文治大成”四海安宁““天下太平”的景象!可是你们这群孔子后代的汉奸们难道忘记了吗?就在你们给满洲人作狗作猪的同时,满洲人正在那江南烟花之地的扬州肆意的屠杀你的同民族同胞,肆意奸淫你的姐妹侄女,他们在被伤害的时候,还正在想着你们的祖宗孔圣人显灵,去拯救他们,可是你们现在却跪在异族侵略者的脚下唱着赞歌,这,就是你们的“仁德”吗,这就是你们的“王道”吗?我X!!

  让我们来看看这千古第一奴才禽兽文《初进表文》的全文到底如何:
  伏以泰运初享,万国仰维新之治,乾纲中正,九重弘更始之。率士归诚,普天称庆。 

  恭惟皇帝陛下(顺治),承天御极,以德绥民。协瑞图而首出,六宇共戴神君,应名世而肇兴,八荒咸歌圣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并永。 

  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未,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圣学之崇隆,趋跄恐后,仰皇猷赫濯,景慕弥深。 懋膺天心之笃佑,金瓯巩固,式庆社稷之灵长。臣等无任瞻仰忻舞屏营之至。谨奉表上。进以闻。

  想吐!


举报 回复 收藏 637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54:00


  满清顺治二年(1645)六月,满清朝廷颁布剃发令,下令在全国剃发,激起了广大汉人平民的强烈反抗,而那位主动上表当奴才的衍圣公孔胤植却于改年闰六月二十六日"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主动地命令所属内外人役(仆人杂役),与其一起“俱各剃头讫”(全都剃头了),并上奏满清朝廷。多尔衮闻之大悦,再赏曲阜孔家无数白银、珍奇、金玉之物。

  看到自己的远房亲戚孔胤植这么不争气,这么窝囊,另外一个旁支的孔子后人,满清官员孔闻謤上奏请求,以女真金国和蒙古胡元时都没有逼迫孔子后代剃发易服而是准许着本来服装祭祀孔子为理由(“近奉剃头之例,四氏子孙又告庙遵旨剃发,以明归顺之诚,岂敢再有妄议。但念先圣为典礼之宗,颜、曾、孟三大贤并起而羽翼之。其定礼之大莫要于冠服。……惟臣祖当年自为物身者无非斟酌古制所载章甫之冠,所衣缝掖之服,遂为万世不易之程,子孙世世守之。自汉、唐、宋、金、元以迄明时,三千年未有令之改者,诚以所守者是三代之遗规,不忍令其湮没也。即剃头之例,当时原未议及四氏子孙,自四家剃发后,章甫缝掖不变于三千年者未免至臣家今日而变,使天下虽知臣家之能尽忠,又惜臣家未能尽孝,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备也。应否蓄发,以复本等衣冠,统惟圣裁。” 出自《清世祖实录》一***五年十月初三日孔闻謤揭帖),想要至少让曲阜孔家一家不要剃发易服,结果被多尔衮大骂一通指责一遍,不予理睬免去职位算完。孔子后人还是不得不穿上孔子生前从来没有见过的衣服--马褂,留起孔子生前只会认为是非华夏的蛮夷胡虏之貌的前秃头后猪尾长辫子,去给孔子磕头。我不知道孔老夫子在地下世界见了这些被他视为是妖物的蛮夷竟然是他的后代子孙之后会是个什么感觉,我想也不见得会多难受!从今推古,从孙子能推到爷爷,孔子的后代这么恶心,怕是也不能不让人对孔子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准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了的?这也许主观性太过严重,但是请原谅,孔子的后代太恶心,也就自然让人对孔子个人的品行态度,实在不能不的产生了巨大的疑心,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说,即使我们就完全把儒家文化当做是中华文化的彻底代表,那么这一种所谓的中华文化也早就在17世纪中叶的中国彻底绝灭消失了!如果说儒家就是中华文化,那么他早已经彻底消灭近四百年了!!理由很简单,那最注重孝道,孔子说什么劝说父母几次父母不答应,就只能乖乖回去干活,仍然恭敬的不触犯他们,被指责也不能有抱怨,(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语出《论语?里仁篇》),把父母当成是家里的君主一样惊人的尊敬,子女能做的反抗无非是挨小棍子时要忍着,要挨能打坏了自己身体的大棍子时,则可以逃跑躲藏保住身体而已(“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出自《后汉书.崔寔传》引《孝经.开宗明义篇》),而同时又坚定不移的认定了身体的毛发皮肤也都是父母恩赐的,剃了割了就是大不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可是满清已经用武力强迫你全部剃发了,你全体中国人全都“毁伤”发肤了,全都没了“孝之始”了,全都大不孝了,全都是逆子了,全都“无颜于地下与列祖列宗相见”,全都是孟老夫子说的“禽兽”了。你还谈个屁儒家文化,还谈个屁“圣人之言”,你的儒家文化的最大根本----孝道都全没了都全被破坏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你整个儒家文化也就彻底消失不复存在了!!

  儒家文化可以说彻底不再有了,可是孔子家的那些后生们卖国求荣当汉奸背叛民族的历史却仍然在不断的延续着,满清经历了200多年历史之后灭亡了,但是人家汉奸世家民族叛徒世族的孔子后代们,仍然毫不犹豫的坚定不移的目标明确的绝不怀疑的走着汉奸“衍圣公”的道路,真是风萧萧兮易水寒,丈夫,啊,不对,是懦夫一去惜不复还啊!!哈哈。

  1919年,前满清时期的“衍圣公”孔令贻得以再次“入觐天颜”,在爱新觉罗.溥仪那被北洋军阀政府圈在故宫里幽居享受“优待条件”的“皇城”中享受了可以骑马来回跑不用下马进皇城的特殊待遇。后来的数年间,曲阜孔府仍然对前满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呈送“奏折”,自称“微臣”。更可一观以冷笑嘲讽之的是,满清灭亡十几年之后,一九二三年(中华民国十二年),孔丘的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还以“大清宣统十五年”的落款向溥仪上书以“叩谢天恩”!

  辫子军的头头张勋在1917年夏季7月短暂的复辟了满清12天(后来被段祺瑞的讨逆军打跑,复辟失败),“民国六年”在那12天里又短暂的成了“大清宣统九年”,孔丘七十六代孙孔令贻又拍电报,电文说“恭承明诏,日月重光,毅力诛猷,普天同庆”,“敬贺大喜”“不胜欣喜若狂之真情”。真是无耻反动到了极点,真是背叛民族效忠异族侵略者到了极点!!当这帮子异族杀人魔王们的末代后裔都已经快要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这些所谓的“圣人后裔”们还在这里捧着蛮夷异族侵略者杀人屠夫魔王们的臭脚不放手,奴才性格和奴才品德竟然能够下贱到了这般地步,简直是令人不敢相信世间竟能有如此贱人,他们又有什么理由继续活着呢?!

  最后也是最罪恶的就是:在伟大的八年抗日战争中,孔子的后裔又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犯们亲切异常的跨国友谊了!孔子的后裔们不仅仅担任了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和奴役中国的副手助手的角色,而且还承担了日本帝国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和政治迷惑的“文化政策顾问”这类的重要角色,尊崇和祭拜孔子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必须进行的重要手段!!





Admin
Admin

帖子数 : 804
注册日期 : 13-04-26

http://bdwl.longluntan.org

返回页首 向下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 页 5 Empty 回复: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帖子 由 Admin 周二 31 十二月 2013, 07:17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54:00


  其实日本军人在大规模侵略中国时所采取的利用宣扬孔子多么多么伟大,来为大规模入侵和奴役中国找借口和理由的做法,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进程中,这也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其他的欧美外国侵略者也都早已经尝试过了,英国人这种跟远在十万八千里外、跟儒家创始地山东和东亚的儒家文化圈八竿子打不着丝毫都扯不上关系的欧洲国家,都曾经用赞美和鼓吹孔子来反对中国年轻学生对大英帝国的不满,日本人学英国人的样照样画葫芦照样演场戏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又有什么不可以的?试看当时这篇1925年的新闻稿:英国贵族伯尔根(注:英国在印度殖民地的内务部长,英帝国男爵,参议院议员)(注:在英国伦敦的中央亚洲研究协会发言时)曰:“中国学生现在只知阅英文报纸,而忘却孔子之教导。英国之大敌,即此种极力诅咒我大英帝国而幸灾乐祸之学生......中国已成为过激党(布尔什维克,***)之最好活动场”(《申报》译自伦敦路透社电文 1925年6月30日)

  我不知道孔子之教导有多么的美好和伟大,但我知道,那“大英帝国”的布尔牛GATEMEN绅士们是欢迎和喜欢“孔子之教导”的,他们是反对中国学生“忘却孔子之教导”的,因为“孔子之教导”对他们大英帝国在整个亚洲东部尤其是在中国的帝国利益,根本构不成任何哪怕是一丁点的威胁,更不要说什么实质性的威胁了,“孔子之教导”反而有助于甚至是大大有助于和有利于英国在中国的殖民统治的延续和扩大!所以他们自然要中国人必须记却“孔子之教导”,必须不能忘记“孔子之教导”!所以说,不管“孔子之教导”以前能不能扬中国国威显中国国壮,但是从英国人的态度看的一清二楚,它在20世纪的现代社会里面显然是根本不能扬中国国威护我国家的,反而堕落和恶心到成了给英国人看家护院做狗做奴才的玩意了,这种东西,彻底丢弃之,也就应该彻底丢弃之了!

  1937年,日军大举扣动扳机,已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想要进攻北平之前,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先生”突然诗兴大发,鼓吹中日两国“同文同种”,诗曰:“江川珠泗源流合,况是同州岂异人”,其论调与日寇文化特务马场春吉臭味相投(马场是制造九一八事变的日本关东军少壮派军官之一,同时又来往于中日两国,在中华民国的北平南京等地鼓吹颂扬“孔子之道,至大至高”以建立所谓中日两国“共荣共存”的“东亚新秩序”,马场春吉还惺惺作态,令人恶心呕吐的作“痛心疾首”状——“世道日下,人心不古,吾日觉昌明孔教,实为对症之药”而这“昌明孔教”的任务,就落到了那些东洋小鬼子“大日本皇军”头上了!)。

  1938年2月8日,日本已经开展全国侵华战争半年多,在被日本占领的沦陷区的曲阜,孔府代理“奉祀官”孔令煜宴请日寇某驻济宁的联队“联队长官”,“大队长”,“副官”等一干头目到孔府吃饭喝酒,谈天说地,并笑盈盈的高兴的合影留念,现在照片仍然在《孔府档案》8914卷里面珍藏。”。

  南京的汉奸伪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1940年写的《纪念孔子的意义》一文,直言“中国之一切的典章文物,无不源于先师孔子,无先师孔子,便无所谓中国文化(我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所有的卖国贼和大汉奸们,怎么都不约而同的全都一致性的认为中国文化就是儒家文化的同义词呢?真是狗熊所见略同!)”,汪精卫宣称自己是为了不让***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消耗实力而失去执政权,是为了不想让黄种人民继续做英国美国的奴隶,是为了不让***主席的中国***趁着抗日战争中日本帝国和***政府相互之间持续不断的“两败俱伤”的消耗而趁机做大做强,不得不搞的“和平、***、建国”的“和平运动”,体现的便是“儒教真精神”“孔圣真教导”!

  1942年,汪精卫汉奸伪政权进行“纪念孔子大会”,孔府代理“奉祀官”----孔子第七十六代孙孔令煜于在这次汪伪政权纪念孔子大会上发表广播演说,表明想要以孔丘之学,孔家之教助力于“大东亚圣战”,以“复兴各方文化”“完成大东亚圣战”洗涤“共产邪说”抵御“共产阴谋”。这场疯狂表演的节目录音在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全部占领区里到处都在循环式的广播,以表明小鬼子的“大日本帝国”进行“大东亚圣战”的“真正目的和最终目标”究竟为何。1943年,孔令煜在“恭逢”汪精卫“还都南京(汪精卫从重庆叛逃,南京建立汉奸伪政权建立)三周年”之际,从曲阜向南京拍出祝贺电报,口称“我主席汪公”,大赞其“旋转乾坤之 ,实为从前所未有”“力挽狂澜”“拯救民族”之类如何如何伟大。

  当我看到孔子后裔们这些“圣门世家”们在全中国人民几千万被杀死上亿人被奴役的悲惨地狱一般的环境中,仍然过得有滋有味舒舒服服,还没脸没皮厚颜无耻恶心至极的公开的与日本军人和汉奸高官们在十分亲切友好的氛围中进行各类社交活动的时候,我真的无话可说!真的,对此,我除了鄙视恶心和想呕吐,再无一字想谈,我真的想吐!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每一个中国人都记取这一时刻的,请我们大家都永远记取我们民族历史上那万分耻辱万分荒唐万分卑劣万分龌龊的时刻吧!我们一定要记住当时那些凭借着自己身上先天血缘才带来的巨大的祖先光环而很有社会影响力的“人”们,当时是怎么样的遵循着跟他们祖宗一样的劣等脚步,继续干着几千年如一日的不停歇的持续不断的叛卖民族出卖国家残害同胞的无耻勾当的!请我们大家永远记取吧!请你们千万不要忘记!!


 回复 收藏 639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57:00


  盛唐是怎样意淫出来的----传说篇
  -----唐朝公主与和亲对唐朝的影响 

  先说说公主的由来。 公主一词起于春秋战国时代,周朝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不主持婚礼的,叫同姓的诸侯主婚。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一般称“公”,“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为是诸侯主婚,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 从汉朝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翁主”。皇帝的姊姊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为大长公主。

  唐朝公主与和亲对唐朝的影响,促进了唐朝和周围国家的和平和友好,减少了 战争,加强了唐朝的稳定。唐朝公主和亲,外加丰厚的嫁妆,这些本来是古代战争的一个重要目的,也就是说,吐蕃和回纥不要通过战争就可以得到战争才能得到的东西,因此,在和唐朝实力差别不大的时候,和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 美丽的公主、丰厚的嫁妆,只会让吐蕃等满足一时,当双方力量不平衡,一方居强者地位时,就会丢弃所谓的“和亲”,纵兵劫掠。

  因此,我个人反对唐朝公主的和亲政策。 这对哪个公主是残酷的,不说哪个时候,就说现在,除了旅游,有几个人愿意到边疆工作学习的?而且,这 种政治婚姻多半没什么感情的,对哪个女孩太不人道了。其中的金城公主尤其悲惨,生了个王子赤松德赞,却让没有生育的大妃子纳朗嫉妒,把公主的婴儿抢走,并说这个男孩是她生的,而不是金城公主,金城公主最后因伤心压抑而早早逝世。

  不过,唐朝有个有趣的现像,和我们今天的人想象的不同,唐朝士族并不愿娶公主为妻,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门第观念非常严重,唐朝李家并非当时的高门望族族,其他门第瞧不起李唐,此其一。唐朝的公主有的过于***嚣张,此其二。公主毕竟是公主,有了公主的男人就失去了一定的自由,此其三。李唐皇室有很大的鲜卑血统,此其四。其中,以前两点为最重要,请看记载:

  《旧唐书》卷一四七《杜佑传》附《杜□传》:“令宰臣于卿士家选尚文雅之士可居清列者。初于文学后进中选择,皆辞疾不应“。 

  “时玄宗欲令尚主,果未之知也,忽笔谓二人曰:’娶妇得公主,甚可畏也。’迥质与华相顾,未谕其言。俄顷有中使至,谓果曰:’上以玉真公主早岁好道,欲降于先生。’果大笑,竟不承诏,二人方悟向来之言。“ 


  再回到唐朝的和亲政策。政治是有实力决定的,过去这样,现在这样,将来还是这样。文成公主、金 城公主入藏,并没有改变两国的实质关系,唐和吐蕃总的说来是敌对的,实力相当才会因所谓的和亲而“友好”。在双方实力相差比较大的时候,一方则要更重要的土地,顺便获得女人 和财物。于是,出现了七世纪中期吐蕃控制西域,并且夺取河西走廊,八世纪中期 攻陷唐朝首都长安。有趣的是,有人拿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为证,说西藏在唐代就属于中国版图,并且画在版图上,这是错误的。会盟碑强调的是双方永远和好,就象弃隶缩赞赞普向唐玄宗说的双方“和同为一家”, 就象是一家人一样,实际上是两家人,也就是说,会盟碑正好证明了吐蕃是一个独立国家。还有人甚至把和亲政策提高到决定民族关系的程度,这也太夸张了。我认为,关键还是要提高自己的实力才是正路。说到底,只有实力是真实的。我要是唐朝的皇帝,我就不会和亲,而是把女孩给唐朝自己的能臣,把自己变得更强大。 

  赞美一下曹操,曹操以地方割据政权的力量从匈奴手中要回蔡文姬,而大一 统的汉朝和唐朝为什么不可以呢?中国的历史把汉唐美化的太厉害了,而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却被忽视,直到***命令郭末若为曹操平反。


 回复 收藏 640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58:00


  下面说说主题,为什么从唐朝的外交看出盛唐是意淫出来的。

  首先,把美丽的公主和大量嫁妆给吐蕃,这本身就是一种示弱,如果盛唐真的那么强,就会象消灭被天灾削弱的东突厥一样,把吐蕃纳入版图好了,可以一劳永逸。

  其次,通常说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给吐蕃带去了文明,比如佛教,好象是唐朝在文化输出。其实,吐蕃的佛教并非来自唐朝,唐朝和吐蕃的佛教都是各自派人到印度求经得到的,唐朝派出的是唐三藏,而松赞干布派的大臣是土弥桑布扎(thon-mi sam-bho-Ta)到印度求经,并创制藏文,初译佛经。这里说明一下,唐朝并没有宣
  扬的哪样开放,唐朝的高曾玄奘西行去印度,冒犯了当时不准出国的严格禁令,但后来李世民没有追究他偷渡的罪名。 

  最后,也是最搞笑的是,为了突出唐朝的强盛,把唐朝的“示弱”吹成了“示恩”,以下有多个版本,这是其中之一。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去求亲,唐太宗五难使臣,解决方式是这样的。1.木头分出根部和梢头。将圆木投进水中,浮起的是上部,下沉的是根部。 2.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把它们的母子关系找出来。将小马与母亲分开,饿几天后,放入母马栏后,小马会自己找到自己的母亲。3.燕麦分陈旧。让年岁不同的羊选分好年份的燕麦。最小的羊会先吃最新打的燕麦,以此类推。 4.把一根很细的丝线,穿过一颗有九曲孔道的明珠。使臣将线绑在蚂蚁腰上,在孔的另一端涂蜂蜜,蚂蚁去吃蜂蜜就将线带过去了。 5.猜公主。公主本身喜欢吃蜂蜜,体味也最香,其他侍女身上没有味道。 

  文成公主下嫁后三十年,670,吐蕃进攻唐朝,唐的西域四镇全失,唐朝大将薛仁贵反击,但被吐蕃击败,全军覆没,只剩下薛仁贵和少数将领逃回。678年唐朝李敬玄再次反击,又是全军覆没,副统帅刘审礼被吐蕃生擒。692年,唐朝王孝杰先是收复西域,之后,在696年王孝杰也被吐蕃攻击败。 

  唐朝盛世有文字记载,说唐朝当时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被很多历史学家相信,真是这样么?夜不闭户还有点可能,但路不拾遗就太过份了,这是难以想象的,人有自私的黑暗的一面,难道当时的唐朝都修佛成了成果?或者是唐朝人的思想境界非常高,盛唐跑步进入了共产主义?因此,或者唐朝篡改了历史书,或者唐朝当时搞了文字狱,把描写唐朝坏事的书全毁了,或者是宋朝等古代的文人作假,或者共产主义在盛唐真的出现过,呵呵~~~~~~


 回复 收藏 641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58:00


  咏 史
  戎昱 

  汉家青史上, 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 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 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 谁为辅佐臣。


举报 回复 收藏 642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09:59:00


  激烈的反孔,反儒政策,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主因之一

  (从这篇文章里可以看到当时儒教在干什么,呵呵)

  作者:汉唐七龙

  洪秀全对西方基督教进行了一番改造,创立了上帝教,用以动员和组织群众,从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然而,宗教毕竟是宗教,是一种迷信,是“颠倒了的世界观”。

  一

  上帝教独尊上帝的宗教教义同中国数千年的传统信仰、风俗习惯大相抵触,不利于吸引、团结更广泛的阶层加入反清斗争的行列。

  长期以来,中国民间信仰杂而多,多种宗教并存。有多种传统权威和偶像崇拜,如有如来、观音、玉皇;有城隍、土地、阎王;还有孔孟、关岳、灶君、门神等。道观、寺院、关帝庙、岳王庙是广大受苦受难人们祈求神灵保佑的圣地,是他们寄托精神世界的伊甸园。洪秀全用西方基督教“独一真神唯上帝”的权威,扫荡其他一切偶像崇拜。他认为:“盖天父上帝是独一真神,独一圣神。上帝曰‘除朕外不可有别神别帝也’”,否定在上帝之外的其他别的神的存在。金田起义后,尤其是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军所到之处,“先毁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庙不焚,无像不灭”。太平天国这种强制推行一神论,捣毁各种庙宇、偶像的做法,容易引起人们的惶恐、反感以至反对,不利于吸引人们加入起义行列。例如:洪秀全等人在广东传教开始时收效甚微。转入广西后,经冯云山的艰苦串联和发动,才有二千余名“老兄弟”信奉了上帝教;在太平军进军过程中虽有大量三江两湖的“新兄弟”参加起义,但这些“新兄弟”并非是对上帝教的真心皈依,而是在阶级斗争形势的推动和太平军劫富济贫的感召下卷入起义洪流的。又如:太平天国兴起之时,全国各地各族人民反清起义风起云涌。但太平天国却受上帝教信仰的束缚,对于请求加入太平军的天地会等反清组织,“条件是必须改从他们的信仰”,“如不舍弃习惯而皈依真教则不容收纳”,因而,太平天国不能很好地联络天地会、捻军等反清组织,失去了不少与其他反清组织合作的机会,使自己在反清斗争中处于孤立作战的境地。

  太平天国信奉和宣扬上帝教,采取了激烈的反孔、反儒政策,禁读四书五经。进军途中,对封建儒学进行了猛烈的冲击,“敢将孔孟横称妖,经史文章尽日烧”。1853年,洪秀全明文规定:“凡一切孔孟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把矛头指向受儒学熏陶较深的知识阶层的,这在客观上使广大知识分子产生了离心作用。清代咸同之际,激烈的阶级斗争形势为太平天国争取知识分子提供了广泛的可能。太平天国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不仅没去网罗知识分子,反而采取排斥的态度和做法。太平天国排斥知识分子的事例很多。据记载,太平军在湖北活动,特别厌恶绅士,“悉目为妖,其家被祸尤烈”。在皖赣时,“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士指无重茧者,恒指为妖”。从广西至南京,沿途名儒、饱学之士极多,却没有看到洪秀全、杨秀清潜心争取知识分子的行动。1852年9月,太平军围攻长沙时,当时还是失意举人的左宗棠曾往谒太平天国领导,进献攻守建国之策,未果。后左宗棠回到家乡,创办团练,转而成为太平军的劲敌。1860年11月,容闳(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个留学生)曾满怀对清朝统治的不满,奔向天国,向天国领导人提出“新政七建议”,但没引起洪秀全的重视,只好离开天京。王韬于1861年冬到达太平天国治理下的苏州,在表示归顺的同时,他上书太平天国地方当局,提出了极合时宜的复兴天国的军事良策。但上书后石沉大海,他亦只得失意地离开苏州。太平天国因独尊上帝而采取过激的反儒政策,忽视和排斥知识分子,其后果是把观望、动摇的广大知识分子阶层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壮大了反革命阵营。而曾国藩却不失时机地抛出《讨粤匪檄》,咒骂太平天国焚毁孔孟经书的行为是“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号召“读书识字者”、“血性男子”、“抱道君子”、“仗义仁人”等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赫然奋怒以卫吾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综太平天国之世,天国领导人的身前马后始终未汇聚有几个具有远见卓识、胸怀韬略的人才。这就使太平天国领袖们缺乏政治眼光和军事韬略的状况,始终未能改变和弥补。故李秀成总结说,清军中“多用读书人”,而太平军中“无读书人”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原因。

  梁启超曾分析到,“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主要的是他拿那种‘四不象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上帝教一神论教义的强烈排他性与中国传统的信仰、习俗相违背,把广大的社会阶层拒之于太平天国门外,不利于吸引、团结更多的群众投入到反清斗争的行列。

Admin
Admin

帖子数 : 804
注册日期 : 13-04-26

http://bdwl.longluntan.org

返回页首 向下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 页 5 Empty 回复: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帖子 由 Admin 周二 31 十二月 2013, 07:17



  太平天国把上帝教作为动员和组织群众的手段,“天父天兄下凡”等宗教迷信方式对太平天国的兴起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随着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迷信方式日益成为领导人争权夺利,加强专制独裁的工具,严重破坏了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团结和统一。


  1848年4月,杨秀清利用紫金山区民间“降僮”巫术,假托天父下凡附体,代天父发布号令,逐步控制了当地拜上帝会。同年10月,萧朝贵亦假托耶稣附体传言。1849年5月,洪秀全从广东返回广西后,认可了杨、萧代天父天兄传言的资格。从此,杨秀清取得代天父传言的特权,在宗教地位上取得最高权威,造成拜上帝会领导的两元化,埋下了以后领导集团分裂的祸根。杨秀清和萧朝贵代天父天兄下凡传言之举,起初能注意到维护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宗教和世俗的领导地位。而且,定都天京以前,“传言”在动员起义,服从指挥,严肃军纪,鼓舞士气,肃清间谍等方面都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故洪秀全再三肯定天父天兄下凡在太平天国打江山的贡献和作用,说“天父天兄下凡创开天国”,“爷爷降托灭妖精,诛了无数妖魔,故能如此早到京”。但是,杨秀清、萧朝贵既取得代天父天兄“传言”的资格,在发动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他们的权势欲也逐渐膨胀起来。就在决定起义的前夕,由萧朝贵出面,用天兄下凡名义严厉批评冯云山派人去白塘、八洞,是“计不及”,“不识宽紧”,接着利用天父与天兄对话的形式,用近乎逼迫的手段让洪秀全说出“天下万廓(国)都靠秀清、朝贵二人”,冯云山等“不是十分帮手,秀清、朝贵乃真十分帮手”,“他人是学成、炼成,秀清、朝贵是天生自然。”此后,杨秀清、萧朝贵在拜上帝会中的地位便排到了首创拜上帝会的冯云山的前面。在金田起义的紧要关头,为要夺取起义领导权,杨秀清装病躲在幕后操纵,由萧朝贵假托天兄下凡命令洪秀全、冯云山到处“避吉”,离开领导岗位。由此可见,天父天兄下凡这种迷信做法,开始成为领导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太平天国内部危机在起义前就已经出现端倪。
  随着个人权势的急剧上升,杨秀清“自恃功高,一切专擅”,成为“一朝之大,是首一人”,他动辄以一些小事借“传言”凌辱、迫害乃至处死广大太平军将士,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容、卫天侯黄玉昆等这些地位很高的领导人,都受过他的杖责。据称石达开“每见‘杨贼’诡称天父附体造言时惶悚流汗”。杨秀清利用“传言”和洪秀全争夺最高权位的企图同样咄咄逼人,“(凡)杀必请于天‘贼’,然天‘贼’曰杀,东贼必不杀,曰勿杀,东贼必杀之,谓出天意也。”1853年12月,杨秀清借口洪秀全虐待女官,“传言”令洪秀全跪地受杖责。这种做法连敌人也看出是极不正常的,说在历史上“未闻跪而受杖,仍尊为王者”。“传言”的消极作用已到了顶点,导致洪、杨两位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间的矛盾迅速激化。1856年太平军相继打破江北、江南大营后,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杨秀清居功争权也到了顶点,再次代天父“传言”,“逼封万岁”,终于酿成了滔天大祸的天京事变。在这场争夺最高统治权的内部角逐和火并中,“传言”的宗教迷信方式成了一个诱因和导火线,对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团结统一起了瓦解作用。
  天京事变后,天王洪秀全不仅没有从惨痛的事变中吸取教训,反而皇权思想越来越浓厚,披着宗教外衣热衷于建立洪氏家天下。他颁发了一系列文件,宣扬自己受命于天和天父天兄天王幼主父子公孙同坐江山的神圣性。1859年,太平天国颁行《己未九年会试题》,对1853年发表的《十全大吉诗》作了解释,该诗有“禾王作主救人善”等诗句,意谓洪秀全奉天救世。1860年,太平天国颁行《王长次兄亲目亲耳共证福音书》,重新宣布洪秀全“丁酉升天”的经过。1861年,太平天国颁行《英杰归真》,对洪秀全“圣主当阳”重新作了论证。太平天国中后期,洪秀全陶醉于“爷、哥、朕、幼坐朝廷”,“父子公孙同显权”的“家天下”。1861年,他改国号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1862年颁布《敬避字样》,规定“天国独我天父天兄天王幼主可称”,并对君臣称谓按洪氏“家天下”作了详尽的规定,把整个洪氏家族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作法加深了他与李秀成、李世贤等主要将领间的矛盾,遭到他们的抵制。李秀成对洪秀全的用心看得很清楚,他说:“天王号为天父天兄天王之国,此是天王之计,”无非是“恐人占其国”。洪秀全把从前宣传的“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变成为保佑他一家父子江山万年之神的时候,那就不仅是荒诞的东西,而且变成为一条套在脖子上的绳子,把自己越缚越紧,以至于身死国亡。
  三
  上帝教宣扬上帝具有“无所不能、至高无上”的主宰性,曾动员、鼓舞了千百万群众为创建“地上天国”而斗争。但这种宗教信仰毕竟无知和愚昧,它抹杀了人的作用,麻醉了人们的思想,使太平天国领导人脱离现实、脱离群众,一定程度上酿成了革命失败的悲剧.



 回复 收藏 644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00:00



  上帝教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皇上帝创造的,皇上帝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独一真神。人世间的贫富贵贱、死生祸福、国家民族的盛衰兴亡,自然界的风雷电,无一不是由皇上帝精心安排的。洪秀全充分利用了他创造的上帝,假借这个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名义,动员、组织了一支农民起义大军。这些起义的农民深信“吃天父饭,活则享天福,死了就上天堂。”“肯拜上帝者,无灾无难,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被动员起来的农民从全知全能的皇上帝那里获得了巨大的勇气和力量,鼓舞他们为创建“地上天国”而斗争。太平军自金田起义到攻占南京,前后仅用了二年多时间,取得了辉煌胜利。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是如何理解来得如此之快的胜利的呢?《太平救世歌》宣称:“自金田至金陵,八千里之遥,百万铜关,尽行打破,愚顽向化,其实赖天父天兄之权能,夫岂人力所能为哉。”《天情道理说》亦称:“自武汉至金陵……不过一月之久……,若非天父权能也,何能捷易如此哉?此又可见天父排定之权能也。由是观之,我们今日天父天兄作事欲使妖魔生即生,欲使妖魔死即死,略显权能,即可扫荡妖气,四海升平矣。”从上可见,太平天国领导人不是从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去总结经验教训,而是用宗教神学观点去解释战争胜败的原因;不是把胜利的形势归功于浴血奋战的将士和热情支持配合的人民群众等因素,而是把战争的胜利归之于天父天兄的默佑。

  上帝教不象其他宗教,许给人们的仅是来世的幸福。来世的幸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易被识破。上帝教许给人们的是现实生活中切身的利益,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等。此类的诺言,在现实生活中又如何呢?定都天京后,“照旧交粮纳税”政策的实行,使“有田同耕”成为空头支票;政治上,“天下一家皆兄弟”的平等关系,也为“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原则所取代。君臣之间、官兵之间等级森严,从称呼、服饰到仪卫舆马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准逾越。诺言无法兑现,就很难巩固人们对皇上帝的虔诚信仰。而天父天兄“略显权能,即可扫荡妖氛,四海升平”的预言,同样经不起现实的考验。桂林、全州、长沙、西征、北伐,多次损兵折将,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天父默佑产生疑问。特别是发生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天父的几个儿子大动干戈,几万太平军惨遭杀害,天父第四子、上帝代言人的东王杨秀清被杀,天父第六子的韦昌辉是事变的罪魁祸首,站在韦昌辉背后的是真命主、上帝次子洪秀全。不久,天父第七子石达开又率大军离开天京。据上帝教的说法,洪、冯、杨、韦、石五人都奉有皇上帝的特殊使命,“兄弟五人赖蒙天恩主恩授封为王,恭承天父亲命,下凡辅定真主,同心合力,诛灭妖群,劝醒人世”。这场大灾难,对全知全能的皇上帝是无情的讽刺和嘲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翼王远征”的现实,驱散了往昔皇上帝的威灵和神圣,动摇了广大群众对神天上帝的信仰,“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歌谣的传播,说明宗教神话在广大太平军将士中已失去了原有的维系力。1859年洪仁gān玕在《兵要四则》中有很深的体会:“即我初以天父真道,蓄万众一心,故众弟妹只知有天父兄,不怕有妖魔鬼,此中奥妙,无人知觉。今因人心冷淡,故锐气减半耳”。

  天京事变后的广大太平军将士的宗教信仰受到了严重伤害,洪秀全没有在政治上、经济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口号和政策团结内部、重振人心,而是进一步脱离广大太平军将士,越发沉溺于宗教迷信。太平军取得二破江南大营的胜利,他一概归功于“天灵”。第二次西征前,李秀成建议多备粮食,洪秀全责之曰:“尔怕死,朕天生真命主,不用兵而定太平一统”!到了晚期,更是“不肯信人,万事俱是有天”。1863年12月拒绝李秀成“让城别走”的建议,并予以严词训斥:“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俱曾妖者乎!”临终前,洪秀全还下了道诏旨:“大众安心,朕即上天堂,向天父天兄领到天兵,保固天京。”上帝教已经俘虏了创立上帝教的洪秀全,他对当时所处的危机和即将到来的亡国杀身之祸,失却了现实感。列宁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太平天国革命的主宰是人民群众,不是上帝。洪秀全的上帝教之所以能一度发挥巨大作用,是因为它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愿望,客观上符合革命形势的需要,故他能一度获得胜利。洪秀全到后期沉溺于宗教迷信,“信天不信人”,脱离现实,脱离广大太平军将士,思想僵化,便不可能“保持政权”了。

  李大钊在总结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时,指出:“他们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宗教毕竟是“颠倒了的世界观”,是一种反科学的、迷信的、消极的意识形态,它只能歪曲地、颠倒地、错误地反映客观世界,决不能指导农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



 回复 收藏 645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00:00



  清末反儒的做了什么? 儒士们又做了什么?

  反儒
  太平天国 — 恢复汉服、蓄发,破除孔教
  五四运动 — 打倒孔家店、思想革命,引入民主与科学、启蒙
  总而言之,关心民族所存在的危机,对文化反思

  儒士
  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等 — 为自己的儒家信仰而卫道,没有一点民族主义

  希望大家多注重法家、道家、墨家,少一点儒家。中华民族的复兴在于国父的三民,只有三民,只有民主、科学,最务实。

  清末的儒士在研究女人的脚裹脚布用什么布好,男人的辫子梳好要多少功力



举报 回复 收藏 646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01:00



  [原创]无论如何,灭儒是文革一大历史功绩


  其实,中国在近代被帝国主义枪炮打破了大门,根源在于儒家思想。在蒙古铁骑横扫中原时,那些自诩“神机妙算”的儒将去了哪儿?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俄国入侵、日本侵害期间,那些传说中的卧龙凤雏们躲到哪里去了?可见,意淫是儒家的核心思想。

  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普通老百姓对之心存敬畏,就像西方人对耶稣、伊斯兰对真主一样;所以要真正把儒家打倒,必须首先破除神秘感,把他搞臭、批烂,让广大的人民从心里不再心存敬畏,可以像批评小学生一样评论孔儒。

  也许有些善良人认为不该用这些极端的手段来对付儒家思想,但不这样怎么把他打倒?首先要把这个破房子扒掉,才能盖更新更美好的新房子。只有冲破黑屋子,才能永远同文化专制说拜拜。

  以儒为代表的专制思想打垮了,留下短暂的信仰真空,但然后就可以确立以科学观念为基础的全新的道德、文化、价值观念。人们对天地不再有神秘感,不再被巫婆神汉跳大绳所蛊惑,用科学知识揭露这些一个又一个的封建迷信无知没文化的愚昧观念,这样,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潜在的)就会超出别的国家一个档次(虽然现在还没实现,但前景是好的)。脱离了旧的桎梏,虽然我们这几代会历经短暂的痛苦,但收益的将是未来的千秋子孙。


  历来的反儒运动,包括太平天国、五四运动,都没有真正把儒家掀翻,只有文革做到了。
  虽然从形式上有点猛,但效果最好。

Admin
Admin

帖子数 : 804
注册日期 : 13-04-26

http://bdwl.longluntan.org

返回页首 向下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 页 5 Empty 回复: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帖子 由 Admin 周二 31 十二月 2013, 07:18

 客观报导与春秋笔法 ——探索华人新闻报导的「使用理论」 陈顺孝

  《摘要》 一、封建时代的中国记事者,为了阐扬名教、规避笔祸,早在两千多年前就 发展出一套报导理论:春秋笔法。春秋笔法要点有三:一是尊讳亲隐:根据当事 人地位的尊卑高下、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取舍事实,为尊者亲者隐讳、对卑 者疏者挞伐;二是危行言逊:根据现实环境的安危吉凶来决定进退行止,情境安 全时秉笔直书、情境险恶时迂回转进;三是暗寓褒贬:藉由精心选择事实、挑选 用字,来迂回表达意见、褒贬人物,形式上平铺直叙、实质上夹叙夹议。 

  二、清末维新与革命后,民主意识勃兴,为尊者讳的春秋笔法被视为封建遗 毒;报人转而从美国引进不分贵贱、据事直书的客观报导,并在教科书中奉为典 范。然而,近代的中国和台湾,长期处於战乱和强人统治的阴霾中,记者饱受囚 杀威胁;源起於民主自由社会的客观报导,无法帮助记者化解威胁,反而可能招 来更多更重的报复。记者只好重新拥抱春秋笔法,在客观形式下,巧妙的选材用 

  陈顺孝为辅仁大学新闻传播学系讲师。E-mail:ashaw@ms5.hinet.net。 作者感谢「专家生手」研究小组同仁钟蔚文、臧国仁、陈百龄、张文强教授在本研究进行期间所 提供之意见与协助,同时感谢陈世敏、翁秀琪、林元辉教授对笔者相关研究的指导和启发。 2 字、埋藏暗码来记实与避祸。 三、新闻的春秋笔法远比客观报导更适合用来处理政治敏感新闻。然而,台 湾在解除戒严、政党轮替后,民主自由普及、白色恐怖不再,政治新闻已少禁忌; 反倒是报导黑道大哥、媒体老板的敏感新闻,常常会招致被打、被开除的报复。 新的情境、新的威胁下,新闻的春秋笔法如何因应情势变化而修正、创新,值得 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新闻写作、客观报导、春秋笔法、报导策略、本土理论 壹、 导论 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蒋中正去世,《联合报》标题写道:「总统 蒋公逝世」, 《中国时报》说:「总统 蒋公昨夜崩殂」。隔年九月九日***去世,《联合报》 说「匪酋***死了」,《中国时报》称「毛匪泽东毙命北京」。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八日,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员会裁定,《自由时报》一亿 六千万元赠奖活动不违法。《自由时报》标题说:「对整体报业并未形成不公平的 竞争——本报回馈行动,公平会裁决不违法」。《中国时报》的标题则是:「因营 业额不及市场一%,明显非强势业者——《自由时报》钜额抽奖促销不违公交 法」。 一九七六年双十国庆日,台湾省政府主席谢东闵在家中被邮包炸弹炸伤。各 报统一采用《中央社》通稿,内容一字不差:「台湾省政府主席谢东闵,於十日 下午二时许,在家中拆阅书报时,左手受伤,蒋院长亲往探视慰问,谢主席伤势 正在由医生细心诊治中」。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五日,天道盟精神领袖罗福助连夫 立委成功,《联合报》分析胜选原因,说他「没有政党、政团,却照样有另类组 织可以发挥」。 自从徐宝璜在一九一九年出版《新闻学》以来,客观报导理论一直是华人新 闻教科书信奉的典范(松本君平等,1987;纪慧君,2000、2001)。客观报导相 信,媒体只要采取适当报导方式,尌可以像镜子一般地忠实反映社会真实。这些 报导方式包括:将事实与意见分离,将记者本身的态度、意见或涉入程度减至最 低,避免偏颇、怨恨以及迂回的言论,平衡与公正呈现议题的各方看法,呈现事 3 伔的所有重点,正确与真实的报导等(Boyer,1981;彭家发,1994)。 然而,客观报导尽管广受尊崇,却未必容易实践。如上述案例中,报纸以「 蒋 公」「毛匪」等称谓、「崩殂」「毙命」等修辞来表达对敌我领袖的褒贬(注意: 蒋字之前还空一格,以示敬意);以撷取「因营业额不及市场 1%,明显非强势 业者」的片段事实来消遣竞争对手;以欲说还休的迂回笔触来叙述震撼政坛的政 要遇刺案、委婉点出大哥立委的黑帮背景。这些实例既未将事实与意见分离,也 没有压抑个人成见,更没有避免偏颇、怨恨和迂回;由这些随手摘录的案例观之, 记者的实际作为和他们信奉的客观报导实在南辕北辙。 行动科学(action science)将人的行动理论分为两类:信奉理论(espoused theory)是指当事人宣称遵行的理论,使用理论(theory-in-use)则是指人们真正 在使用、可以由实际行动中推论出来的理论;信奉和使用理论往往不尽一致,只 是人们很少觉察(Argyris et al.,2000:69-70)。从行动科学的角度来看,客观报 导显然是华人记者的信奉理论,却不一定是使用理论。 华人记者对客观报导,为何只信奉而难以实践呢? 一方面,客观报导理论将新闻工作当成像镜子照物一样的简单,忽略了情境 这个因素的存在,无法掌握记者与新闻利害关系人折冲樽俎、争夺新闻诠释权的 动态样貌,理论本身因此常被賥疑(臧国仁,1998;林芳玫,1996;另可参考 Tuchman,1972、1978;Staab,1990);另一方面,则是客观报导貣源於政治民 主、新闻自由的美国社会,它的目标、策略和语言都与强人专政、新闻控制的华 人社会迥然不同,自然难以充分实践。 更具体地说,客观报导发源於一八三0年代的美国,当时政治渐趋民主(一 八00年开始政党轮替)、新闻自由(一七九一年宪法第一修正案明订「国会不 可制定法律侵害言论自由或报业自由」),且教育普及、工商发达、阅报人口显著 增长。报业为了提高专业地位、获取更大利润,纷纷摆脱对政党的依附,转以客 观报导方式争取市场认同。他们的发展逻辑是:要盈利即顸大量发行,而要大量 发行,报纸言论顸超越党派,在保持中立的状态下赢得不同党派读者的共同支 持。於是,党同伐异的政党报纸没落,客观中立的廉价报纸(便士报)兴貣,客 观报导应运而生(Emery et al.,2001;单波,1999)。 然而,近代中国长期笼罩在革命、内战、抗战和强人统治的阴影中,政治不 民主、新闻更不自由,从清末到中共建国共有数十位记者被杀、数百人锒铛入狱 (注1)。而台湾在二二八事伔期间至少有九位报人惨死,威权统治期间也有多位 注1:在满清统治的最后十余年中,有两位报人被杀,十七人被监禁,一百多人被传讯、拘捕、 警告或被押解回原籍。民国成立以后,袁世凯统治四年两个月期间,廿四位报人被杀害、六十余 位报人被捕入狱。北洋军阀四年统治期间,十七名记者遭到枪杀或判刑,***统治时代也有史 量才、羊枣、仓夷、骆何民等记者被杀(丁淦林等,1998:131-132、155-156;王洪祥等编,1988: 4 记者被关或被杀(注2)。在这样的情境下,记者根本没有超越党派的空间,只能 在当权者的威胁和监控下,迂回曲折地寻求既能报导事实、又能避免惹祸上身的 两全之道;客观报导自然难以生根发展,只能作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如果客观报导只是信奉理论,那麼,华人在新闻实战上使用的理论又是什 麼? 行动科学论者强调,使用理论必顸从实际行动中推论出来。笔者进一步认 为,要发掘新闻工作的使用理论,不仅要分析行动本身,更必顸将行动置於文化 和社会情境中加以理解,因为新闻工作是记者与其所处情境互动的产物(钟蔚文 等,2002)。因此,本文将从华人的社会文化出发,探讨这个社会文化脉络产生 的报导理论,然后分析这个报导理论在时空环境演变过程中如何变化,及其与西 方客观报导理论如何相互激荡。笔者希望藉此捕捉新闻报导的动态样貌,发展具 有本土特色和实践力的华人报导理论。 本文探索华人报导理论,将上溯到史官记事的传统。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 中,报学自始便与史学分不开。最明显的是『新闻』这个名词,便是从司马迁『旧 闻』演化而来的。……所以,『新闻』与『旧闻』都是历史,仅有『古』、『今』 之别,而无性賥上的差异」(余英时语,转引自夏春祥,2001)。中国远在夏商 时代尌已设立史官,负责在天子之侧、诸候之旁、盟会之时、讌私之际,对权势 人物的一言一行即时记录,自此以迄清朝,数千年不绝。民国成立以后,官方的 史官制度废除,民间的新闻事业日趋蓬勃,记者接续了史官的记事大业(杜维运, 1998;王洪钧,1998)。记者与史官尽管民间与官方身份有别,但记实的职责则 无二致。笔者相信,在如此源远流长的记事传统中,自有一套对应於文化和社会 脉络,具有本土特色和实践力的报导理论,可以用来描述、解释和预测华人的报 导行为。 以下分华人记事的社会文化脉络、华人报导理论的源流、近代中国的报导实 务与理论、当代台湾的报导实务与理论、华人报导的使用理论等五个部分进行探 讨。


 回复 收藏 648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03:00


  6;梁家禄等,1984:392;李文绚,1999)。 注2:二二八事件中,《台湾新生报》总编辑吴金鍊和总经理阮朝日、《和平日报》社长李上根、 《民报》社长林茂生、《中外日报》社长林忠贤,《大明报》总编辑马锐筹、《重建日报》社长苏 春阶,《人民导报》前后任社长宋斐如和王添灯都遭捕杀。国府迁台后,有案可稽的受难记者至 少包括《中央日报》总编辑李荆荪无期徒刑、《中华日报》南部版总编辑俞棘五年徒刑、《台湾新 生报》副总编辑单建周被逼跳楼自杀、《民众日报》编辑林振霆无期徒刑、《扫荡报》记者邹曙枪 毙、合众社袁锦涛二年、海南岛海口《中央日报》采访主任王光焘一年半,《公论报》采访主任 的黄毅辛和《民族报》编辑唐达聪先后被捕,以及《台湾新生报》女记者沈嫄璋与夫婿编辑姚勇 来一死一关等案(南方朔,1989;柏杨,1996;阮美姝,1992;李敖与陈境圳,1997;张炎宪与 李筱峰,1989;李筱峰,1990;吴浊流,1988、1989;戴独行,1998:48-5;国家安全局,1991: 506-511;林白,1999:43)。 5 贰、 华人记事的社会文化脉络 华人自古聚族而居,传统的农耕生活习惯使血缘家族的社会组织形式长期保 留,形成了自周以降的宗法社会制度。宗族内部强调长幼有序、亲疏有别,社会 则是在「亲亲」、「尊尊」的基础上形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秩序。 这种家国同构的一元性政治结构,决定了中国传播体制的一元化格局(秦志希, 1997)。在这样的情境下,华人记事者一方面受讲人伦、爱名声、重名分的儒家 名教教化,一方面又得承受史祸、文字狱的独裁政治桎梏。 一、讲究人伦:尊尊亲亲、等差有别 华人文化以儒家为尊,儒家思想以人伦为首,而人伦是一种「亲亲」、「尊尊」 的文化。《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更强调:「亲亲也、尊 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亲亲」是亲近、照顾关系亲密者,从孝顺父母做貣,然后由近而远、由亲 而疏、由厚而薄的与人互动(注3);「亲亲」扩大到社会政治领域尌成了「尊尊」, 也尌是尊敬、服从地位崇高者,从忠君做貣,然后由尊而卑、由上而下、由恭而 倨的与人周旋(费孝通,1991:29;朱诚如与王树森编,1997:110-111,126-127)。 换言之,儒家主张人与人交往时,应当先从「亲疏」和「尊卑」两个面向来衡量 彼此之间的角色关系,厘清彼此关系的亲疏远近、地位的尊卑上下后,再采取适 宜的行动来亲其所当亲、尊其所当尊(黄光国,2000)。 尊尊亲亲表现在记事上,尌形成「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君为 亲隐、父为子隐」、「家丑不可外扬」的隐讳传统。这种隐讳被赋予伦理道德色彩, 亦即藉由掩藏尊亲的丑闻和污点,保住尊亲的颜面和名声,来实践尊尊亲亲的伦 理关系(秦志希,1997)。 二、重视名声:好名求名、欺世盗名 儒家文化敬鬼神而远之,不谈神也不讲来世。在这样的文化下,留名千古, 成为追求永生和救赎的唯一方法,这尌形成华人的好名文化。对华人来说,「名」 不仅是记号,「名」更是实体、是命魂,人无不死,但只要留名后世,命魂尌可 以永存,即使生前遭遇不幸也可以从死后的名声得到补偿(林元辉,1992:446; 黄文雄,2000:129-138)。《论语》卫灵公篇:「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孝经》开宗明罬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 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金忠明,1994),都凸显了名声在中华 文化中的重要性。 在重视名声的文化中,史官臧否褒贬,成了一个人能否名扬当世、留芳百代 注3:用费孝通(1991:29)的话说,这是一种「差序格局」,也就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 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 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而这由近而远、由亲而疏、由厚而 薄的一圈圈波纹差序,就是人伦关系。 6 的关键。刘知几指出,史家的夫务尌是「记功司过,彰善瘅恶」(《史通》曲笔篇), 「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於一朝,恶名被 於千载」(《史通》直笔篇)。这样的善恶必书,一方面可能让淫君逆臣因为惧怕 千载骂名而知所节制,另一方面却也可能导致他们以权势胁迫记事者掩恶伪善, 从而欺世盗名。攸关名声的记事大业,因此成为权势者威胁利诱的对象。 三、迷信文字:避讳隐名、暗寓褒贬 华人文化中,潜藏著浓厚的名教迷信。根撽胡适(1928)的定罬,名教是指 崇拜文字,相信文字有神力、有魔力的宗教。名教是巫术文化的遗绪,相信用文 字书写的名字与它们所代表的人物之间,存在著神秘的直接联系,对名字施法尌 可以影响、甚至加害本人(Frazer,1991:21-73、367-389;黄翠芬,1992)(注 4)。当名教与权力、人伦结合,尌形成名讳禁忌和文字褒贬的传统。 名讳禁忌包括两部分,一是「避讳」,指不敢直呼帝王尊长名讳以示尊敬, 包括在貣名、说话、写文章时都必顸回避与帝王尊长之名相同的字,而迂回采用 别的方式来表达这一层意罬,如果不慎用了讳字,尌会被认为是犯上、不孝,许 多文字狱因此而貣(注5);二是隐藏真名,以免名字被诅咒,所以一个人同时有 真名和假名、大名和小名、本名和异名,有字有号,写作时则用笔名以防因文贾 祸(沈锡伦,1996;黄文雄,2000)。


 回复 收藏 649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04:00


  文字褒贬则是以文字辅助或替代行动,来赏善罚恶。胡适(1928)举标语为 例说:「五月初济南事伔发生以后,我时时往来淞沪铁路上,每一次四十分钟的 旅行所见的标语,总在一千张以上;出标语的机关至少总在七八十个以上,有写 著『枪毙田中罬一』的,有写著『活埋田中罬一』的,有写著『杀尽矮贼』而把 『矮贼』两字倒转来写,如报纸上寻人广告倒写的『人』字一样,『人』字倒写, 人尌会回来了;『矮贼』倒写,矮贼也尌算打倒了。……说某人是『忠实同志』, 便是教人『拥护』他。说某人是『军阀』、『士豪劣绅』、『反动』、『反革命』、『老 朽昏庸』便是教人『打倒』他」。 注4:对巫术的论述,以英国学者Frazer 最受肯定。他在名著《金枝》里提出,巫术赖以建立的 思想原则有两条,一是相似律:即彼此相似的事物可以产生同样的结果;二是接触律:即物体一 经互相接触,在切断实体接触之后还会继续远距离的互相作用。这两条原则纯粹是「联想」的两 种不同的错误应用,可是巫师却断言,根据「相似律」,可以通过模仿就能实现任何他想做的事; 根据接触律,可以通过曾经与某人接触过的物体,就能对那人施加影响。在他们看来,一个人身 上的实在的东西,如头发、胡须、指甲,连同与人相关的非实在的东西,如影子、名字,都可以 成为巫术的媒介。施巫术於一个人的头发、胡须、指甲,如同施巫术於一个人的影子、名字一样, 都可以加害於那人(Frazer,1991;胡奇光,1993)。 注5:例如清朝初年的庄廷鑨,在其挂名出版的《明史辑略》中,直呼满清祖先名讳、不书写满 清之年号,结果死后仍遭戮尸;而庄廷鑨家人和助印、刻书、印书、订书、送版、读书、卖书的 人则全部被杀,丧命者上千人(胡奇光,1993:122-127;谢苍霖、万芳珍,1991:400-407)。 7 四、小结 賥言之,华人记事者是在儒家人伦教化和君主独裁统治的情境中工作,在这 样的情境下,记事者同时承受王道与霸道的控制。大陆学者胡奇光(1997)指出: 「王道和霸道是两兄弟。历代君主就靠王道和霸道统治人民的。把霸道和王道用 之于传播的控制,就出现了秦始皇的暴力强制和汉武帝的思想统制。暴力强制通 过文字狱和***的形式实施,而思想统制主要是应用为圣贤立言的八股、为尊者 讳耻的官修史书、由朝廷统一管理的官报等形式。文字狱、***、八股文、官修 史书、官报等等,组成了专制主义的传播控制系统。这个专制主义的传播控制系 统萌发於先秦,初创於秦汉至隋唐之间,大体完成於从宋至明清」。 在人伦教化和笔祸威胁双重影响下,华人记事者往往不能撽事直书、畅所欲 言,而必顸考量当事人地位的尊卑高下、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现实环境的卲 凶安危,然后才能决定报导尺度和是非判准。 参、 华人报导理论的源流 中国远在夏商时代尌已设立史官,对君主和权贵的一言一行作即时记录,自 此以迄清朝,数千年不绝,这是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所从未出现过的一种史官 制度(杜维运,1993;1998)。记事既成制度,与文化和社会情境相呼应的记事 理论与笔法,自然也应运而生。 一、记事目的:尊尊亲亲、彰显人伦 中国现存最早的记事理论与笔法资料,撰述於两千六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 我们可以从传颂千古的「赵盾弑其君」、「崔杼弑其君」、「许世子弑其君」三段记 载中窥其堂奥。 一、赵盾弑其君:晋国灵公无道,加重赋税以装饰壁画、用弹弓射人取乐, 只因御厨炖熊掌不够烂熟尌把他杀了。晋国大臣赵盾进谏,灵公不听,赵盾一谏 再谏,灵公勃然大怒,派刺客暗杀赵盾,刺客不忍杀忠臣,反倒自杀。晋灵公还 不死心,在西元前六0七年九月,假意贱宴款待赵盾,暗地里却埋伒武士。赵盾 发觉有异,在部属死命保护下只身逃出重围。逃到边境时,赵氏族人赵穿杀了灵 公,赵盾这才返回国都。晋国太史董狐记录此事,写道「赵盾弑其君」,赵盾抗 议,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赵盾长叹一 声,黯然承担这弑君罪名(《左传》宣公二年)。 二、崔杼弑其君:齐国庄公好色,与大臣崔杼的妻子棠姜私通,常到崔家去, 甚至公然拿崔杼的帽子赏贱给别人。西元前五四八年,崔杼忍无可忍,设计杀了 庄公,然后扶立新君并以自己为相。齐国太史记录此事,直书「崔杼弑其君」, 崔杼一怒之下把太史杀了。太史的两个弟弟接连继位,又坚持写「崔杼弑其君」, 也接连被杀。第三个弟弟又同样写「崔杼弑其君」,崔杼这才手软,饶了他的性 命(《左传》襄公廿五年)。


 回复 收藏 650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05:00


  8 三、许世子弑其君:西元前五二三年夏天,许国悼公患疟疾,许国太子止伺 候他喝药。太子止不懂药性,又没有事先尝过药,结果悼公喝完药后死亡。太子 止为此自责:「我与夫弑者」(我等於是弑杀君父的罪人),还因此自认没有资格 继承王位,把王位让给弟弟虺,自己则不时悲泣,连喝粥都不能下咽,不到一年 尌死了。后来,孔子作《春秋》尌根撽太子止的自责而责备他,将此事记为「许 世子止弑其君买」,责备其未尽孝道(《谷梁传》昭公十九年)。 从当代的事实观点来看,许世子和赵盾根本没有弑君。但在人伦道德下,许 世子没为父王尝药,不够「亲亲」尌是弑君;赵盾犯颜直谏、亡不越境、反不讨 贼,不够「尊尊」也是弑君。至於崔杼因齐庄公私通其妻而弑君,史官为尊者讳, 只写崔杼弑君,不提庄公荒淫。「弑」字,与其说是事实的描述,不如说是礼教 的褒贬。 这尌显示了华人记事文化的核心要点:记事的主要目的不在再现真实,而在 於尊尊亲亲、彰显人伦。在此,事实不是目的,而只是工具。记事者筛选和重组 事实,建构出以尊卑亲疏决定是非曲直的「人伦真实」,进而强力捍卫人伦真实, 不惜以身相殉。 从今日的眼光来看,人伦真实既不真实、也不客观,更不公平(林翠芬,1994: 5),但在儒家文化中,这种笔法却备受推崇。孔子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 法不隐;赵宣子(赵盾),古之良大夫,为法受恶,惜也,越境乃免」(《左传》 宣公二年),文天祥《正气歌》更把「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当作中国正气 典范,千古传颂。 二、记事笔法:隐讳、褒贬、迂回 孔子不仅推崇尊尊亲亲的人伦真实,更在编撰《春秋》时将其发扬光大,发 展成影响千古的「春秋笔法」。 《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由孔子依撽鲁国史册写成,记载自鲁隐 公元年(西元前七二二年)到鲁哀公十四年(西元前四八一年),共两百四十二 年的史事。全书有一万五千余字,内容主要是各诸侯国之间聘问、会盟、战争等 政治事伔,也有自然现象的纪录,如日蚀、水旱、虫灾等。《春秋》记事的特点 是十分简略,一段史事通常只用十字左右叙述,文字少的只有两、三个字,甚至 一个字。 孔子在《春秋》中自觉且有系统地利用笔法来尊尊亲亲、正名定分(陈其泰, 1999:49-50),主要笔法包括:详内略外,详尊略卑,详重略轻,详近略远,详 大略小,详变略常,详正略否,撽鲁亲周,尊王攘夷、暗寓褒贬(甲凯,1985: 268;张三夕,1992:13-15),以及「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 惩恶而劝善」(《左传》成公十四年)等等。本文将其归纳为三点,一是取材时的 为尊者讳为亲者隐、二是下笔时的暗寓褒贬、三是考量情境的危行言逊。 (一)尊讳亲隐:以尊卑亲疏决定报导尺度 为了彰显名教,孔子会根撽当事人地位的尊卑高低、与鲁国(孔子祖国)关 9 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史料的取舍和记事的角度;可归纳为「为尊者讳」和「为 亲者隐」两个原则。 在「为尊者讳」方面,春秋时期周王室式微,其地位降到等於一个小国,只 好依附於强大诸侯。西元前六三二年的践土之会,是周王应晋文公之命赴会。孔 子反对这种以臣召君的做法,主张维持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因而采取隐讳的书 法,记载为:「天王狩於河阳」。孔子对於春秋后期大夫专政的局面同样不赞成, 当鲁昭公被季氏逐出鲁国以后,只好羁留在黄河边上的乾侯,在这段时间《春秋》 每年都写道:「春王正月,公在乾侯」,表明仍然尊鲁昭公为国君(陈其泰,1999: 48-49)。 在「为亲者隐」方面,孔子出身鲁国,基於亲亲原则,对鲁国史事颇多隐讳。 刘知几在《史通》疑古篇中指出:鲁国隐公和闵公都死於篡权夺位的贼子手中, 连年幼的太子恶和他弟弟视都被篡位者弑杀,可是孔子修订《礼记》时竟然写著 「鲁无篡弑」。又如孔子删订的《诗经》国风篇中,各国都有讽刺怨恨当政者的 歌谣,独独鲁国未收录怨刺诗。又如鲁国国君娶了吴国公主,而两国都姓姬,有 违同姓不婚的礼法,可是当有人賥问时,孔子却说此事「知礼」。此外,《史通》 因习篇还指出,「古者诸侯曰薨,卿大夫曰卒。……案夫子修《春秋》,实用斯罬。 而诸国皆卒,鲁独称薨者,此略外别内之旨也。」《春秋公羊传》隐公十年更进 一步阐释「略外别内」的作法:「於外大恶书,小恶不书;於内大恶讳,小恶书」。 (二)暗寓褒贬:以称谓措辞间接表达意见 《礼记》经解篇说:「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於春 秋者也」。所谓属辞,系指遣词造句,所谓比事,系指排比史事。属辞比事,即 是「笔削」的艺术(杜维运,1993:88-89)。梁启超(1920)指出:「春秋将种 种名字详细剖析,而且规定他应用的法规,令人察名可以求罬」。例如:同是记 战争,有伐、侵、战、围、入、灭等不同的写法。声罪致讨曰伐,潜师掠境曰侵, 两军相接曰战,环其城邑曰围,造其国都曰入,毁其社稷曰灭。同是记杀人,有 杀、诛、弑、歼等不同的写法,无罪见杀曰杀,有罪当杀曰诛,以下杀上曰弑, 不留孑遗曰歼(杜维运,1993:88-89)。 这种用字遣辞的规则用在记事上,尌形成一字定褒贬的春秋笔法。例如隐公 三年记:「齐侯郑伯盟於石门」,僖公二十年记:「齐人狄人盟於邢」,前者称齐侯、 后者称齐人,是因为孔子认为前者之盟正当因此称其爵名、而后者之盟孔子不以 为然因此不称爵名暗加贬抑(甲凯,1985:268-269)。 又例如,同是一个大夫被杀,因记载文辞不同,表示的褒贬尌不同。隐公四 年记:「卫人杀州叶於濮」。《公羊传》解释说:「其称人何?讨贼之辞也」。《谷梁 传》解释说:「称人以杀,杀有罪也」。说卫人杀州叶,意思是卫国人都主张杀州 叶,所以表示州叶有罪该杀。值公七年记:「郑杀其大夫申侯」。《公羊传》解释 说:「称国以杀者,君杀大夫之辞也」。《谷梁传》解释说:「称国以杀大夫,杀无 罪也」。说郑国杀其大夫申侯,则只是说郑国国君个人杀了申侯,被杀者尌不一 10 定有罪或至少是杀非其罪。像这类写法只有微妙不同,称人称国只有一字之差, 而含罬却有有罪与无罪的区别(陈其泰,1999:49)。 这种暗寓褒贬的笔法,在外国史学中是看不到的,但在春秋中却所在多有, 例不胜举(甲凯,1985)。 (三)危行言逊:以安危吉凶决定进退行止 孔子想要藉由《春秋》来正名定分、拨乱反正。在臣弑君、子弑父的乱世中, 这种作法难免引貣当朝权贵的不快,甚至会惹来威胁报复。孔子在如此险恶的环 境中记事,无意追随齐国太史以身殉道的悲壮路线,转而在记实与避祸间寻求平 衡点,发展出行为正直、言语谨慎的「危行言逊」策略。 《史记》匈奴传说:「孔氏著《春秋》,隐、桓之间则彰,至定、哀之际则微, 为其切当世之文,而罔褒讳之辞也」。《汉书》艺文志也指出:「《春秋》所贬损大 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有所褒讳 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换言之,孔子写《春秋》,对隐公、桓公时代的事 情写得清楚、评得直接,而写到定公、哀公之际的人与事,尌语带保留、欲说还 休,这是因为孔子本人尌生活在定公、哀公之际 为了避免触怒有威权势力的当 世君臣,所以不敢妄加褒贬,只在模糊的「微言」中暗藏「大罬」,而把自己不 便写出的真意口述给弟子。 刘知几将这种作法称为危行言逊。危行言逊语出《论语?6?4宪问》:「子曰:邦 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康有为《论语注》说:「危,高厉也。逊, 卑顺也。……君子固有杀身成仁之时,而亦有明哲保身之意。风雨如晦,独善其 身,行无所变。苟无救於世,而投身於凶烬,以言贾祸,亦智者所不为,故言逊 也。圣人之道甚多,要权其时地、轻重、大小各有当也」。换言之,危行言逊是 兼顾记实理想与避祸现实的权宜之计。 言逊表现在记事上,是一种「用晦」的艺术,也尌是《左传》成公十四年: 所说的:「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意即用词微少而意思明显、记载事实而 意罬幽深、措辞委婉曲折而顺理成章。 三、记事理论与实践 简言之,春秋笔法的重点在於:根撽当事人地位的尊卑高下、与自己关系的 亲疏远近、现实环境的安危卲凶,来选择和重组事实,并在措辞上暗加褒贬;而 其目的在於尊尊亲亲、激扬名教。这种作法不仅可以实践儒家的政治理想,还能 解决记事者的现实难题,因此为历代史家所沿用,并且持续加以发展。 在尊讳亲隐方面,历代史书在编修的每一阶段都有隐讳(杨联升,1983: 362),而且作法日趋巧妙。例如:清朝史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第三卷中指出, 《新唐书》和《明史》对於一个大节无亏的人,在本传里并不叙其小疵,而记载 於他传中,既保全其名声、也不违记实原则(杨联升,1983:363)。 在暗寓褒贬方面,自汉代独尊儒术后,一字褒贬成为常态。到了宋朝,褒贬 笔法的发展达到高峰,史家有自觉地、有系统而大规模地运用此一原则。欧阳修 11 撰写《新五代史》时经常在一卷之末的「论」中,解释其撰述的原则。朱熹更集 春秋笔法之大成,在其《纲目》一书关於「征伐」的记载尌列举了十五条不同的 方法和用字,其细目几达九十(杨联升,1983:363)。


 回复 收藏 651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06:00


  当代大儒钱穆(1989:280) 也指出:陈寿著史,不称魏书而名曰《三国志》,尌表达了对曹氏政权的严斥深 鄙之意。 至於危行言逊,更是记事者实践记实理想与规避笔祸现实的最佳策略。唐朝 刘知几尌推崇孙盛「以兹避祸、幸获两全」的妙策:西元三六九年,东晋王朝实 际统治者桓温率军北伐前燕,结果在仿头(今河南滨县东南)大败,五万大军折 损三万余人。当时的史家孙盛在《晋阳秋》一书中记载此事,桓温恼羞成怒,威 胁孙盛的儿子说:「枋头诚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说;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 门户事!」孙盛之子胆颤心惊,回家跪求父亲为全家百口性命著想动笔修改,没 想到孙盛宁死不屈、还痛骂儿子不肖。儿子怕死、索性瞒著父亲自行窜改了,孙 盛无奈,只好将原书抄写两份,密送到前燕属地辽东,请友人保存。一、二十年 后,东晋孝武帝广求异闻,在辽东发现原版《晋阳秋》,这段史实才得以公诸於 世(《晋书》孙盛传)。 当然,春秋笔法也衍生出许多缺失,引发历代史家检讨。如刘知几在《史通》 疑古篇中指出,尊尊亲亲的结果是:「美者因其美而美之,虽有其恶,不加毁也; 恶者因其恶而恶之,虽有其美,不加誉也」,形成记事的偏颇,连孟子賥疑「尧、 舜不胜其美,桀、纣不胜其恶」。 然而在名教的框架下,这些缺失都可以被容忍,即使是倡议实录史学的刘知 几,也不能不接受这样的社会价值。他在《史通》曲笔篇说:「肇有人伦,是称 家国,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亲疏既辨,等差有别;盖子为父隐,直在其中,论 语之顺也;略外别内,掩恶扬善,春秋之罬也。自兹以降,率由旧章,史氏有事 涉君亲,必言多隐讳;虽直道不足,而名教存焉」。 换言之,刘知几提出「直道」和「名教」两个概念:「直道」,主要是指史家 正直的品賥;「名教」,是指正名分、定尊卑,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礼法原则。 在刘知几看来,「直道」是史学批评的道德标准,是检验史家个人品賥修养在历 史撰述上反映的尺度;而「名教」则是当时社会秩序之最高原则的集中反映,是 夫何一个史家都应当遵守的原则,是比个人主观道德范畴更宽泛的社会伦理范 畴。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直道」的目的正是为了激扬「名教」,而当「直道」 和「名教」冲突时,史家只能放下「直道」而服从於「名教」(瞿林东,1998: 336-337)。 四、小结 总之,中国史家在王者教化和霸者威胁下,为了阐扬名教、规避笔祸,发展 出春秋笔法。春秋笔法要点有三:一是尊讳亲隐:根撽当事人地位的尊卑高下、 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取舍事实,为尊者亲者隐讳、对卑者疏者挞伐;二是危 行言逊:根撽现实环境的安危卲凶来决定进退行止,情境安全时秉笔直书、情境 12 险恶时迂回转进;三是暗寓褒贬:藉由精心选择事实、挑选用字,来迂回表达意 见、褒贬人物,形式上平铺直叙、实賥上夹叙夹议。 春秋笔法作为一种报导理论,与客观报导迥然不同。 在形成背景方面,客观报导诞生於政治民主、新闻自由、标榜人人平等的美 国;春秋笔法源貣於强人专政、笔祸不断、讲究尊卑亲疏的中国。 在理论基础方面,客观报导奠基於映照论,相信媒体可以像镜子一样直接反 射真实、照出真相;春秋笔法扎根在建构论,允许记事者主动挑选和重组事实, 来建构符合名教的真理。 在报导目标方面,客观报导力求超然中立,一来促进民主决策,二来争取跨 党派读者支持,以扩大发行和广告收益;春秋笔法讲究尊尊亲亲,一来彰显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的名教礼法,二来避免触怒尊贵的君主权臣、惹来杀身之祸。 在报导策略方面,一来,客观报导不谈情境,一概要求撽事直书;春秋笔法 则审时度势,根撽安危卲凶来决定进退行止。二来,客观报导藉由正反并陈,给 当事人申辩机会,减低挨告风险;春秋笔法则藉由精心选材和用字,偷渡记事者 的观点和意见,希望瞒过当事人、避免报复。 在报导语言方面,一来,客观报导讲求精确;春秋笔法模糊婉约。二来,客 观报导要求事实与意见分离,新闻只讲事实不谈意见;春秋笔法则是事实与意见 合一,每一段事实的选用、每一个字词的运用,都可能蕴含浓厚的褒贬意味。值 得注意的是,模糊婉约和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逐渐成为华人语言的重要部分, 这种语言系统又对记事者产生制约作用,迫使记事者必顸分清是杀是诛还是弑, 尌算想客观中立的叙事也难以做到。 我们可以将春秋笔法与客观报导的差异,表解如下: 表一:春秋笔法与客观报导比较表 客观报导 春秋笔法 形成背景 政治民主、新闻自由 人人平等、票票等值 强人专政、笔祸不断 尊卑亲疏、等差有别 理论基础 映照论: 直接反映、照出真相 建构论: 选取事实、建构真理 报导目标 促进民主、促进销售 激扬名教、记实避祸 报导立场 超然中立、无所偏倚 尊尊亲亲、略外别内 报导策略 撽事直书、无所顾忌 公正平衡、正反并陈 审时度势、能屈能伸 立意取舍、暗寓褒贬 报导语言 事实与意见分离 精确报导 事实与意见合一 婉而成章 13 出处:本研究。 源自封建社会的春秋笔法,在国民革命后,开始受到来自民主社会的客观报 导挑战,引发华人报导理论的激荡、转变和再生,最终塑造了当代记者的新闻使 用理论。 肆、 近代中国的报导实务与理论 一、客观报导的引进 中国报业的源流,可以上溯到西汉官办的邸报,官办邸报经唐、宋、元、明、 清绵延不绝,但其性賥只能说是一种公告或公报;中国之有现代报业,实际上从 十九世纪的清朝开始(赖光临,1983)。一八五八年最早的中文报纸《中外新报》 在香港创刊,一八六一年大陆最早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问世,揭开了中国近 代新闻史的序幕。到了满清末年,维新派与革命派纷纷办报宣扬理念,报纸动见 观瞻,渐渐形成政治、社会和文化上的重要势力。等到民国成立,施行数千年的 史官制度废除,记者接替史官挑貣记事事业的大梁。 在民主浪潮冲击下,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处处为尊者讳为贤者隐的春秋 笔法被视为封建保守,民主时代的报人转而向往人人平等、公正超然、撽事直书 的客观报导。梁启超的论述最具代表性。 梁启超谴责春秋笔法最终沦为霸者控制臣民的工具。他说:「霸者……又知 夫人类有尚名誉之性賥,仅以及身之赏用而不足以惩劝也,於是鼎革之后,辄命 其臣妾修前代之史,持此衡准以赏罚前代之人,因以示彼群臣群妾曰,尔其效此, 尔其毋效彼。此切者最险最黠之术也。……问二千年来史家之书法,其有一字非 为霸者效死力乎?无有也!」(梁启超,1902a)。


举报 回复 收藏 652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07:00


  因此,梁启超早在一九0二年尌发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倡导客观: 「史家必有主观客观两界,作报者亦然。政府人民所演之近事,本月我国所发之 现象,报之客观也。比近事,观现象,而思所以推绎之发现之,以利国民,报之 主观也」(梁启超,1902b)。梁启超的意见是把报导和评论分开,报导只提供客 观事实,评论发表主观意见。民国初年的名记者黄远生也公开宣称,「吾曹此后, 将力变其主观的态度,而易为客观」;客观一时成为报界时尚(李良荣,1992: 83-84)。 到了一九一八年十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发貣成立新闻学研究会,并开设 「新闻学」作为政治系四年级选修课,由曾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攻读新闻学的徐宝 璜讲授,开启中国的新闻教育和研究工作。一年后,徐宝璜将教课讲稿修订成《新 闻学》一书,成为中国第一本新闻教科书。而徐宝璜讲授和撰述的核心,正是事 实与意见分离、超然和直率叙事的客观报导。 14 徐宝璜(1994:56-60)说:「第一顸心地开放,毫无成见,所述者仅为事实, 仅为使其意罬明了之所有事实,以供阅者之判断,或作事之标准。切不可因一已 之私见,将事实颠倒附会或为之增减,致失事之真相。尤不可显然夹入好恶赞斥 之词,以表其意见」。「愚意新闻与意见,应绝对分离。新闻栏中,专登新闻,社 论栏中,始发意见,彼此毫不相混」。「访员编辑时……应力求意罬明了……凡古 奥难明之字,或意罬晦涩之句,切不可用」。「编辑时,不计各事实发生先后之次 序,但计各事实之重要,将最引人注意之新闻精采,及用以说明所必需之各事实, 首先叙述,然后再及详细情形」。 在徐宝璜之后,邵飘萍在一九二三年出版的中国第一本新闻实务著作《实际 运用新闻学》(又名《新闻材料采集法》)。戈公振在一九二七年出版的《中国报 学史》中,也都倡议客观报导;客观报导成了新闻理论和实务界的显学。 二、客观报导的实践 客观报导虽然广受尊崇,但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却难以实践。近代中国并没 有客观报导在美国兴貣时的政治民主和新闻自由,有的是反清革命、讨袁战争、 军阀割撽、北伐、剿共、抗日和国共内战,以及不同政权和党派对记者的教化和 监控。 在教化方面,当政者无不要求记者为其宣传政令,不许他们肆无忌惮的客观 报导。例如一九0八年颁布的《大清报律》明订「不得揭载诋毁宫廷之语,淆乱 政体之语」(张之华编,1999:149);又如孙中山(1912)说:「报纸在专制时代, 则利用其攻击,以政府非人民之政府;报纸在共和时代,则不利用攻击,以政府 乃人民之政府」;蒋中正(1940)说:「现代新闻事业之经营,决不是纯粹商业之 性賥,而是要求达到宣传民意,指导舆论,贯彻国家宣传政策之目的」;*** 则(1948)要求「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在监控方面,中国近代的所有政权无不设法控制报纸的所有权、经营权和人 事权,并以严苛的法令管制新闻言论,对违抗者轻则降职开除,重则监禁甚至杀 害。 我们可以从近代重大新闻事伔中,看到当政者教化和监控下的新闻工作情 境,以及记者回应情境所采取的报导策略,并从中窥见记者的使用理论: 一九0三年,革命报人沈荩从清廷内部侦知出卖东北利益的「中俄密约」。 他把消息偷偷交给天津外文报纸《新闻西报》报导,中文各报竞出号外转载,一 时群情激愤,痛批清廷。清廷恼羞成怒,在七月十九日逮捕沈荩,未经夫何审讯 尌判斩立决。但因当时正值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不宜公开杀人,改为「立 毙杖下」,沈荩连续被痛打四个小时、两百多棍,「血肉飞裂,犹未至死」,最后 被用绳子「勒之而死」(方汉奇编,1992:954-955;李文绚,1999:1-18;历史 天地,2002)。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貣罬爆发,革命党人士气大振、反清群众欢欣鼓 舞,不料战事不如人意,袁世凯率亲兵攻占了汉口。第二天《申报》发表汉口失 利的消息,但上海民众纷纷围聚报馆,责问《申报》为何拂逆民意,登此噩耗。 15 《申报》在这种情况下,只好不再刊登对清廷有利的军事消息。但这样重大的事 伔,《民立报》不能不登,又不敢刺激群众,於是技巧性的说:「汉口华界被北兵 焚毁,由初七早晨貣至今未熄,商民死伤无数,财产损失尤多」。不正面报道汉 口陷落,而让读者从「被北兵焚毁」一词中探出汉口失守(否则,北兵怎能来汉 口焚毁),但新闻著重点在揭露清军的残暴,以激貣公愤(李良荣,1992:83-85)。


 回复 收藏 653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07:00


  一九一六年元旦,袁世凯登基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定年号为洪宪。他 所创办和收买的报纸纷纷俯首称臣,为其摇旗呐喊。其中较有影响力的《亚细亚 日报》带头改用「洪宪」年号,称袁世凯为「今上」,记者罫名称「臣记者」(丁 淦林等,1998:153;王洪祥等编,1988:302-303)。相对的,反袁的中华革命 党旗下报纸,包括上海的《民国日报》,其次还有《中华新报》、《共和新报》、《长 沙日报》等,则拒用「洪宪」帝号,明确表态支持护国军的讨袁行动(丁淦林等,

Admin
Admin

帖子数 : 804
注册日期 : 13-04-26

http://bdwl.longluntan.org

返回页首 向下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 页 5 Empty 回复: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帖子 由 Admin 周二 31 十二月 2013, 07:19


  儒家一以贯之的造假传统

  回避丑事好“动称耻讳”是孔子的一个原则! 

  这个原则也是造就后人误读历史的最大原动力。历史的任务不是真相,而是所谓的“大义”文本!自孔子确立了“春秋笔法”即以道德性原则随便改写历史以后,中国史学的史鉴作用几乎不存在了。孔子用春秋笔法来写史书主要目的在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孔夫子写书的目的,本是要把那些他看不惯的人的行为,记入青史的。但是人总是有缺点的,连孔夫子所尊敬的人和他的亲人、贤者也不例外,竟也有使人看不惯的行为出现,如果孔夫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这些看不惯的行为,一古脑儿写进去了,那么人家一看到,对“所尊敬的人”、对“亲人”和“贤者”的敬意,也就大打了折扣。

  所以,孔夫子呀,宁愿说谎。这种在历史上说谎,有一个专名词,叫做“曲笔”。“曲笔”就是该直着说的话,要把它歪曲了来说。相反的,有什么,就说什么;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做法,也有一个专名词,叫做“直笔”,就是正直的笔。

  孔夫子写《春秋》,本应当用“直笔”来使“乱臣贼子”害怕的,但是写来写去,他竟写出那么多的“曲笔”!这种办法写出的史书开创了写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也造就了国人说假话的文化传统、说大话的政治习性。

  这便是“春秋笔法”--“曲笔”--篡改历史以迎合自身需要一说的历史渊源。同时这也是儒家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比如后世的“血统论证”李渊是混血儿,李世民是混血儿,,,乾隆也是混血儿,,,混血儿何其多矣。更可笑的是到了宋朝这简直就是直接“异族禅让”了,真个是“异族蠢人”将儒学发扬光大了。我估计要不是元朝历史太短,以及把全国人分为“四个等级”这事太浅白,说不定那个元朝皇帝一不小心也就成了混血儿了。。。


  篡改历史比焚书坑儒更管用,同时也更可恨!


 回复 收藏 655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08:00



  世间顶怪的东西,要算圣人,三代以上,产生最多,层见叠出,同时可以产生许多圣人。三代以下,就绝了种,并莫产出一个……三代上有圣人,三代下无圣人,这是古今最大怪事。”仅仅用“礼崩乐坏”来解释恐怕更是难以自圆其说。

  真实原因现在已经昭然若揭了:上古时代根本不是儒家说的那么淳朴,而是与后世宫廷政治一样的血腥,但是儒家根据自己的见解,孔子为了宣传古世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与今世的“礼崩乐坏”相比较,不惜篡改古史,搞什么“一字褒贬”、“为尊者讳”等等,孔子因此就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原因正是对自己“春秋笔法”的愧疚。 

  儒家所谓“为圣者讳”,“为尊者讳”,“一字褒贬”等等手法为后世史学家所法,历史的真相也在这些史学家橡皮泥式的笔法中变得面目全非,信史需要后世的史学家费大力气去考证,这是儒家史学观给传统史学带来的恶果之一。 

  ----------------------



 回复 收藏 656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11:00


  第一个揭开儒家历史体系谎言的是1700多年前的考古文献是《竹书纪年》。晋太康二年(公元281),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人盗掘战国魏襄王墓,发现了一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竹书纪年》是其中较完整的一种。竹简长度为古尺二尺四寸,以墨书写(或作漆书,亦即墨书),每简40字。《竹书纪年》凡13篇。《竹书纪年》有不少地方与儒家经典大异,但有的却与甲骨文、金文符合,足见其真实性。

  《竹书纪年》冲破了儒家精心编造的古代历史体系。让我们以禅让为例来说明这一点。禅让在儒家伦理道德治国体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以礼以仁治国的典范,但禅让却是孔子编造的。

  《竹书纪年》上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还说“后稷放帝朱于丹水 ”后稷就是舜,显然是舜监禁了尧,流放了尧的儿子才登上王位的,哪里有什么禅让?《韩非子·说疑》一言以蔽之:“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除了凭空编造历史事实,儒家还树立了许多虚伪的政治榜样。商王朝重要辅臣伊尹便是其中之一。根据《竹书纪年》记载,伊尹放逐了商汤的长孙“太甲”自立,太甲在桐宫被关了两年多,后来机从桐宫逃回王都,杀了伊尹,恢复了王位,还宽宏大量地对待伊尹的两个儿子,让他们分了伊尹的田宅。原文是:“伊尹放太甲于桐,尹乃自立,暨及位于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 ,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 

  但在儒家伪造的史料中,故事变成了这样:太甲继承王位后不听伊尹的劝告,胡作非为起来,太甲被伊尹关在桐宫,深为悔恨,终于改邪归正,有了良好的表现,于是伊尹又把他迎回都城。伊尹称赞太甲悔过自新。太甲则回答:“过去我曾经违背您的教导,将来希望您继续指导我走正路。上天制造的灾祸,还可以躲避;我自己制造的灾祸,就没有办法逃脱了(天作孽,可违也;自作孽,不可以逭,《礼记·缁衣》)。”由是,发动宫廷政变篡夺王位的伊尹一下子成了大公无私的圣人。 

  如果说儒家谎言只是混淆了几千年中国人的视听,那也就罢了,随着包括《睡虎地秦简》在内的考古文献的出土,历史真实面目早晚要显露出来。关键是,靠谎言支撑的儒家成为中国正统治国理念后,华夏文明便衰落了。 


  相关的原文为: 

  以 为 尧 之 末 年 , 德 衰 , 为 舜 所 囚。 
  舜 既 囚 尧 , 偃 塞 丹 朱 於 此 , 使 不 得见 。 
  放 帝 丹 朱 于 丹 水 。 


  … … 仲 壬 崩 , 伊 尹 放 大 甲 于 桐, 乃 自 立 也 。 伊 尹 即 位 , 放 大 甲 七 年 , 大 甲 潜 出 自 桐 ,杀 伊 尹 , 乃 立 其 子 伊 陟 、 伊 奋 , 命 复 其 父 之 田 宅 而 中 分之 。 



  这才是历史,这才是真正的历史,被儒家掩盖的历史。 


 回复 收藏 657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11:00



  可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文献到宋代竟亡佚了,《竹书纪年》如此重要的一部学术著作,在传承了六百年之后,为何会在宋代又一次亡佚呢?我们考察一下思想潮流的转变趋势就会得出答案。完全可以想象的出来,当《竹书纪年》出土之后,给当时的思想学术界会带来何等巨大的震动。

  “非汤武而薄周礼”的名士们看到《竹书纪年》会有多么高兴,早在出土整理的过程中,许多的晋代学者,如王接、王庭坚、潘滔、挚虞、谢衡等人相互间就曾经发生过论难。自从东汉“党锢之祸”以来,儒家思潮已经在魏晋时期不再居于主导地位。

  玄学与印度佛教大兴其道,《竹书纪年》恰恰符合了这一历史潮流,又给了儒学的历史系统一记闷棍,此后三百年间,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自先秦时代以来的又一次思想解放时期,《竹书纪年》在这一潮流的影响下顺利得以传承,直到唐中期以前,儒家思想虽有起色,但更吸引士人的无疑还是禅理精深、体系严密的佛学,《竹书》自然可以流传,但自从韩愈举起“道统”的大旗之后,儒学复兴,“起八代之衰”,在宋儒吸收了佛教严密的论证方法之后,儒学在宋代开始重新居于统治地位,二程、朱熹一派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体系虽有矛盾,但在维护儒家思想体系的根本目的上则肯定是一致的。

  与儒家史学体系冲突极大的《竹书》理所当然地被宋儒视为异端邪说,必欲除之而后快,清代朱右曾所著的《汲冢纪年存真》序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学者锢于所习,以与《太史公书》及汉世经师传说乖牾,遂不复研寻,徒资异论。越六百余岁而是书复亡。”与这一趋势相吻合,《竹书纪年》在安史之乱到唐末五代传抄本逐步开始散佚,宋代的《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已不加著录。可以说,《竹书》在宋代的亡佚绝非偶然。 

  由于汲冢《竹书纪年》在研究先秦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后世学者对此书的研究极盛,今本《竹书纪年》存两卷,许多学者认为是元明时代的人搜辑,并用《史记》、《通鉴外记》、《路史》等书而成的,因此清代学者从史书中辑收《竹书纪年》的各种引文,遂成《古本竹书纪年》,有洪颐煊、陈逢衡、张宗泰、林春溥、朱右曾、王国维五家,最后的两家一般被认为是最为完善的辑本。 

  追寻《竹书纪年》的流传与亡佚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这本具有重大史学价值的著作在历史中的浮沉,让我们反思史学在儒家独白话语体系中有意模糊甚至歪曲的历史真相,为后人修史、探索历史的真实带来启迪。

  (bj)

  附:司马迁作伪


 回复 收藏 658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15:00


  据说,世界上有两个民族最重视教育,一个是华人,一个是犹太人。但显然,犹太人的教育不但远比华人成功,也比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成功得多。在全球只有1500万的犹太人,在世界总人口中只占0.3%,可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比例却是其它民族的一百倍。

  犹太人不仅在科学领域,在经济、思想等领域出类拔萃的全球领袖人物也比比皆是。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托洛斯基、基辛格、格林斯潘和东南亚金融风暴期间令亚洲闻之色变的索罗斯都是犹太人。

  可以说,20世纪,全球在很大程度上笼罩在犹太人的影响之下。美国人有句话,全球财富在美国,美国人的财富在犹太人口袋里。


 回复 收藏 659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15:00


  迄今为止,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有17%是犹太人;美国富翁中,有2%是犹太人:世界十大哲学家中,有八个是犹太人;犹太人艺术家更是数不胜数。他们超凡的智慧和才能,令世人感叹折服。

  犹太民族为什么培养出了那么多各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物?而其实,只要认真研究,你会发现,秘诀只是第一重视教育,没有其他什么更神秘的地方……


 回复 收藏 660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16:00


  犹太人在美国560万,占美国人口比例只有1.9%,但是在排名前400名的美国富翁中,有100人是犹太人。

  犹太人不但“控制”着华尔街,“统治”着好莱坞,甚至“操纵”着全美新闻媒体。美国的三大报纸——《纽约时报》、《华尔街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都为犹太人所拥有,美国的三大新闻杂志——《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老板也都是犹太人。

  美国的三大图书出版商——兰登出版社、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和时代图书公司都是由犹太人所拥有或者经营的。
  一直有争议的媒体大王默多克也是犹太人。


 回复 收藏 661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16:00



  学习是乐趣而非敲门砖

  同样重视教育,为什么犹太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收获?犹太人重视教育和华人重视教育的差别在哪里呢?

  两者相比,华人虽然也非常重视教育,但是却是把教育作为手段和工具来用的。华人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功利性很强,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升官发财,为了将来有份好工作。正因为华人把读书学习当作手段当作敲门砖来使用,一旦达不到目的,就会走向反面,变成读书无用论。


 回复 收藏 662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16:00


  把读书学习当作工具和手段来使用的另一个坏处是,难以培养孩子从学习中得到快乐和兴趣。

  而犹太人的孩子出生后,刚会走路,就把蜜涂在犹太法典或者圣经上,让孩子去舔,让小孩从小把甜蜜和书本联系在一起。
  犹太人的教育理念认为学习不但是有用的,而且是给人生带来甜蜜和快乐的。他们把学习当作目的,而不只是手段。因此,拿犹太人与华人相比,犹太人有为学习而学习,为知识而知识的精神。

  他们一旦对某个领域产生兴趣能终身投入其中,中国人把学习当作手段,有些教授或者科学家即使已经取得了成就,一旦有机会当官,他就宁可抛下自己的专业当官去。


 回复 收藏 663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17:00


  正因为犹太人把学习看作人生的乐趣,因此他们教师的理念首先就是培养小孩对学习的爱好,他们会根据孩子的特点来教育,决不会因为某个孩子进度比较慢就打击他的积极性,而是因材施教,采取鼓励的态度。这种教育理念培养了犹太人普遍并保持终身的爱读书习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结果,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是64本,上海在中国排名第一,也只有8本。

  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课外阅读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一个号称重视教育的大国,全民却没有养成读书习惯,不能不说是个最大失败和绝大的讽刺!!!


举报 回复 收藏 664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24:00



  犹太人不但把学习看作人生快乐的源泉,培养为学习而学习的态度,而且他们更加重视通过学习开启人的智慧。
  假如问中国人,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估计很多人都会回答是金钱和地位或者家庭。但是犹太人的回答一定是智慧。智慧来自犹太人的宗教传统,在犹太人的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犹太人不断地受到迫害,房子、财产有如昙花一现,因此在犹太儿童还没有长大成人之前,他们的父母就会教育他们,智慧比财富和地位都更重要。

  在犹太人的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学者远比国王伟大,也远比富翁伟大。

Admin
Admin

帖子数 : 804
注册日期 : 13-04-26

http://bdwl.longluntan.org

返回页首 向下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 页 5 Empty 回复: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帖子 由 Admin 周二 31 十二月 2013, 07:19

犹太人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智慧的人,比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在犹太人看来,知识是磨炼智慧而存在的。
  假如只是收集很多知识而不消化,就等于徒然堆积许多书本而不用,同样是一种浪费。


 回复 收藏 666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0:24:00


  他们崇尚创新,认为没有创新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知道越多,就越会发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

  有人称犹太民族是一个企图揭示自然和人类秘密的哲学家民族。喜欢思考宏观的、深层次的问题,喜欢抽象,喜欢逻辑,铸成了犹太人家庭教育的核心。


 回复 收藏 667楼
作者:小熊郭 来自:iPhone客户端 时间:2013-11-19 11:10:00


  值得思考……再也不会相信历史了……
  


 回复 收藏 668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2:03:00


  五千年神传文化,其实是蜥蜴吃人的文化

  所谓的五千年神传文化,其实是蜥蜴吃人的文化,蜥蜴专制的文化

  中国自从秦汉帝制以来,并不是封建社会(商周才是分封而建),而是奴隶社会,与古埃及一样,是世界最严酷的奴隶社会。

  所谓的五千年神传文化,其实是蜥蜴人专制文化,而传统的真正的中国文化,痛苦的挣扎在这种专制下。

  占统治地位的儒教,并不是教人做人的,而是教人做蜥蜴奴才的。儒教六经之首《易经》,易的真正意义就是:蜥蜴。

  与世界一切其他宗教都不同的是,儒教一直在鼓励自杀,舍生取义,烈女殉夫,克己复礼,克自己不克别人。

  儒教自杀理念的殉葬品都被蜥蜴人争相吞噬,儒教为它们提供了大量的食物。

  鲁迅说,中国文化就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原文:
  ---------------------------------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
  对中国食人历史,大家可以看看《中国古代的食人》作者: (美)郑麒来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人有着全世界最惨烈的自愿被食用的历史,心灵的奴隶制度。


 回复 收藏 669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12:04:00


  儒家反对自由。孔教按照政治权威的需要去压制自由思想,从心灵上桎梏人。孔子反对思想自由,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即是说每个人只能考虑自己所在等级的分内事,做好螺丝钉,不需要创造,“述而不作”,重复圣人言就行了,纵使有绝顶的才智,也只能“思不出其位”。

  孔子把这种等级制度用礼固定下来,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凡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就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更不能动,当然也不能想。总之,反对奴隶们或下级的一切自由。到了现代,演变成“非令不敢视,非令不敢听,非令不敢言,非令不敢动”。可见,孔子是反对“自由化”的祖师爷。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作为俗世教条不知使多少人放弃了他们的独立性,从思想上自觉戴上这种“礼”的镣铐,使臣民们驯服地、毫无怨言地接受君主的绝对统治而不至于犯上作乱。所以孔子特别提醒君主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强调“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尚书》和《周礼》记载:西周时的庶人不但可以议论国家大政,而且还可以直接参与国家大政的决策(《尚书 洪范》),这一习俗直到春秋时代。《左传》鲁襄公三十一年云:“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这是庶人议政之例。《左传》鲁定公八年云:“卫侯欲叛晋……公朝国人,使贾(王孙贾)问焉,曰:‘若卫叛晋,晋王伐我,病何如矣?’皆曰:‘晋王伐我,犹可以能战’,乃叛晋”。这是以庶人为主体的国人参与国家大政决策之例。所以,孔子所谓的“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是他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与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在精神上是完全一致的。

  “莫谈国事”的传统来自于“庶人不议”的权力蛮横,它剥夺了民间的参与权利,消解掉人们对社会公益的个人责任。久而久之,人们连关注公共事务的热情都失去了。民间的退出,必然使政治变成一小撮当权者的私家事务,公权力成了权贵们牟取私利的工具。


 回复 收藏 670楼
作者:ydfgw 来自:QQ浏览器 时间:2013-11-19 12:15:00


  难道你见过原本的道德经。拿出来看看!真的很扯
  


 回复 收藏 671楼
作者:今如意 时间:2013-11-19 18:36:00


  值得思考……探索……


 回复 收藏 672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07:00


  儒家“人”的概念是完全错误的。儒家的“人”就是等级制下的奴隶。儒家徒说“何谓人,晓礼仪廉耻忠孝仁义是谓人也,非如此乃禽兽也”。按照儒家的逻辑:只有懂得儒家的礼仪廉耻忠孝仁义,才能称为人,才享有人权。也就是说,不懂儒家或反对儒家都不是人,都不享有人权。可见,儒家就是要剥夺人们的人权,儒家谈人权是天下的笑话。

  不礼不仪不廉不耻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者,仍然是人,而且真正的人必须这样,《老子》说做人必须“绝仁弃义”!

  道家才是真正叫人做真人的!

  #
  思想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权利。

  思想自由,即思想绝对自由,爱想啥就想啥,思想的天性就是自由。
  黑格尔说:“人之所以比禽兽高尚的地方,在于他有思想”。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说,“思想自由是人固有的权利,人可以放弃一切,唯独思想自由的权利不能放弃;压制人的信仰、观念或言论是侮辱人的尊严否定人的本性”。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就是说一个不能自由思考的人不配称人!

  可孔子反对思想自由,搞什么“思不出其位”那么,孔子配称人吗?
  不配,孔子只配称奴隶,他的学说就是奴隶学,或称为儒奴学。


举报 回复 收藏 673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10:00


  人权的概念。
  人权就是人之为人按其本性应享有的权利,它普适于每一个男女,不分性别、种族、阶级、贫富、国籍,是人人都应平等享有的权利,它与外在的权威无关,它先于国家而存在。所以又称为天赋人权或自然权利。人权是近现代文明最核心的价值理念。

  人权是个人的,不是集体的,集体人权不是人权。集体人权只是一个比喻意义上的说法。

  1 人权是普遍的权利。
  人权是超越性别、种族、阶级、贫富、国籍而人人应平等享有的权利。不存在资产阶级的人权和无产阶级的人权。没有少数人的人权和多数人的人权。
  2 人权是个人的权利
  人权是服务于具体个人的权利,而不是指社会、集团、政府、民族、国家的权利。
  3 人权是平等的权利,是人人平等享有的权利。
  4 人权是整体性的权利。
  人的基本权利中的任何一项都是不可缺少的,向任何一项基本利权挑战就是向整个人权挑战。1968年5月13日世界人权大会通过了《德黑兰宣言》,其中第13条宣告:“人权及基本自由不容分割……”。
  5 人权是没有义务的权利。
  6 人权是是不能剥夺的权利。





Admin
Admin

帖子数 : 804
注册日期 : 13-04-26

http://bdwl.longluntan.org

返回页首 向下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 页 5 Empty 回复: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帖子 由 Admin 周二 31 十二月 2013, 07:20

君权扼杀人权 偏爱扼杀兼爱

  法国思想家孟德思鸠指出:“在中国的全部历史中,连一点标志自由精神的痕迹都找不到,人们只能见到奴役的壮举”。两千多年来,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伊索那样为自由而死的英雄,有的是为不自由而死的“英雄”。

  孟子为战国时邹人,父母为墨门中人。孟母为儿子前途,曾三次搬家以便上好学校。孟轲就学墨门,却不思进取,最后转投儒家。

  他对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为我说”、墨翟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兼爱”说,深恶痛绝。他痛斥杨朱“为我”的实质是无君,否定君权;痛斥墨翟“兼爱”的实质即无父,否定父权。孟子破口大骂杨、墨“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在孟子看来,头上一定要有个天子管着,没这个天子,那还叫什么世道!按孟子的逻辑:无君是禽兽,我等追求人权之辈今日全沦为禽兽矣!

  杨朱派主张个人主义。为我学说的核心是“贵生”,珍惜生命,“重己”,自尊自重,反对别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侵夺别人。“为我”学说极一时之盛,以至“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

  杨子为什么敢于公开宣传“为我”、“重己”的主张呢?区区一毛在他的心目中真的比自己身前身后的名誉还重要吗?《列子.杨朱篇》中有一段假托孟孙阳与禽子问答阐述杨子“一毛论”的话:孟孙阳说:“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让别人摸一摸自己的肌肤就能获得万金,禽子的回答是“为之”。孟孙阳又问:“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从你身上取下一节肢体,就把一个国家给你承包,你干不干呢?“禽子默然有间”。是得好好想一想,若因这一“失节”弄丢了小命,那国家对自己又有什么意义呢?  

  孟孙阳总结道:“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多么深刻的见解呀!一个人不过是人类的一分子,就不“贵生”而轻之乎?

  中国儒教政客,“先天子之忧而忧”、“毁”人不倦。到头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直至死无葬身之地。

  古今中外的暴君无不是软硬兼施耍尽各种花样或威逼或利诱,要人民“毫不利己”地无代价献出他们的“自私自利”权,以满足自己一姓的最大私欲。面对这样的天下,杨子公开高举“为我”的旗帜,明却地指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不可转让的、不损害他人的“自私自利”权。大声疾呼“为我”、“重己”,不要把自己这一毛***给以天下主子自居的君主。由此观之,杨子的“为我”“一毛”论实在是君主专制的天敌。在君主及其儒奴们的长期的围剿下,“一毛”论没有容身之地。大音稀声,这就是杨子二千多年来失音的原因吧。
  一毛何可拔,天赋此人权。
  代代非杨子,愁看帝祚延。

  党治国先生说:“杨朱是中国古代彻底的人权思想家。他的‘人人不损一毫’表现了中国古代彻底的人权思想。人人不‘利天下’更加是一种了不起的卓识。因为所有专制统治者无不打着‘利天下’的旗号,拿着‘利天下’的救世方案欺世盗名,对天下实行独裁统治。……其结果无不是祸害天下,陷天下于洪水猛兽。正因为排斥了杨朱的思想,中国才有世界史上最漫长的皇权专制统治”(《江婴诗百首.江诗党评.诗魂》党治国)。

  儒学,不追求事理的根源,不问“为什么君臣父子男尊女卑”,而是直接的宣扬等级礼制。



 回复 收藏 675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11:00



  儒教的统治下,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世界上最残酷的奴隶专制制度

  儒教彻底的摧毁了中国的神学体系,宣扬“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毁灭了中国的传统宗教观,
  使中国两千多年前沦落为无神论国家,从此中国的君权再无神权的制约,道德也没有监管。为中国彻头彻尾的奴隶专制奠定了基础。

  1.在西欧君主专制时期,至少从制度上还存着一定的制约君权的组织形式,如英国的国会、法国的三级会议、俄国的贵族委员会,存在着一定的合法反对的舞台,而中国的君权则没有制度上的限制与约束。

  皇帝是中国的土特产,与外国的emp、king都不相同。古代中国宗教观念淡薄,无法形成与君权分庭抗礼的教权。自有皇帝以来,君权恶性膨胀,人权民权无由产生,教权也成不了气候,皇帝一人君临天下,任意妄为。

  2.中西君主专制制度虽然都是实行君位世袭制度,古罗马帝国的皇位一般是在有能力的人中选好继承者后,皇帝收其为养子,以此名义传位于后者,很少有传给亲生儿子的;西方有由议会选国王的;但中国却采取了一种更加直接了当地“以贵”、“以长”而“不以贤”的方式来选择君主,把具有继承资格的人数限制在一个人身上,自然无法顾及对君主在才智德行方面的要求,这必然造成愚昧君主的统治。儒家主张嫡长子继承制,导致了幼童、白痴、昏庸之徒不断登位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就说明了儒家学说的苍白无力。 

  嫡长继承制本来是为了稳定,可嫡长制下的继承人资格最终是根据生母的贵贱确定的,一旦皇位继承人的生母因失宠而动摇皇后地位,势必连带危及太子的地位,引发流血事件。中国历史上不知有多少因立嗣而引起的政治混乱,甚至暴力流血事件。

  3.专制政权由于掌握了不受任何限制的暴力工具,它可以不顾法律的规定,随意剥夺人的生命权和财产权,剥夺人们自由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可以任意践踏人权,视生命如草芥。生活在专制政府下的人们没有和平安宁可言,随时处于朝不保夕的危险之中。在专制社会里,只存在两种“人”。专制者是不受任何限制的“野蛮人”,而广大受压迫的民众则是“奴隶”。

  社会生活一切以维护统治者一人的利益的为宗旨,完全泯灭基于个人的思考和判断,不断强化统治者为天的代表的迷信思想。因为在农业社会,人和天比较起来实在是太过于渺小了,暗示人斗不过天,所以中国根本就没有人,只有奴隶。



 回复 收藏 676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20:00



  儒教,就是让人做“心奴”。

  梁启超把奴隶分为两种:身奴与心奴。身奴就是普通的、或被迫的奴隶,心奴就是心甘情愿的、自动献身的奴隶,心奴又被称为奴才。奴才,奴隶中有才能者也。

  《灯下漫笔》选自( 鲁迅 )的杂文集《坟》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⑿;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回复 收藏 677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20:00



  2.儒家教育人为做“心奴”而奋斗!

  人生而自由,这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然而儒家认为,人生而不自由。这就是列于儒家《十三经》,被孔子称为“不学《诗》,无以言”的《诗经》十六字真言: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臣”的本义是奴隶,可见儒家认为,天下人就是天下奴,天下人实为“人下人”——帝王的奴隶。这一逆天灭人的奴隶主义伦理,被儒家视为“天之经,地之义”,“天不变,道亦不变”。

  法国思想家孟德思鸠指出:“在中国的全部历史中,连一点标志自由精神的痕迹都找不到,人们只能见到奴役的壮举”。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伊索那样为自由而死的英雄,有的是为不自由而死的“英雄”。

  孟子对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为我说”、墨翟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兼爱”说,深恶痛绝。他痛斥杨朱“为我”的实质是无君,否定君权;痛斥墨翟“兼爱”的实质即无父,否定父权。孟子破口大骂杨、墨“无君无父,是禽兽也”。一副“若自由宁愿死”的态度。头上一定要有个天子管着,没这个天子,那还叫什么世道!

  按孟子的逻辑:无君是禽兽,我等追求人权之辈今日全沦为禽兽矣!

  儒家先把“天下人”贬为“人下人”,随后再指明出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儒家认为,全体天下人即“人下人”的人生意义,就是成为“人上人”,其终极目标是“位极人臣”。“位极人臣”听起来荣耀之至,其实还是奴隶。

  就其本质而言,分为“人上人”、“人下人”的全体天下人都是帝王的奴隶,就其非本质的区别而言,“人上人”是帝王的奴才,“人下人”则是帝王的奴隶。由于天下人都是绝对的“人下人”,因此无论在等级阶梯上爬得多高,也只是相对的“人上人”。从“人下人”变成“人上人”,只是从“奴下奴”变成“奴上奴”罢了。“大臣”不过是大奴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不过是等级最高的奴隶。因此“人上人”是“奴上奴”的婉词,“人下人”是“奴下奴”的婉词。儒家最擅长遮蔽事实、掩盖真相,却自我吹嘘为“正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意思是说,不遮蔽事实,不掩盖真相,天下人就不会轻信谎言,那么奴役他们就不容易了。



 回复 收藏 678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21:00



  3.君子和小人

  儒家不满足于把“奴上奴”婉称为“人上人”,把“奴下奴”婉称为“人下人”——这一“正名”遮蔽和掩盖了天下皆奴的奴隶主义实质,对居于全体“人上人”之上的帝王特别有利。儒家还进一步把“人上人”美称为“君子”,把“人下人”贬称为“小人”——这一“正名”遮蔽和掩盖了奴才与奴隶皆受奴役的专制主义真相,对居于全体“人下人”之上的儒家特别有利。把同为奴隶的“君子”、“小人”强作分别,然后以“君子”自居,以示有别于“小人”,不过是儒家的自我贴金而已。

  由于天下皆奴,所以“小人”就是小臣、小奴。“小人”的真正对词并非“君子”,而是“大人”、“大臣”。“君子”与“小人”的受奴役本质完全相同,区别仅仅是受奴役的程度不同,也就是等级高低。简而言之,“君子”是为帝王“劳心”的高等奴才,“小人”是为帝王“劳力”的低等奴隶。

  帝王不可能凭一已之力奴役全体“劳力者”,必须有一个庞大的“劳心者”集团帮助他奴役天下,维持奴隶主义帝国的正常运转和长治久安。儒家正是霸占“人上人”、“奴上奴”、“君子”的职业垄断集团。天下人要从“人下人”、“奴下奴”、“小人”升级为“人上人”、“奴上奴”、“君子”,就必须加入这个职业垄断集团。要加入这个职业垄断集团,就必须无条件接受其教化洗脑,熟读并信从儒家《十三经》。

  《十三经》是儒家向帝王宣誓效忠的集体求职报告。这份冗长乏味的集体求职报告,被奴隶主义帝国的首任董事长秦始皇愚蠢地拒绝了,结果经营不善,帝国很快就破产倒闭。然而资产重组后,奴隶主义帝国的新任董事长汉武帝欣然采纳了儒家的集体求职报告。从此以后,从总经理到普通职员,就业机会全归儒家。从此以后,《十三经》就成了天下人跻身“劳心者”集团的职业培训必读教材。“人上人”、“奴上奴”、“君子”就成了儒家独家垄断的暴利行业。

  儒家把儒家以外的全体“人下人”、“奴下奴”通统贬为“小人”,似乎一为“人上人”、“奴上奴”、“君子”,就不可能成为“小人”了。其实这又是颠倒黑白的“正名”:被儒家贬为“小人”者倒未必是小人,以“君子”自居的儒家中反而大多是小人。

  非儒家的“小人”可分为两种:一种不认同儒家奴隶主义,不愿做奴才,不屑做“君子”。一种认同儒家奴隶主义,羡慕奴才特权,竭力跻身“君子”集团。前者实为大丈夫,后者才是真小人。

  儒家“君子”也可分为两种:一种真心认同儒家奴隶主义,同时竭力否认,认同儒家奴隶主义是因为于己有利。一种并不真心认同儒家奴隶主义,但他非常明白,假装认同儒家奴隶主义正是因为于己有利。两者固然有真假道学之别:真道学并非真君子,而是真奴才;假道学是伪君子,但并非假奴才。然而一切奴才都不可能是顶天立地的大人,只可能是不折不扣的小人。因而跻身“君子”集团但等级较低的奴上奴,无不在等级更高的奴上奴面前自称“小人”。

  所谓“小人”,并非“人”的问题,而是奴的问题。卑鄙龌龊的“小人”行径,是奴才和渴望升级为奴才的奴隶的固有特征,是儒家奴隶主义教化天下的必然产物。

  在专制状态下,忠君是至高无上的道德。而君——独裁者,是窃取了公众权利总魔头。效忠这样的人只会越来越黑暗。道德基本元素是诚信,也就是真实。在专制国度,媒体被控制,舆论被限制,没有独立的法律,没有独立的调查。专制者只允许世人看到孔雀开屏,绝不允许暴露孔雀开屏后的臀部状态。没有真实,所有的道德只是伪道德。专制者垄断了一切资源。想从专制者手中得到好处,只能用出卖良心交换。扭曲良知才能青云直上,才能赚得盆满钵满。笑贫不笑娼的利益取向很容易击败甘守清贫的道德取向,世风遂每况愈下。



 回复 收藏 679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31:00



  4.有和无

  儒家奴隶主义宣布,一旦“贵为天子”,就“富有四海”。天下人和天下物,都是僭号“天子”的独夫民贼的私产。因为“富有四海”,所以大一统的中国朝代都可冠以“有”。汉朝叫“有汉一代”,唐朝叫“有唐一代”,宋朝叫“有宋一代”,明朝叫“有明一代”,清朝叫“有清一代”。但秦朝不叫“有秦一代”,因为寿命太短,仅“有”十四年。元朝也不叫“有元一代”,因为这是异族入主中原的大一统,其大一统不仅包括全部中国“天下”,而且包括“天下”以外的许多地区,因此热衷于“夷夏之辨”的儒家不予承认。

  或问:清朝也是异族入主中原,为何有资格叫“有清”?因为蒙元朝廷不雇佣儒家集团,把儒家集团贬为“九儒十丐”的臭老九,不让儒家“位极人臣”,于是欲做人上人、奴上奴而不得的儒家集团就动用“正名”利器,贬之为“夷”,不承认其为“夏”。而“以汉治汉”的满清朝廷雇佣儒家集团,于是做稳了人上人、奴上奴的儒家集团再次动用“正名”利器,宣布满清在种族上固然是“夷”,但文化上已归化为“夏”,“他大清”不妨称为“我大清”,也有资格谓之“有清”。

  其实天下全归帝王所“有”,不归儒家所“有”,为何儒家喜欢说“有汉”、“有唐”、“有清”?因为这正是标准的奴才口吻。既然主子“有”,分得一杯羹的奴才当然与“有”荣焉。至于分不到羹的全体奴隶,只算一个“无”,也只有一个“无”。对天下奴隶而言,即使是本族主子,也依然不是“我大汉”、“我大唐”,而是“他大汉”、“他大唐”,于“我”何“有”?

  儒家认为,只有天下一统的大朝代,才可称“有”,偏安一隅的小朝廷,“有”的只是“天下”之一部分,就不配称“有”。所以不能说“有魏”,也不能说“有吴”,更不能说“有南唐”,“有北汉”。那些小朝廷只算若“有”若“无”,连“有”一部正史的资格也没有,顶多共“有”一部《三国志》或《五代史》。然而每一个小朝廷的帝王无不坚信儒家的奴隶主义箴言:“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只要“天下”还有不臣属于“朕”的奴隶,帝王们就寝食难安,这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为了“天下一统”,每一个小朝廷的帝王都不惜大动干戈,血流漂杵,一定要弄到全体天下人都臣属于“朕”才肯罢休。

  在天下一统以前,各为其主的儒家,都把其它小朝廷称为“伪朝”,把其它小朝廷的国号称为“伪号”,做其它小朝廷的臣子,叫出任“伪职”。同时共存的几个小朝廷的帝王,必然互视为“匪”。“匪”通“非”,意思是不算。不算什么?不算人。为什么不算人?因为只要不是“朕”的奴隶,就不算人。只有当全体天下人都成为“朕”的奴隶之时,帝王才会有“真命天子”的良好感觉。

  5.忠与孝

  对任何一个小朝廷而言,天下必有“不臣之民”。所谓“不臣之民”,就是“不属于该小朝廷的奴隶”。所以尽管对某个小朝廷而言,你是“不臣之民”,但只要天下尚未一统,儒家就不认为你有“不臣之心”。因为你尽管不是该小朝廷的奴隶,但必是另一个小朝廷的奴隶。

  一旦天下一统,就不允许再有“不臣之民”。儒家认为,天下一统以后,谁若还是“不臣之民”,就必有“不臣之心”。“不臣之心”就是不愿做奴隶,这还了得?儒家宣判:有“不臣之心”者,杀无赦!

  儒家奴隶主义特别强调“忠”,要求天下人都做“忠臣”,也就是好奴才、好奴隶。好奴才、好奴隶的首要条件是只做一个帝王( 起码是同系帝王)的奴才、奴隶,而不能做两个异姓或异族帝王的奴才、奴隶,否则就叫“贰臣”,是坏奴才、坏奴隶,要入《贰臣传》。人人都应该学“好”,所以做好奴才、好奴隶,似乎就比做坏奴才、坏奴隶光荣了。儒家认为:不能做忠于主子的好奴才、好奴隶,是奴才、奴隶的耻辱;做不忠于主子的坏奴才、坏奴隶,是奴才、奴隶的最大耻辱,比做奴才、奴隶本身还要耻辱得多。

  被儒家奴隶主义教化洗脑后的天下人不再明白:不忠于自己是人的耻辱,做奴才、奴隶是人的最大耻辱。无论奴才、奴隶是否忠于主子,沦为奴才、奴隶的耻辱都无法洗刷。忠于主子的好奴才、好奴隶,与不忠于主子的坏奴才、坏奴隶,其为奴才、奴隶并无本质区别。只要是奴才、奴隶,“人”就已经死了。生命仅有一次,死亡也仅有一次。已死者的行尸走肉,不可能再死一次,充其量不过是开棺戮尸鞭尸焚尸,加重其羞辱而已。

  由于儒家特别强调奴才、奴隶的“忠”,因此衍生出其它民族所无的奇特理论:人死为鬼,鬼死为聻。所谓“贰臣”,大概就相当于“聻”。“贰臣”不但难以做人,甚至难以做鬼,应该格外羞愧。儒家又把男人的逻辑移用于女人,宣扬“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事二夫”。女人若嫁了两个丈夫,就是女人里的“贰臣”,不但难以做女人,而且难以做女鬼,据说死后要被判官一劈两半,分给两个丈夫云。

  “忠”从“孝”类比推演出来,又被置于“孝”之上。“忠”与“孝”是儒家奴隶主义的两大关键词和根本基石。“忠”是奴才对主子的单向度臣服,“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单向度臣服。单向度的“忠”和“孝”,是人格不平等的产物,是把天下人视为人下人、奴下奴的逻辑结果。倡导单向度的“忠孝”伦理,证明儒家思想是不折不扣的奴隶主义。接受单向度的“忠孝”伦理,就是接受人格不平等的奴隶主义。人与人只能人格平等地相互忠诚,或者人格平等地相互不忠诚。一个人无条件的单向度臣服于另一个人,不叫“忠诚”,而叫“奴性”。



 回复 收藏 680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31:00



  6.儒与法

  顾准说:孔子若真的当起权来,他的做法其实和管仲、商鞅是一样的。杀少正卯,隳三都,已见端倪。孔子心里明白:仁、恕是讲给别人听的,是教化芸芸众生的;至于当权的人要成霸业,不心狠手辣、芟除异己是不行的。他对管仲的称道,已经为我们当代人的“大节小节论”做了榜样了。后代史家,说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一直是内法(或荀)而外孔,以孔做羊肉,挂招牌,以荀或法做实际。这一套其实开始于孔子本人。

  儒家的本质是儒奴。主子的奴役被称为“礼”,心甘情愿受奴役被称为“忠孝节义”。中国儒奴思想的标志有:一、顺从。孝的要求是顺从,儿子顺从父亲,臣子顺从君主,妻子顺从丈夫……,整个社会被孝结构为一个阶梯型的顺从体;顺从的核心是个人顺从家庭,子女顺从父母。二、中庸。孔子把一个人逾越自己的地位,议论国政大事看成是最大的罪,儒家强调的是每个人都要安分守己,安于自己的身份,守住自己的那份职责就可以了,儒家认为“孝”的礼仪已经给每个人安顿好了位置,逾越这些位置就有罪,就不合礼法,即使你是出于好的动机。三、退避。退避是儒家道德观中的一个核心。儒家主张“邦有道”时,出来做事,用正直来要求自己;“邦无道”时龟避,识时务者为“俊杰”。

  儒家的奴隶主义理论偏重于战略,操作性不强,所以在儒家思想已经成型的春秋末期,奴隶主义帝国的一统天下难以建立——于是法家应运而生。法家的奴隶主义理论偏重于战术,操作性极强,所以到了法家思想已经完备的战国末期,奴隶主义帝国的一统天下顺利诞生。

  儒家理论教导天下人如何做一个好奴隶——奴性越强越好。法家理论教唆帝王如何做一个好奴隶主——专制越强越好。所以儒、法两家是名为“中华通宝”之硬币的两面:儒家居于正面,主要是奴隶主义;法家居于反面,主要是专制主义。

  在帝国职位的分配即分赃中也大抵如此:儒家主要出任大臣——官员,法家主要出任小臣——胥吏。大小奴才,缺一不可。儒家法家,配合默契。儒家使帝王“理直”,法家使帝王“气壮”。儒家使帝王“名正”,法家使帝王“言顺”。名正则言顺,理直则气壮。这就是帝王们战略上更重视儒家,战术上又时刻离不开法家的缘故。儒家的教化洗脑,做通了天下人的思想工作,使天下人相信做帝王的奴隶是“人”之本分,受帝王之奴役是“天经地义”,于是法家奴役起天下人来,就非常顺手了。

  《商君书》、《韩非子》等法家经典都没有入选儒家《十三经》,因为法家主要是对帝王做思想工作:教唆他们如何做主子,如何奴役天下人——包括儒家、法家在内。如果只能在做主子或做奴隶之间做选择,当然人人愿意做主子,所以法家对帝王的思想工作一做就通,也不必反复做,在先秦就一劳永逸完成了。打从韩非做通了秦始皇的思想工作以后,对以后的帝王就再也不需要做思想工作了。

  由于儒家奴隶主义擅长用“正名”来遮蔽和掩盖天下皆奴的奴隶主义实质,而法家专制主义不屑于遮蔽和掩盖,反而赤裸裸地用“刑名”来强调和揭示天下皆奴的奴隶主义真相,对欺骗和麻痹天下人不利,因此帝王们总是把“中华通宝”之硬币的儒家一面朝上,而把硬币的法家一面朝下。于是奴隶主义的最高宝典《十三经》被颁行天下,而专制主义的最高宝典《韩非子》成了秘而不宣的大内秘籍。

  《十三经》就是儒家对一代又一代天下人反复教化洗脑的思想工作手册。劝人做奴隶,比劝人做主子困难得多,做通了上一代的思想工作,下一代的思想工作还要从头做起,决不可能一劳永逸。然而儒家的思想工作水平之高,堪称世界之最。《十三经》把奴隶主义的天然合理性论述得无比深刻,把做奴隶的好处概括得极为全面,把好奴隶的行为规范阐述得非常具体。儒家让天下人觉得:不是帝王的每个人,天生就是奴隶。谁不肯做奴隶,不肯受奴役,谁就该死。只有先承认自己是天生该死的奴隶,天生就该受奴役,才有机会享受皇恩浩荡,“缓期执行”。谁若胆敢不承认自己是天生该死的奴隶,天生就该受奴役,就会触怒天威,“立即执行”。 

  儒家的思想工作最后竟然做到了如此地步,绝大多数天下人都认为:不愿做奴隶的人就“不是人”,不愿做好奴隶的人也“不是人”。只要是人,谁会不愿做奴隶?只要是好人,谁会不愿做好奴隶?——这就是儒家奴隶主义对中国人教化洗脑两千年以后,中华民族形成的集体无意识。批判奴隶主义,就不能不研究《十三经》,然而如果在“有清”没有了一个世纪以后,还把《十三经》奉为中国文化的最高宝典,那么若非天生的贱奴才,就是弱智的十三点。

  “不是人”的观念,为儒家中国独有。儒家把不是中国帝王之奴隶的人,一概视为“不是人”,一概视为“非人”。非人之人,即鬼,于是儒家中国把“天下”以外的一切同类,都叫做“鬼子”。由于在“人”国只能为奴,而在“鬼”国才能做人,因此不愿在“人”国为奴者渴望移居“鬼”国重新做人,也就毫不足怪了。

  只有彻底清算儒家奴隶主义,才能最终埋葬专制主义,才能把中国建成自由人之国。



举报 回复 收藏 681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34:00



  韩非子是中国绝对专制主义的总设计师。韩非子告诉秦始皇,人是一种本性卑劣的动物,他们渴望的只有利益而惧怕的只有暴力,所以人不值得尊重也不能相信。统治天下的方法就是“执长鞭以御宇内”,用法、术、势来束缚和操纵,就象对待牲畜一样。他主张玩弄权术、株杀学者、投毒暗害、特务盯梢、扣押人质、连坐诛族、重刑峻法等法西斯手段,推崇独断,“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哪怕是昏君,大臣也不得推翻。
  韩非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娱主”惊人的奴才样板“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被而刖其左足。武王即位,和又献之武王而被刖其右足。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哭于楚山之下,三天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我不是为自己的脚被砍掉而伤心。”只要君王能识宝,砍去双脚是我心甘情愿的。我的双脚本来没什么别的用处,长在身上就是为了让君王今天不高兴砍去一只,明天不高兴再砍去一只。只要君王知道我有多么忠心耿耿,他想砍多少就砍多少,只恨爹娘没给我多生几只脚。如果君王不砍我的脚而砍别人的脚,我会嫉妒得发疯的。为了被多砍两次,我宁愿是四只脚的猪狗、八只脚的螃蟹、一百只脚的蜈蚣。我最痛心的是君王不知道我被砍脚是我心甘情愿的,我最寝食不安的是君王不明白我的忠心,我最忧心如焚的是君王以为我被砍了脚会对他怀恨在心──如果君王为此而不安心,那我就万死莫赎了。  
  多么死心踏地的奴才啊!如此扭曲如此无以复加的受虐狂的内心独白,却被韩非当成了哀惋凄切、感天动地的忠心表白!天纵奇才的韩非,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奴才,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才能的奴才。其才足以济恶,其辩足以饰非。
  如果一个有思想家才能的人只为独夫民贼而思想,那么他就失去了思想和智慧的尊严。与韩非相比,庄子考虑自己太多,而韩非考虑自己太少。庄子的自私几乎不侵犯任何人的利益,他为自己的自私辩护的时候,也同是在为天下所有人的自私而辩护──而暴君正是要剥夺天下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私,以满足他自己的最大限度的自私。韩非的无私,正成全和纵容暴君的自私;韩非的无私,严重侵犯和践踏了人权。庄子主张的“自私”,如果推及一切人,这种“自私”就是“人权”。韩非的“无私”,如果推及君王以外的一切人,这种“无私”就是“贱骨头”和“受虐狂”。受虐狂自愿放弃自由,虐待狂则强行剥夺他人的自由。
  在奴才看来,君王虐待自己,就是要自己做他的奴隶;君王不虐待自己,就是不要自己做他的奴隶了。所以,被君王砍脚杀头,就是无上幸福、就是皇恩浩荡!商鞅向秦孝公献策,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吴起向楚悼王献策,楚悼王死后吴起被碎尸。韩非认为:和氏、商鞅、吴起为了向帝王献宝而付出重大代价是值得的。他把《韩非子》一书当作宝贝献给嬴政,一天重用也没有得到,被师出同门的李斯逼迫,服毒自杀于监狱之中。《韩非子》此后成为两千多年中国酷政的最高宝典,其卑鄙无耻、冷血无情,比世界政治学史上最为声名狼藉的马基亚维利的《君王论》,还要大大地有过之而无不及。
  公元前548年,齐庄公因与大夫崔杼妻子私通而被崔杼杀害,史官记录“崔杼弑其君”;崔杼杀史官,史官的两个弟弟秉承兄业,又记之,亦被杀。最后一个弟弟亦记之,崔杼才被镇住。齐之史官三兄弟用生命的代价维护君主的权威,比和氏更加忠于主子。
  中国古代为昏君死的英雄很多!屈原为昏庸的楚怀王而死,岳飞为昏愦邪恶宋高宗而死。专制统治越到后期,越喜欢扼杀有才能的奴隶。岳飞、袁崇焕就是例子。
  扼杀人才,必然鼓励狗才。狗才有三个特点:吹牛拍马向上爬;卖友求官喜告密;造谣中伤压同行。专制者不知道谁是异见者,这就需要告密。告密者出卖了他人的隐私,知道对方隐私的,不是亲戚,就是朋友。连亲戚朋友都出卖的人,其道德堕落的程度可以想见。
  专制的国度没有常态的道德,人与人的基本关系处于病态之中。在专制状态下,忠君是至高无上的道德。而君——独裁者,是窃取了公众权利总魔头。效忠这样的人作为最高价值观,难道不是病态吗?道德基本元素是诚信,也就是真实。在专制国度,媒体被控制,舆论被限制,没有独立的法律,没有独立的调查。专制者只允许世人看到孔雀开屏,绝不允许暴露孔雀开屏后 的臀部状态。没有真实,所有的道德只是伪道德。
  专制者垄断了一切资源。想从专制者手中得到好处,只能用出卖良心交换。扭曲良知才可能青云直上,才可能赚得盆满钵满。笑贫不笑娼的利益取向很容易击败甘守清贫的道德取向,世风遂每况愈下。覆巢之下无完卵,不改变专制形态。 整个国度都不会有正常的道德,整个民族都不可能有健康的人格。
  中国从来都是一个不自由的国度。中国自古以来,从来没喊过“要自由”的口号,到今天依旧如此。“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你还能自由么?

Admin
Admin

帖子数 : 804
注册日期 : 13-04-26

http://bdwl.longluntan.org

返回页首 向下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 页 5 Empty 回复: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帖子 由 Admin 周二 31 十二月 2013, 07:21


  楚人和氏是个什么样的奴才啊!

  和氏璧出现后,华夏文化由以正义为贵,转变为以和为贵。

  于是,一切邪恶都被华夏文化包庇。中国远古自由真人性的文化被消灭,整个中国充塞奴隶文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不是,你看人家犹太教体系,一神论,其他的都是异教徒,没有任何包容性的宗教,才能成世界最大的宗教。

  人类社会的特点就是,无容乃大,要保持自己的贞洁,绝不包容任何异端才能大。

  中国两千年来“得和氏璧者得天下”,和氏璧就是代表了蜥蜴专制,所以贾宝玉也要“不要这个老什子了”。

  中国人士人黎民,两千年来,敢于为别人争取权利,就是不敢为自己争取权利。这是奴隶的特征。

  #
  欺世盗名的“读经”运动——兼及“文化保守主义”



 回复 收藏 683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36:00


  张远山

  2004年以来,“文化保守主义”风头甚健,尤以蒋庆先生允称健将。他选编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号称“中华文化经典中的必读精华,中华文
  化的宝藏尽在其中”。我不禁大为佩服:若非通读过全部中华文化经典,而且下过一番审思明辨的汰选功夫,谁敢断言“必读精华,尽在其中”?再细看所选书
  目,我又深感惭愧:我酷爱的诸多经典竟然无一入选,莫非它们均属不必读的糟粕?

  一 误人子弟的混淆视听

  读完《〈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前言》,我就明白了“中华经典”只是挂出的羊头,卖的狗肉却是“儒家经典”。《前言》虽未明言,但编者毫不含
  糊地把非儒家的一切中国经典都排斥在“中华文化经典”之外,也把非儒家的一切中国文化都排斥在“中华文化”之外。读经论者盗用“中华经典”的名义推销
  “儒家经典”,又盗用“中华文化”的名义推销“儒家文化”,实为混淆视听的欺世盗名,其思路与主张“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董仲舒略无二致,其手段则
  因偷偷摸摸而更为等而下之,缺乏其宗门先辈那种“事无不可对人言”的“浩然之气”(孟子)。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不料圣人已死,大盗依然
  不止。
  一一驳正读经论者盗用名器、混淆视听的蹩脚八股文太费笔墨,也不值得,姑且以《前言》为例(【儒家】均为笔者所加):

  “本《诵本》所选是中华【儒家】文化经典中的必读精华。所谓中华【儒家】文化经典,是指中国历史上长期公认的体现【儒家】圣贤义理之学的诸【儒家】经典,即【儒家】六经、【儒家】四书、诸大儒代表作以及具有深远影响的选本;所谓【儒家】精华,是指诸【儒家】经典中最能体现【儒家】圣贤义理的【儒家】核心价值,即最能体现【儒家】常道【儒家】常理所蕴涵的【儒家】思想精髓;所谓必读,是指作为一个【儒家】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必须了解的最基本的【儒家】经典内容,即不了解这些【儒家】经典内容就不能成为一个【儒家】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本《诵本》加起来总共十五万字,在中华【儒家】文化浩如烟海的【儒家】经典中只是一个很少的数目,但这十五万字代表了中华【儒家】文化经典中的精华,记住了这十五万字,就记住了中华【儒家】文化经典中的【儒家】核心价值。……本《诵本》具有【儒家】道统上的传承性——按照中国【儒家】传统的看法,【儒家】圣贤是【儒家】文化之本,【儒家】文化由历代【儒家】圣贤创造。……本《诵本》是诵读中华【儒家】文化经典精华的系统教本,中华【儒家】文化的宝藏尽在其中矣!……对处于婴儿年龄段的儿童,因不会说话,须父母、长辈或保姆每天定时将本《诵本》读给婴儿听,或定时放本《诵本》CD朗读光盘给婴儿听,使婴儿从出生之日起就得到【儒家】经典的熏
  习与护持。对处于幼儿年龄段的儿童,因开始学说话,父母、长辈或保姆须定时逐字逐句教幼儿看着本《诵本》诵读,让儿童一开始说话时说的就是【儒家】经
  典的语言,一开始接触到文字时看到的就是【儒家】圣贤的文字。”
  (蒋庆《〈中华【儒家】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前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回复 收藏 684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37:00


  若读经论者确已秉承儒门“诚”“敬”衣钵,就必须“举一反三”(孔子)地更正其全部文字,襟怀坦白地承认所欲推销的仅仅是“儒家经典”,旗帜鲜明
  地直言所欲宣扬的仅仅是“儒家文化”。倘若希圣慕贤的读经论者业已抵达“闻一知十”(孔子)的境界,就必须归还盗用的名学公器,把“读经”主张更正为
  “只读儒家之经,不读百家之经”。只有加上不可或缺的定语“儒家”,才能确保非儒家的墨子、庄子、公孙龙等先秦巨子,以及非儒家的鲁迅、胡适、丰子恺
  等近代诸贤,依然属于“中华文化人”,而不至于不明不白地被剥夺国籍,成为流落异乡的文化盲流,赞成者和反对者也不至于被误导得离题万里。

  若有人以“基督教经典”、“基督教文化”涵盖一切“西方经典”和“西方文化”,以“佛教经典”、“佛教文化”涵盖一切“印度经典”和“印度文化”,
  闻者必笑其无知,然而读经论者公然盗用名学公器来剿灭儒门以外的全部“中华经典”和“中华文化”,却无人笑其无知,更无人洞悉其奸,被误导的人们反而
  热烈争论起是否应该读经的伪命题来了。在尚未弄清读经论者的真正主张之前,就贸然加入是否应该“读经”的争论,不仅赞成者是在帮助读经论者欺世盗名,
  甚至反对者也可能在帮助读经论者误人子弟。

  奉劝读经论者在欺世惑众之前,先复习“必也正名”的儒门祖训,再重温董仲舒《春秋繁露》之“深察名号”章——至于背诵,我看就不必了。


 回复 收藏 685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37:00


  二 偷梁换柱的儒学伪经

  《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共选编了二十部儒书,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十部儒“经”:1、《孝经》;2、《诗经》;3、《书经》;4、《礼记》;5、《易经》;6、《春秋经》;7、《论语》;8、《大学》;9、
  《中庸》;10、《孟子》。

  第二部分是十部儒“纬”:11、《春秋繁露》;12、《中说》;13、《通书》;14、《近思录》;15、《二程遗书》;16、《象山全集》;17、《朱子语
  要》;18、《朱子全集》;19、《传习录》;20、《阳明全集》。

  编者《前言》说:“所谓中华文化经典,是指中国历史上长期公认的体现圣贤义理之学的诸经典,即六经、四书、诸大儒代表作以及具有深远影响的选本。”

  这里有不可不辨的偷梁换柱。众所周知,孔子前半生学而优欲仕,在鲁国不得志,于是周游列国到处求仕,最后惶惶如丧家之犬地返回鲁国“整理国故”,
  不仕而教,编定《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教材——当时并不叫“经”,后世儒生欲自高门户,才奉为“六经”。此儒门“六经”加上宋儒朱熹选编的儒学“四书”,正好十部,可惜《乐》亡于秦火,因此只有“四书五经”,没有“四书六经”。为了调制“十全大补膏”,编者凑上了这部浅陋至极但为害甚烈的《孝经》。

  编者公然以《孝经》顶替亡佚的《乐经》,不加解释地称为“六经”,使不求甚解者误以为这就是孔门“六经”。而且整部《诵本》都按时间顺序排列,惟
  有这部《孝经》例外,越过“四书五经”,被置于《诵本》最前。这部“持外卡”补入的儒学伪经,甚至享受了唯一全文入选的最高待遇。古代经学家曾长期相信《孝经》为曾参所著,现代学界一般认为并非曾参亲撰,而是曾参学派的作品,成书时间约为汉初。可见即以时间而论,《孝经》也不配列于群“经”之首,而该列于最末。

  编者为何一字不肯割舍地把儒学伪经《孝经》置于群“经”之首加以顶礼膜拜?因为这是编者宣扬的御用儒学的真正基石。中华皇权专制固然由秦始皇开启,然而能够创世界纪录地延续两千年之久而不变,皆拜此书之赐。汉承秦制,但为秦始皇开创的皇权专制加上了一个根本性的外包装,就是“以孝治天下”(《孝经·孝治》),所以汉代诸帝除汉高祖刘邦外,庙号中均有一个“孝”字。“汉文帝”、“汉武帝”均为省称,全称是“汉孝文帝”、“汉孝武帝”。《孝经》被汉代帝王列在孔子手定的“五经”和孔门弟子编定的《论语》之后,钦定为儒学第七经——实为儒学“正典”之外的第一伪经。

  从此,曾参的“孝”替代孔子的“仁”,成了儒学的第一关键词。由“孝”推演出的“忠”,又替代了孟子由“仁”推演出的“义”。有真价值的先秦“仁
  义儒学”,就这样堕落为毫无价值的“忠孝儒学”。汉代以后,《孝经》始终被历代帝王视为“皇冠上的宝石”,一再跻身唐代钦定的儒学“九经”和宋代钦定
  的儒学“十三经”,唐玄宗甚至亲自捉刀为之做注。然而历代大儒深知这部被帝王视若珍宝的儒学伪经毫无价值,因此《孝经》成了“十三经”里注家最少、引
  用率最低的儒经。国学大师吕思勉仅用“《孝经》一书,无甚精义”八字,就把它打发了。

  这部宣扬“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的儒学伪经,其根本要义是: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爱亲者,不敢
  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

  这种既无尊严更无个性的谨小慎微的“孝子”,正是孔子痛恨的“乡愿”,孟子怒斥的“德之贼”。《孝经》不仅是不“必读”的儒学伪经,而且是根本不
  “必读”的中华文化糟粕。


 回复 收藏 686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37:00


  三 糟粕领衔的御用儒学

  既然编者所选的十部“儒经”如此鱼目混珠,对儒学糟粕《孝经》珍若拱璧,那么编者所选的十部“儒纬”由儒学糟粕《春秋繁露》领其衔就毫不足怪了。

  继曾参学派的《孝经》导致了儒学的乡愿化以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又导致了儒学的巫术化,而其主张“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则导致了儒学的御用化。从曾参到董仲舒,先秦儒学的发展方向被一劳永逸地彻底改变了:打着“孔孟之道”旗号的儒学,已经彻底丧失了“君子儒”的真精神,成了不折不扣的“小人儒”(孔子)。曾参和董仲舒不仅是先秦的“君子儒”劣变为秦以后的“小人儒”的儒门罪人,更是皇权专制在中国延续两千年之久的中华罪人。

  当然,历代儒生中始终存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君子儒”,比如宋儒就开出“诚”、“敬”等新的关键词,试图使一再
  劣变的儒学重新优化,然而在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理论支持下,中华皇权专制愈演愈烈,因此宋儒的卓绝努力和良苦用心终于未能有效扭转儒学乡愿化、巫术化、御用化的堕落趋势,连宋儒的新儒学也被再次御用化,朱熹选编的《四书》成了八股取士的钦定教科书。因此古典中国最终没能走上“巫术时代↗宗教时代↗哲学时代”的进步之路,而是走上了“哲学时代↘宗教时代↘巫术时代”的衰退之路。先秦时代与其他优秀民族不相上下、各擅胜场的中华文化,在御用儒学的主宰之下,两千年来日渐蒙昧,日趋衰退,至有今日。

  读经论者爱说儒学属于中华文化之“正统”,更爱说儒学在中华教育史上最为“权威”,然而儒学的“正统”和“权威”地位,并非凭借精深学理、通过百
  家争鸣才脱颖而出,而是投靠专制皇权、通过压制异端才独霸天下。倘若读经论者稍有儒门祖师所说的“知耻近乎勇”,这种以强权为后盾的“正统”和“权威”怎么还好意思提起?自从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进呈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条陈以后,御用儒学确曾独霸中华思想的“正统”“权威”两千年,直到帝制灭亡,然而所有的“君子儒”无不以儒学的御用化为耻,羞言“正统”和“权威”,只有“小人儒”才会对使儒学“阔过”两千年的董仲舒顶礼膜拜,无限怀念那失去的好地狱。

  两千年中国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为专制辩护的御用儒学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糟粕,而《孝经》是儒经中的糟粕,《春秋繁露》是儒纬中的糟粕,因此由这两
  部糟粕中的糟粕领其衔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根本不值一读,因为它丝毫没有改变董仲舒以后的御用儒学依附于权力的帮忙、帮闲、帮凶性质,更找
  不到“日日新”的真儒精神,连最低限度的“与时俱进”也没做到。

  看到蒋庆先生为《诵本》所做的广告:“不欲读者,也应购来沐浴焚化,权当烧纸烧,必有甚大法力。”我不禁大笑。看来董仲舒的巫术儒学,确实是一种
  源远流长、法力无边的发愣功。若非董仲舒阴魂附体,实难想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竟会有人说出如此搞笑的胡话。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我认为
  这一发愣名言中,只有“焚化”二字最为可取。

  “文化保守”原本无可厚非,每个民族都不可能没有“文化保守主义者”。生于古典中国日渐远去的现代,我也有难以释怀的“文化保守”情结。长期以来,我对鲁迅的主张“不读中国书”颇有腹诽,对胡适的鼓吹“全盘西化”更不赞同。

  古典中国博大精深,不朽经典汗牛充栋。文化保守主义者理应保守本国文化之精华,而非保守本国文化之糟粕。倘若当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都是学
  识荒陋之辈,不辨香臭之徒,那么“文化保守主义”就会令中华文化蒙羞,甚至会使经历了漫长的文化浩劫后正在日渐康复的当代中国,重新走上衰退的老路。

  2005年3月8-16日初稿
  2005年3月18-22日定稿

  (《书屋》2005年第7期)


 回复 收藏 687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44:00


  马克思的许多观点为什么在中国得到张扬,因为马克思在西方所看到的不平等的一面在中国的确是太普遍了,西方人不信马克思因为西方毕竟有尊重人类自然属性──平等性的法律背景和宗教背景,西方人相信通过法治可以实现平等而不是通过革命和人治的方式才可以实现平等。古代中国没有人的自然平等观念,若说有,也只有孟子的民为贵的思想家言论,而非政治家言论。因此,古代中国是既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平等,也没有社会属性上的平等。革命成功后,中国强化了人的阶级不平等观念还是没有建立人的自然平等观念,以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平等为名义,毫无顾及的践踏任何一个被扣上阶级敌人政治帽子的普通人的生命财产权成为合法。应该发现中国现今的不幸不是什么制度造成的而是中国人的劣根太强,而这劣根的根源就是

  泱泱数万万人口竟然上下五千年历史没有创造出一个“人”的正确概念,这的确也是一个与文明古国极不相配的遗憾,拥有最发达思想体系的中国圣贤们竟然没有一个关于人的正确定义,可悲之至,可哀之至。古代中国人的概念是包括黎民百姓与皇族官僚,执政组织统治后,人的概念又出现了另外两种即人民与阶级敌人。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过于复杂,一个简简单单的人总要戴上多种标签,又是大人又是老爷又是土地爷爷王母娘娘。久而久之,老百姓每个人都在认为自己不是人,而是学生是奴仆是听差的是小人;当官的每个人也认为自己不是人,而是老爷是大人是教师爷是士大夫。既然每个人都被定格了,自然也没有谁知道人还有不分种类而普遍拥有的权利,久而久之,正义也成为一种让中国人感到陌生的概念。

  西方的政治让人很明显得以理解,国家象桌子,政府象桌布,总统内阁象茶具,政党是侍者,民众就是使用上述系统的宾客。在中国完全是另一副面孔。政府是老百姓的老板,政党是老板的爸爸,毫无疑问这个爸爸只有一个,老板的家就是国家。正是因为这种结构,爱政府所爱就是爱国,恨政府所恨更是爱国。西方人说人的权利来自于天赋,美国的总统每次就职几乎都要重申这一点。美国人真诚地说,感谢主;中国人流着眼泪说,感谢党。美国的无产阶级得到政府的福利时会认为这是他们的权利,到不是不领情,只是他们认为这是上帝给的。中国工人退休领取养老金被法律规定为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逢年过节领导都在电视上向贫困户送点救济款,然后记者一采访,老百姓就说“还是执政组织好”。


 回复 收藏 688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45:00


  儒家的本质是儒奴。主子的奴役被称为“礼”,心甘情愿受奴役被称为“忠孝节义”。中国儒奴思想的标志有:一、顺从。孝作为伦理规范,它的要求是顺从,儿子顺从父亲,臣子顺从君主,妻子顺从丈夫……,整个社会被孝结构为一个阶梯型的顺从体;顺从的核心是个人顺从家庭,子女顺从父母。二、中庸。孔子把一个人逾越自己的地位,议论国政大事看成是最大的罪,儒家强调的是每个人都要安分守己,安于自己的身份,守住自己的那份职责就可以了,儒家认为“孝”的礼仪已经给每个人安顿好了位置,逾越这些位置就有罪,就不合礼法,即使你是出于好的动机。三、退避。退避是儒家道德观中的一个核心。儒家主张“邦有道”时,出来做事,用正直来要求自己;“邦无道”时退避,识时务者为“俊杰”。



  经过儒家文化的熏染,顺从被誉为一种美德。按“孝道”,子民为父母官的利益应牺牲一切,而父母官可心安理得地享用,这导致了无官不贪。宣扬“孝道”是为了“不犯上”,上面说什么,大家照着说、照着做就是了。一切看主子脸色行事,甘为“革命的螺丝钉”;自己命贱如草,却对“小草”的命运甘之如饴。在家一切听从家长的安排,在外一切听从党的安排。结果,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被“磨练”得只剩下驯服的奴性,绝没有自信和自尊。


举报 回复 收藏 689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45:00


  儒家给中国带了了什么?几天年的改朝换代的历史,一边是圣人教化,一边出暴君奴才太监。这一点我们当中还有许多人看不清或不敢承认,不愿承认。但日本有个叫福泽吉谕的人对儒家的见解入木三分。在日本明治维新的当儿,日本处在十字路口,是向就近中国学习,还是学西欧的?已对儒教颇有研究的福泽吉谕站出来指证了儒家的虚伪与没落,大力倡导日本脱亚入欧。事实证明福泽吉谕的主张“伟大、光荣、正确”。甲午一战,日本以一岛国击败涣涣清国。为此,日本人民感谢他,纪念他,把他的头像印在日元上。中国为什么就没有自己的福泽吉谕?因为久在庖鱼之市不闻其臭!

  五千年来,在中国大地上,从来就没有人权。在帝王的眼里,老百姓是一种财富,同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一切资源一样,谁抢到江山,就归谁所有。政府把人作为统治者的工具。合其意者,留;不合其意者,或诛或刑,无所不用其极。政府从来不把人作为目的,而只是把王朝作为目的,把王朝的江山之稳定作为目的。所有的人,都要为王朝而努力,而任劳任怨地、几十年如一日地劳作。王朝不是为实现人权而没置的,恰恰相反,人的生存和发展却要以王朝的旨意为座标、为方向、为目的。这种本末倒置的、非人的王朝体制存在多久,中国人民就会在这种罪恶的制度中垂死地挣扎并且以非人的存在苟延残喘多久。

  黑格尔说:“在中国,只有皇帝一个人有自由,其它人一律没有自由,一切政令都出自皇帝,臣民都被看作处在幼稚的状态”。

  穆勒指出:“一个中国官员和最卑微的农夫一样,都是专制主义的工具和奴隶。”


 回复 收藏 690楼

Admin
Admin

帖子数 : 804
注册日期 : 13-04-26

http://bdwl.longluntan.org

返回页首 向下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 页 5 Empty 回复: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帖子 由 Admin 周二 31 十二月 2013, 07:22

  三千年有文字的历史记录了六千次的战争!全体臣民实际上都是被武装劫持的人质!纲常理论让这种对皇权臣服变的自然,仿佛与生俱来天经地义。在这种社会里,现代社会的一切人权思想甚至神权的存在,都构成了对皇权的挑战,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在西方一些不言自明东西,我们想一下都是杀头之罪。

  按照成吉思汗的法令,杀个汉人只需赔头驴的价钱。鲁迅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面对专制者的淫威,平民和下级官员也只有顺从,而不敢有丝毫的质疑和违抗,更不敢主张自己的权利了。中国人凡事能忍则忍、得过且过、做稳了奴隶就是幸运幸福;“在万恶的旧社会,吃的是猪狗食,穿的是破烂衣”。即使统治者不得人心,只要不是走投无路,很少人愿意通过有理有节的抗争打破现存秩序,中国老百姓只愿做沉默的羔羊。
  奴隶们受惯了猪狗的待遇,逼急了造反,成功者便成了主子。鲁迅指出:辫子作为一种服从异族统治者的标志,一编近三百年;清代的皇帝下令不准妇女裹脚,却没有结果,小脚又裹了近三百年。革命后辫子剪掉了,深层文化却几乎未变。阿Q要么就甘心做奴隶,用“精神胜利法”平衡自己的心理,要么就想“革命”之后叫别人做自己的奴隶。

  奴隶们的起义,其目的不是为了平等自由,而是为了当上奴隶主。新主子的残暴一点不亚于先前的主子,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儒家思想的统治,中国人永远不会有自由。人们不知道如何自由,只知道如何奴役。奴隶主的思维是:要想不被奴役,就得奴役别人。做为奴隶的大众会有什么好命呢?

  中国历代王朝的交替依据“易姓革命”原理,被引证的史实是“马上得天下”、“枪杆子里出政权”。一些农民们狂喊什么“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几千年来一次次的农民起义的最终结局,不过是奴隶主与奴隶的对换而已。剩下的就是盼着新奴隶主能对他们好点。



 回复 收藏 691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46:00



  鲁迅说:“中国历来只有两个时代: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中国人大抵只有两种前途:解放了的人们“做稳了奴隶”;没有解放的人们“想做奴隶而不得”。一切抗争都只为获得奴隶的身份。


  鲁迅说:“儿子跟老子讲话,还没开口就错了。”一开始就把人和人看成不平等,对君开口第一句是臣罪该万死,在这些关系中只要有了矛盾,就是臣子、儿子、妻子错了。


  太平天国实行“万事爷哥朕作主”、“敬主方是真敬天”、“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那一套。权力者怎么作践百姓、怎么欺压百姓都是对,都是为了百姓好。如认为“6.4”大镇压是稳定的需要,是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镇压就是老百姓应感恩戴德的大善举了。邹容在《革命军》中说:“中国人无历史,中国之二十四朝史,实一部大奴隶史。”

  鲁迅在《老调子已经唱完》中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人的痛苦和鲜血换来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份。…所以他们愈赞美,我们中国将来的苦痛就愈深!”1925 年,鲁迅劝中国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当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对,现在则成了鲁迅的一大罪状。当代中国人对鲁迅的垢病,只能说明中国人的总体觉悟又退回到五四以前的愚昧状态中,真是可悲!




 回复 收藏 692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49:00



  专制儒教在政治上的核心内容是一统[孔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庶人不议”、孟子“定于一”],包括思想一统、政治一统、生活方式一统,什么都要统管。“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荀子 致士》)。它把自由平等视为乱。


  文革打倒孔子,只是打倒表面而已,儒教的核心“一统”丝毫未动。只是用新的一统代替旧的一统。这根本就是以儒打儒,打来打去还是儒,只是换了包装骗骗不懂行的而已;就象从前换皇帝,大家轮流做,奴役的实质没有变。

  #
  儒者弱智,道者狡智,墨者奇智,辩者大智。
  儒者标榜仁义,贬低智慧,因为他们非常弱智。道者批判仁义,绝圣弃智,却
  自称大智若愚,然而若愚之智并非大智,只是老奸巨滑的狡智。墨者非难儒、道两
  家,无私无畏地神道设教,颇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奇智。辩者跳出世俗政治的污秽樊
  笼,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叩响真理之门,故有空谷足音的大智。在公孙龙的超绝智力
  面前,所有先秦诸子的智力都显得相当平庸。因此,当墨、辩之智成为绝响之后,
  中国文化从此就与真正的智慧永远绝缘──直到西方智慧进入中国以前,只有道家
  的狡智和禅宗的冒牌智慧──弱智的儒家信徒无不对取代了良币的劣币心悦诚服。

  由于真正的智慧在中国文化中的缺席,于是智力水平连普通几何题也解不出的
  江湖骗子,就敢于自封智者。徐光启服膺西方文化,是从翻译欧几立德的《几何原
  本》开始的;康熙皇帝敬畏西方文化,也是从解几何题开始的。我敢断言,凡是贬
  低西方文化的人,都是读初中时解不出几何题的人。反过来也一样,凡是拜倒在西
  方文明现有成就脚下,却对产生这些成就的原因一无所知的人,也是读初中时解不
  出几何题的人。柏拉图学院门口之所以大书“不懂几何者免进”,就是为了预防弱
  智者成为以“超级智者”唬人的江湖骗子。众所周知,中国自古至今都盛产这样的
  江湖骗子。我认为,凡是会解几何题的人,就不会被禅宗式的江湖骗术蒙得晕头转
  向。我敢说,惠能以及所有的禅宗大师,他们的智力都不足以解几何题。不会解几
  何题并不可羞,因为他或许是个能够打破唯理主义的逻辑思维定势的艺术奇才(比
  如庄子),但艺术家不该冒充哲学家──正如不懂诗的哲学家不该冒充艺术家。

  #
  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人当人,儒家“人”的概念是完全错误的。儒家的“人”就是等级制下的奴隶。猫眼看人的儒家信徒说“何谓人,晓礼仪廉耻忠孝仁义是谓人也,非如此乃禽兽也”。按照儒家的逻辑:只有懂得儒家的礼仪廉耻忠孝仁义,才能称为人,才享有人权。也就是说,不懂儒家或反对儒家都不是人,都不享有人权。可见,儒家就是要剥夺人们的人权,儒家谈人权是天下的笑话。
  有人以为孔子的仁者爱人是爱所有的人,否。“仁者爱人”是个欺骗性的口号。其一,周代礼制的核心是亲亲而尊尊,孔子的理想是恢复周礼。因此,孔子的学说不可能将周代亲亲而尊尊的原则抛弃不用。其二,儒墨之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之争,如果孔子所说“泛爱众”是指“普遍仁爱”,那么墨子提出兼爱说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孔子“仁者爱人”的“人”,是指符合统治要求顺民;否则,就是禽兽了。你不听他的话,他就不“爱”你了,甚至连人都不算了,他可以动手杀你。杀了不算杀人,这和阶级斗争的“敌人该死,杀敌人不算杀人”几乎完全相同。
  孔子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把人和民分开来说。“人”就是君子贵族;而“小人”是广大的奴隶。左传.鲁昭公20年郑国发生奴隶起义,在萑苻劫杀了贵族,奴隶主贵族游吉派兵镇压,起义者全部被奴隶主杀死。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拍手高兴地说:杀得好!然后是一通治国宽猛的妙论,这就是所谓的爱。
  孔子因为齐国不重用他,派子贡游说列国,使得齐国吴国遭受灭国的灾难,死了百万人。这也叫仁者爱人?庄子上记载了奴隶起义领袖柳下跖(即盗跖),痛斥孔某人是一个巧伪人,是“盗丘”。
  樊迟请学种田,孔子说:我不如老农,请学种菜,孔子说不如种菜的。樊迟刚出去,他就骂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也,焉用稼。
  樊迟想学农,被孔子认为是没出息的小人。然后发了一通治民的大道理。试问:四方之民襁负其子来了,不耕田吃什么?“焉用稼”怎能说出口?孔子一年6万斗小米俸禄,不用种田,可老百姓呢?孔子要等樊迟出去后才大骂,这和那些背后损害别人的奸徒有什么区别?孔子从来就是鄙夷普通老百姓的,以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怎么能说是爱人呢? 
  儒家仁学系统中的“人”,只是复杂的宗法人伦网络节点上的角色集——为臣为父为夫等等,而不是独立的个人。人不过是社会关系伦常中的一个动辄得咎的可悲的符号而已。
  在儒家“修齐治平”的公式中,个人是始点而不是最终目的;他不属于自己,故不可能为自己的权利而辩护。儒家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反省的主要是人际而非个人,目的是通过履行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而达到社会和谐。儒家的政治原则是安定,而非个人的权益。儒家强调个人的言行都必须符合等级礼仪。所以,中国人习惯于一个等级化的人际关系。 
  “仁者,人也”,实则“二人”也、关系也;离开人伦关系的对象,就没有“人”。孙隆基先生认为“二”与“人”才构成人,“一”只是半人,“一”构不成人。离开了另外的“一”半,人就撑不起来,立不起来,就东裂西倒,无所依附。孔子坦承“克己复礼为仁”。由无数这样长不大的“人”组成的民族就是“未断奶的民族”。孙隆基先生看出了“个人”在中国文化中的缺失,换言之,中国文化没有养育出“个人”。对“个人”构成压抑和杀伤。
  新儒家梁漱溟反复指出:“中国没有个人观念”,并称之为中国文化的最大之偏失。张东荪也认为:“在中国思想上,所有传统的态度是不承认个体的独立性”。



 回复 收藏 693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49:00



  拒说林贤治先生也已经意识到鲁迅先生对于体制的建构作用认识之不足,以林先生身上的民间诗人气质,他的内心不会果真这么认同一个建构意义上的胡适,推测而已。针对学界不少人批评鲁迅建构不足的说法,林先生曾说在一个奴性深重的民族,鲁迅先生本人就是最大的立。大致说法如此,我感到这种说法十分深刻。

  陈愚先生曾说:鲁迅的建设性,我想主要是建设“个人”,我自己的经历让我感觉到一个人读不读鲁迅是完全不同的,鲁迅几乎可以说是给人一种新的勇气和眼光。钱理群先生就曾经说,在文革后期,大批知识分子就是通过阅读鲁迅而走向思想解放的。人是需要通过阅读鲁迅这样的文化大师走向自我解放,固步自封与解放无缘。回顾几代知识人被奴役的历史,就会觉得,这个民族太需要鲁迅这样独立个性的人了。由知识分子在历次运动和经常化的思想改造中,都经历过真诚地或被迫地自我否定的精神历程。也就是说,这些自由知识分子丧失了知识分子何以成为知识分子自觉的独立思考批判的特质。让人不解的是,有些自由知识分子还是心甘情愿接受“精神改造”而成为“驯服工具”的,特别是那些接受过五四洗礼,意然也随波逐流,丧失了独立思考的勇气。不能不让人深思和痛惜。就目前的环境而言,还没有形成纯粹意义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自由知识分子追求思维的的彻底性、精神的纯洁性、价值的纯粹性,追求鲁迅那种特立行品质的路子还刚刚开始。在反思胡风集团冤案的原因时,曾卓说:“胡风本质上是个诗人,也是一个天才的理论家,有很了不起的艺术敏感性。同时,他对党、对共产主义忠心耿耿。但是,他不像鲁迅对中国社会和历史了解得那样深刻。只有诗人的***,又不懂政治、不懂权术,情绪上对某些人过于偏爱。这样,不必要地得罪了一些人。”植芳说“胡风这个人有忠君思想,像晁错一样,认为皇帝是好的,只是小人多,想清君侧,这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他写三十万言,实际上和过去传统的上万言书差不多。应该从中国的文化传统来看这段历史。再说,我们的朋友中有的文艺思想也很左的,不能容人。”谢韬说:“我摆脱对***的崇拜,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总相信***弄清真相后会改正的,实际上他从不会想到纠正他干的事,哪怕错了也不会纠正的。我们这种宗教徒一样的虔诚,是历史形成的。”徐放说:“过去我们对党一直忠诚的,也很崇拜的,现在的人也许不理解,我们其实那时的思想结构就是陈旧的。即使在狱中,对抽象的党,总是无限信任的,而且总是认为是宗派在整人。真正的反思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开始。我们每个人包括受摧残的,都应该认认真真地反思,我们身上有没有左的东西,没有奴性吗?在中国,我们这些人,和很多人一起,构成了愚昧和奴性的基础。”

  如果多一些鲁迅式的清醒就好了,鲁迅的意义在此显现了出来。受迫害、被摧残的人坦然承认自己也受了左的病毒影响,并痛苦地承认,自己构成了愚昧和奴性的基础。而那些真正中毒很深的人,却总是拒不承认身上中毒,总是把自己说成一贯健康。(刘兴雨)现在的知识人对鲁迅的精神意义,总是缺乏深远的认识。在一个奴性深重的国度,怎样批判自己身上的奴性,确实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过分聪明的知识人,出于对鲁迅的反感,甚至批判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认为人性不是零部件,可以随便改,随便换。自然任何人也没有权力改造人性,不管他姓鲁,还是姓胡,但是当那种恶劣的人性劣根损害了别人的权力的时候,他又无法自我反省,这样的人性必须要改造,这同样是一种权力。现在的知识界,远远没有到抛开一切仅仅依靠自我实现精神独立的时机,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重提鲁迅,意义深远。“鲁迅以及以后的知识分子们展示自己的痛苦、虚无、绝望,使人不得不去正视、思考历史与现实并重估其价值,这就是启蒙”。陈愚给启蒙下了一个好的定义,启蒙并不象一些半吊子虚无主义者嘲笑的那样虚妄,它是力求成为个体的知识人的自觉追求。摩罗和余杰带给九十年代青年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给窒闷的文化空气,开了一个小窗。虽然窗子里仍然还有蚊子苍蝇和臭虫,但是毕竟有了一丝新鲜的空气。也就是那个时候起,我渴望看到类似的文章,特别是青年人的文章。几年来我陆续地接触了许多知识分子,他们是钱理群、王晓明、林贤治、谢有顺、朱大可、汪晖、李慎之、任不寐、槟榔、老酷、王晓华、吴洪森、老村、王开岭、张晓波、羽戈、陈愚、南朵、王怡、陈永苗、周实、梁卫星、范美忠、朴素、崇拜摩罗……这些都曾在我身处困境时,给了我战胜困难的精神启示,正是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尝试和他们精神上的沟通,我开始渐渐摆脱精神奴役,并且最终毅然走出体制。回想以前,我物质贫穷精神暗弱,而现在不会了。



 回复 收藏 694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50:00



  鲁迅先生的意义主要还是个体意义上的,他至少建构了独异的自己,也就是说他建构的是自己的灵魂。邓晓芒先生也曾经说道:鲁迅启蒙的价值并不在于唤起了多少民众,而在于他用唤起民众的方式造就了他自己。所谓的“民族魂”并不意味着整个民族从此就有了“魂”,而在于一个无魂的民族毕竟产生出了一个伟大的灵魂。我们其实只要研究一个文革,或一个鲁迅,研究透了,整个中国古往今来的精神现象都在里面了,甚至整个人类的精神现象也都在里面了。硬要鲜活的鲁迅和什么体制的建构挂钩,那只是现代学者的良好愿望。钱理群一语道破:“鲁迅是体制外的、批判的立场,胡适是体制内的、补台的”。鲁迅与胡适,两个性格,两种人格,一个处于刀锋之上,一个在刀锋两侧来回徘徊刀锋之上的,体念的是水深火热明灭分明,刀锋两侧的,感受的是乍暖乍寒。(今日清泉)两人的自小的生活环境和个人性格不同,以后所受教育背景也不同。鲁迅从小受苦,经历了封建大家庭的败落,见识人间冷暖很多,肯定要烙下相对孤僻敏感狭僻的特点,不太容易相信,对于人性有更多关注,对于制度政治什么的关注要少。而胡基本上是大户人家,富裕正统生活,决定了他看问题更冷静,理性比较大气点。一个叫很东风的网友说,鲁迅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只牛氓,对于我们这个病重的国家来说,我们需要这样的牛氓。事实上,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牛氓,在整个民族的层次上,进行一种深刻的自省与自我批判。如果非要比较的话,我认为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在着太多的问题,并非简单的改良就可以改变这个国家的面貌时候,鲁迅也许是我们更为需要的,虽然他并不能改变我们的现实——又有谁可以呢?但是他至少可以让我们保持清醒,尽管这种清醒比迷糊更为痛苦。中国的未来在于国民的觉醒,在于全体国民的觉醒,如果把希望寄托在革命上,也是较为渺茫的,是的,旧的是极为不好的,是希望将它改变,但是我们又能提供怎样的世界来替代它呢?胡适所倾注的民主宪政从何而来呢?靠国家政权推动改革,固然不错,但是靠一个奴性深重的国民来实现吗?在这个意义上,鲁迅是胡适的前提,鲁迅是药胡适是饭的观点,很有一些道理。

  实际上鲁迅这个名字,是与反抗相联系的。鲁迅先生的意义是在与各种势力的对峙中显示自己的,倘若他连对手都消失了,那还有什么意义?鲁迅先生作为历史的中间物,在而不属于两个社会,自啮其身,抉心自食,他要成全的是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这样一个独异的个体,当然与体制等任何桎梏自由的屏障无关。鲁迅与精神有关,苦痛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鲁迅的生命历程,如影随形,处处可见。它曾使鲁迅孤独、寂寞、失落、忧伤、愤懑、彷徨、战斗…… 每《野草》,便觉得阴森森如入古道,可以感受心灵苦闷的煎熬黯淡的情绪和痛苦的情愫,特别中年以后,一种价值和意义的失落,伴随着巨大的虚无感席卷而来,他的肉体和心一起在其间挣扎,并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因为生命是自己的,又全由自己负责,所以不惜以自己为实验,解剖自己,连同肉体和灵魂,一并展示给人看,无论是高尚的、还是已经被扭曲了的。这解剖的刀就是他自己手中那犀利的笔。他用这枝笔描绘出了那些在残酷的压榨下变了形的肉体和灵魂,并且想借助它为彷徨中的灵魂指出一条生的道路,他将自己的这种愿望赋予在《野草》中。“盖世界大文,无不能言人生之闷机┅┅所谓闷机,即人生之诚理是已。”“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存在的迷茫,肉体的价值,一并集中起来。灵魂的拯救何以可能呢?鲁迅后来说:“我常觉得‘黑暗和虚无’乃是‘实有’。”而当“黑暗和虚无”成为“实有”时,人作为生命存在的肉体已经不再对灵魂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吸引力。所以,在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影,这个灵魂的另一种反应形式就会来向肉体告别,但是影是彷徨的,影说:“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鲁迅深刻地体会出灵魂的无措,却又只能彷徨于明和暗之间,任它向自己告别,留下仅有的黑暗和虚空。渴望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包括灵魂存在的价值,而对那有如僵尸一样死然而又仿佛仍然存活的地面报之所讥讽和憎恶:“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他认为这地面是假借了精神来充作自己肉身的装饰,但当地火退却之后便冷却僵硬。而他又渴望在火热的***之后,能够从这僵硬的地面上成长出另一批新的野草来,它们会拥有更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战胜了作为肉身的地面,而成长为一种精神过。( 金瑞锋《鲁迅《野草》之深层意蕴探寻》)客的形象是鲁迅对先前探索的一个总结,他处处体现了鲁迅的心路历程。因为苦恼疑惑对肉体的拯救,所以过客已经不会再去肓目地珍惜肉体,他的脚走破了,孩子给他布包扎,但是他已经学会忍耐肉体的苦痛,倘带在身上,即便是这样轻薄的一片,他也会觉得太重,因为不肓目地珍惜肉体,就少了对肉体拯救后的苦闷和彷徨,可以在脚已走破时继续不停地走,“向野地里踉跄地闯进去”。他太清楚肉体对外面的需求是无止尽的,所以必须完成对肉体的复仇,于是先前见过的野百合,野蔷薇在脑中化为了坟——这肉体死却后的归宿。在过客的身上,鲁迅还赋予了他突破的精神。老翁知道前面是坟,但坟的后面是什么?他不知道,连见过坟地并在坟里欣赏过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孩子也不知道,并且他们不会走过去,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了,而过客虽然也不知道,但是他依然要走,他想知道坟后面是什么。然而至于那后面到底存在些什么,却并不重要的,鲁迅的意愿在于走过这一片坟地!从死却的肉体上践踏过去的路才是灵魂的路。



 回复 收藏 695楼

作者:胜星华 时间:2013-11-19 20:51:00



  顶了~ 精彩! 很喜欢~



 回复 收藏 696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51:00



  林先生认为在一种大国家小社会的环境中,知识分子应该站在社会说话。进了体制,毫无例外的只会增强国家的力量。我十分赞同这种观点,事实上当知识分子真正走进了体制以后,只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积蓄力量,积极融入,不断按照官场潜规则,便于掌握权力,一旦掌握权力以后,又时时想着巩固权力,那种所谓“体制内”的力量在推动改革的说法,我总觉得这是十足的中国逻辑,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掌握权力,但进入专制政治体制里的人,又如何保证自己不受官僚体制的磨损呢?二,默不作声,明哲保身。

  孙郁先生在《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一文中认为,胡适不能说是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但他却不能像鲁迅那样走向黑暗的深谷,与陈腐的权贵彻底决裂。胡适的独立意志的表达方式,常常是利用现政权的缝隙,或者说利用已有的社会机体,进行渐进的变革。在通往真理的路上,要有尼采、叔本华、鲁迅、萨特,但也需要黑格尔、歌德、高尔基、胡适这样的人。这是一种文化的生态。当黑暗过于强大时,铲除黑暗的人,身上不免拖着黑暗的余影。中国知识界的悲哀在于,这一黑暗的余影太长了。所以,无论是鲁迅的反抗,还是胡适的挣扎,都是个未完成的精神表达式。抵抗奴役的路,对他们而言,只意味着刚刚开始。中国的现代进程中,这两类人,都是非健全的。但在这里,能真正提供精神自由和反奴役意志资源的,也许只有鲁迅。在灵魂的深与思想的深上,鲁迅是一座高峰。他矗立在那儿,提示着人们去注意新的主奴关系的生成。如果说中国的知识界缺少什么,我们与鲁迅的距离有多长,那么所欠缺的就有多长。德国的亨利希·曼说:“一个向统治阶层靠拢的知识分子是在背叛精神。”作为一个具有清洁精神的人来说,独立于这个世界,恪守心灵的圣地,是难能可贵的。知识分子所以是知识分子,乃是具有一种属于自我独立不倚的价值世界。它以在野的声音,向权贵世界发出逆俗的声音。高远东先生将鲁迅精神比做“药”,把胡适思想看成“饭”,正是很好的注释。在鲁迅消失了的地方,胡适便凸现出他的意义。但悲哀的是在我们这个国度,鲁迅的话题竟是长恒的,一个病态的民族,胡适的自由之梦,常常没有鲁迅式的绝望之声,更具有广泛性。邓晓芒先生指出,中国自古以来没有自由知识分子,而“五四”知识分子则除鲁迅外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 要有人像鲁迅那样意识到自己与自由知识分子的人格差距,并努力克服自己身上的缺陷乃至“劣根性”,中国知识分子就有希望。 

  鲁迅是那种对于“人权”、“宪政”、“法治”这些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如此隔膜的人吗?他老先生在一次次的招牌虽换货色依旧的制度的更换中,看到了什么?是人的陈旧观念的根深蒂固。他毅然要做的是思想领域里的启蒙工作,于是就有人说:“谁有资格改造国民性”。是的,鲁迅是没有象胡适那样口口声声宣扬什么“人权”、“宪政”、“法治”,但他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实行“人权”、“宪政”、“法治”。中国最缺少的就是鲁迅这种敢于拼命捍卫“人权”、“宪政”、“法治”的精神战士,不缺少胡适这样大谈“人权”、“宪政”、“法治”的学院知识分子。

  冉云飞先生说多读胡适可以改善人性的话,那么我则认为多读鲁迅则可以捍卫人性。

  作者于2005-1-22 11:24:39 安徽界首 yuzhongda@sohu.com



 回复 收藏 697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51:00



  某期读者上有一报道:
  一日本女记者去非洲某部落采访。酋长盛情接待,开着吉普车带她参观了他的领地、几百头猪、五十多个女人、八十多个孩子。采访结束要离开时,酋长把翻译拉到一边叽哩咕噜一通,还不时用手比划比划,最后气愤地走了。女记者不知所以,后来一打听才知道,酋长想用三头猪换她做老婆,看翻译不同意又加到五头。
  我相信,不仅酋长,包括他的臣民都认为,传统文化是多么地与众不同而不能让它绝种。其实他们也说不清祖宗遗留下来的东西有哪些内容,在哪些方面比其他外来东西优越--因为他们没见过外来的东西或虽见过而不知所以或虽见过却因一种莫名其妙的原因而不愿接受,他们只一致认为不能丢。
  你告诉他应该民主自由,他会翻下白眼反问:
  “民主自由了又能干吗?”
  “能让你们富裕。”
  “富裕又能干吗?”
  “富裕能让你们幸福。”
  “我认为我现在已经很幸福了,你滚吧!”

  #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诸子百家,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上古圣人老子和鬼谷子哪个的能力学识不远超孔老二百倍?
  鬼谷子门下的奇人异事英雄豪杰更是辈出!
  这不是黑儒家孔老二,而是还原孔老二本来面目,剥掉儒家的画皮!

  孔老二儒家才是传统文化的灭绝者!

  楼主没有黑道家,楼主支持拥护道家,拥护老子,拥护原版马王堆《老子》。



举报 回复 收藏 698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52:00



  惟有儒教鼓励女人自杀

  儒家的《礼记.曲礼下》篇云:“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又云:“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礼纪.婚仪》篇云:“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 这121人的数量也成了历代后宫妃嫔的常数,当然宫女的数量是没节制的。

  周代不仅规定了天子、诸侯、大夫妻妾的数目,而且规定了同房的时间和顺序。那时,人们喜欢以天体、阴阳、历数来决定事情的顺序,连后妃和帝王贵族同房的顺序也依照月的阴晴圆缺来决定。月亮每月从初一到十五会逐渐满盈,而后十五天则逐渐变缺,根据这个规律,从初一到十五,是由地位较低的女子开始进到地位较高的,而从十六到三十,是由地位较高的逐渐安排到地位较低的。

  具体情况是:一日到九日,八十一御妇,每夜轮九人;十日到十二日,二十七世妇,每夜轮九人;十三日轮九嫔;十四日轮三夫人;十五日,皇后。十六日,皇后;十七日,三夫人;十八日,九嫔;十九日到二十一日,二十七世妇,每夜轮九人;二十二日到三十日,八十一御妻,每夜轮九人。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诸侯共有九个妻子,其中除一位夫人外,另外还分为甲、乙、丙、丁四组侧室。每天晚上除了由夫人陪伴外,另由两个侧室相伴。通常的情况是,50岁以下的侧室才有和主君共寝的权利,因为还有怀孕的能力;50岁以上就不可和主君共寝了。夫人(正室)则不受年龄的限制,可一直和丈夫相处,同进同退。 

  大夫有一妻二妾,以三日为一轮;而士族只能有一妻一妾。妻、妾有严格区别,一般情况下,妻子可从晚上一直伴丈夫至次晨,而妾必须在深夜时分等主君睡着后即行离去。

  古人出于“天人合一”的观念,把土地和女性连在一起,把性和季节联系起来。譬如:把少女有性需求称“怀春”,把性交称“春风一度”。古人提倡野合,认为在野外性交,可得天地之气而有益健康,同时有利于谷物生长。

  孔丘的父亲,曾做过鲁国陬邑的邑宰(相当于县长),他娶了个姓施的老婆,生了九个女孩,就是没男孩。孔纥唯恐断子绝孙,又娶了个小老婆,不久生了一个男孩。不过,好景不长,这个男孩得病成了瘸子。孔纥急得要死,到了六十多岁的时候,又和一个15岁的叫颜征的女人胡混,二人野合于尼山之上,生了个儿子,取名叫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的意思。后人评述说,如果不是野合而得天地之气,很难生大圣大贤。

  孔子也有小老婆。孔子使宰予使于楚。…宰予对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贵义尚德,清素好俭,仕而有禄不以为积,不合则去,退无吝心。妻不服彩,妾不衣帛,车器不雕,马不食粟,道行则乐其治,不行则乐其身,此所以为夫子也。

  顾准说:“春秋时代,诸侯聘妻,女方就以娣(小姨子和夫人的女儿)陪嫁,这些女的是当然的小老婆。西方史讽刺路易十五有情妇;不过路易十五有情妇却没有3宫6院72妃。”

  极端地轻贱妇女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Admin
Admin

帖子数 : 804
注册日期 : 13-04-26

http://bdwl.longluntan.org

返回页首 向下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 页 5 Empty 回复: ★★★美国汉族博士后: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第二部)/ 轉《杏花天雨谢春红 》

帖子 由 Admin 周二 31 十二月 2013, 07:22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52:00


  汉代人写《忠经》,宣扬“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事二夫”。儒家重忠孝,强调为国尽忠、为长辈尽孝,这就奠定了国家和长辈绝对权力。绝对权力必然***。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孔子提出:“女子小人难养也”。在中国,女又为奴,所以孔子把女子小人相提并论。小人即当时的奴隶用劳动养活了世界,可孔子居然说这些小人真难养活和对付。还有比这更无耻的言论吗?

  中国女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奴”呢?原来中国人“心甘情愿”喜欢奴隶制,我现在为奴,但“30年的媳妇熬成婆”,30年后我就是主婆了。难怪中国人生了小孩子后,听到的恭喜却是:“你又升了一级”!一个等级制、奴隶性根深蒂固的民族,是无法真正理解自由平等的,因为他心中根本就没有这些概念。儒家的奴隶“孝”道怎能转化为民主文化?

  中国式的“姬妾制度”,是一种极度没有人性、极度残忍无情的制度。因为它将“阶级”带进了家庭、带进了同床共枕的人儿、带进了手足之情中间,强行把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分成了压迫和被压迫的两类。这实在是对人性莫大的嘲讽。光从制度含义来讲,姬妾制度连阿拉伯国家的“四妻制”都不如。这是“仁恕”之道背后的黑色幽默。
  《礼记》云:“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妾的身份却只不过是买来的物品。《礼记》:“奔者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良贱不婚”。那就是说,假如小儿女们自由恋爱受阻,相约私奔的话,则女方没有资格为妻,双方家族都只认为她不过是一个妾而已。

  妾的本意是女奴隶,《尚书》有云:“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意思是牛马发情逃跑了,男女奴隶私奔了,都不必去追。其中“妾”指女奴隶,“臣”指男奴隶。因此娶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三媒六聘,“八台大轿抬进门”,拜堂成亲。而妾一般是买来的身分微贱的女子,一般从侧门抬进去,也没什么热闹的场面。至于妻和妾生的子女,就更有区别了,礼教中最讲究的是嫡庶,即“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正妻生的为嫡子,妾生的则称庶子,除非正妻或逐或死,妾被扶正,否则做妾的很难有翻身余地的。

  《唐律疏议》明确规定:“妾乃贱流”、“妾通买卖”、“以妾及客女为妻,徒一年半。” 其根本理由是:一则紊乱了上下不移的等级关系,二则破坏了宗法嫡庶次序。妻是嫡,而以妾为妻是以庶代嫡,违背了礼教等级。“是可忍,孰不可忍?”假如将妾升为妻,就是触犯了刑律,一但事发,两口子要一齐服刑一年半,服完了刑照样得离异。这样的法律下,做姬妾的已不是人了,丈夫或嫡妻凌虐姬妾,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儒家经典《礼纪.郊特性》篇说: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中国古代男女从来没有平等过,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则必须三从四德,从一而终,夫死要守节;丈夫可以随意休妻,但是妻子无权提出离婚。

  中国女人稍有不对就可被休,有所谓“七出”:一、无子。二、淫益。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仪礼)。但女人若不满意丈夫,可就没有提出“休夫”的权利。有些朝代的皇帝死后,还要妃嫔殉葬。正史孝行传对殉夫而死的未亡人,也大加表扬!女人不过是男人的财产罢了。

  凌虐妇女,从天子至庶人,弥不有之,盖妇女居于底层之底层,被视为器物、家畜,生杀予夺,无复人气;尤为可叹者,社会熟视无睹,甚至赞扬此类野蛮行为。

  吴起杀妻以求将,人或以为不然,然吴终因此而得将印;吴起是儒家,他以兵机见魏文侯,是儒冠儒服,而且以爱兵如子而着称。吴起后来死在楚国,死在楚悼王发丧的仪式上。当时,因改革而失落,埋恨已久的宗室大臣把他团团围住。他死到临头,还玩兵法,竟厉声大喊,我倒要叫你们看看我是怎样用兵。说罢,往楚王的尸体上一趴,乱箭穿身,楚王也稀巴烂。楚国法律,凡是用兵器伤及王尸者都是死罪。所有参加围攻吴起的人,几乎都被满门抄斩(《吕氏春秋?贵卒》、《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刘备有妻子如衣服之语,为刘安杀妻以其肉奉之而赐金,却被小说家描绘为仁德之君。


举报 回复 收藏 700楼
作者:寻找先天真爱 时间:2013-11-19 20:52:00


  《三国志卷六?裴松之注引典论》:(袁绍妻)刘氏性酷妒,绍死,僵尸未殡,宠妾五人,刘尽杀之。…(刘子袁)尚又为尽杀死者之家。

  曹植的妻子为了讨丈夫欢心,她穿了一件漂亮的华服,在曹植面前转着圈子,不料被曹操看到。由于曹操严禁家人穿绫罗绸缎,加上曹操正对曹植一肚子不满,一声令下,一位爱美的女性便命赴黄泉。

  魏文帝曹丕即位第三年,颁布了一项《禁妇人与政诏》,诏曰:“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君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曹丕太过分了,剥夺妇女参政之权倒也罢了,缘何还要将“乱之本”这顶凶恶的帽子送给她们戴呢?曹丕干脆用一杯毒酒把妻子甄氏杀了。

  十六国之一的前凉王张天锡,有宠妾阎氏和薛氏。有一天张天锡重病卧床,自觉性命不长,对二宠妾说:“你们将何以报我?我死后,二人岂可再为他人妻!”二妾回答说:“你若不避讳谈死,妾请求殉死,供洒扫地下,誓无他志。”到张天锡病危时,二妾都自刎而死。后来,张天锡的病却好了。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还有南朝梁时有个叫杜嶷的人,纳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妾。有一天这个女子收到妾父的来信,正读信时杜嶷回家,妾羞以家事告杜嶷,把信吞了下去。杜嶷怀疑是情书,命令剖腹取信,信取出时,妾气尚未断。杜嶷看完后,知妾被冤枉,可是妾已经死了。

  严武稚年椎杀父妾,无人责之,反由此成名。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九严武传:武字季鹰,幼豪爽。挺之独厚其妾英。武始八岁,怪而问其母,母语之故。武奋然以铁锥就英寝,碎其首。左右惊白挺之曰:郎戏杀英。武辞曰:安有大臣厚妾而薄妻者。儿故杀之,非戏也。父奇之,曰:真严挺之子(这段文字约占严武传全文1/4,足见儒家如欧阳修者,对这类非人道之行为不仅不加谴责,且持赞赏之态度)!

  虐杀婢女的事在包括唐代在内的封建社会实在太多了。虽然法律规定杀奴婢是犯法的,但与杀良民量刑却不一样,只是“杖一百”或“徒一年”,不需抵命。至于一些权贵豪门,法约束不了他们,就更视婢女的生命如草芥。例如骁卫将军张直方生性暴戾,对奴婢稍有过失就杀。房孺复妻崔氏一夕就杖杀侍女两人,埋于雪中。韦皋做了高官后,将岳丈家当年对自己无礼的婢仆全部杖杀,投入蜀江。

  唐代开始的缠足文化,令变为小脚的女人只能是性工具了,历代文人除了给小脚命名为:香莲、金莲、纤莲、莲趾等,还形成了审美原则:小、瘦、尖、弯、香、软、正。鉴赏等级:神、妙、仙、珍、清、艳、凡七品,之外,更分出了南北的不同审美:“北喜垂钩,南爱翘。由此我们便知道中国女人成为掌上“珍品”之后,就只有被品味着吃掉了。更可怕的是小脚脱离身体,竟成为贡品。明代的张献忠为祭神,砍了无数女人的双脚,堆成两座金莲峰,由于峰顶要放最小的脚,他只好把身边的宠妾的脚砍下来放了上去。可以想象没有了双脚的女人命运,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一有战乱便自杀保节,成了传统女性的人生追求。

  中国古代没有爱情。“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白乐天的哀叹,是为中国妇女的痛苦而发。白居易“江州司马青衫湿”,尤为后人称道。

  白居易在《追欢偶作》中道:“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即:“我家里养的家妓,每过三年多,我就嫌她们老丑了,又换一批年轻的进来,十年间换了三次。”舒芜痛斥道:“他买了一批十五六岁的女孩来当家妓,才玩三年,人家也才十八九岁,就嫌人家老了丑了,当废品处理掉,再买进一批新鲜货,一而再,再而三,还公然写进诗句,公然以此自炫。说得这样得意、这样自夸,贱视女人到什么程度,恬不知耻到什么程度!” 家妓不仅是主人的玩物,也可供客人娱乐,如侍酒,甚至在主人支使下供客人作枕席之欢。如白居易在裴侍中府中夜宴,就有“九烛台前十二妾,主人留醉任欢娱”之句。元、白二人交情很深,有时还交换妓女,相互狎玩,如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就曾让元稹把杭州歌妓商玲邀往越州,狎玩了一个多月才归还。这种状况当然决不仅限于“元、白”。关盼盼为白居易写诗相逼,不得不为其亡夫张建封绝食殉死。
  孔子说:“男女授受不亲”,导致了寡妇因手臂被男人碰而自砍手臂。五代王凝妻李氏,只因为被亡夫之外的男子拉了一下手臂,便仰天长恸曰:“我为妇人,不能守节,而此手为人执邪?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于是以斧自断其臂,为欧阳修大加赞许。

  有人问朱熹寡妇因为无力维生,饿死怎么办?朱熹回答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把贞操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导致了多少人间悲剧!明清以降,礼教炎威日炽,正史及各地的府州县志,无不专列“烈女”一卷,但大多数人却连名字也未留下,只有一个“××氏”而已。前为夫姓,后为父姓,表明她们只是作为夫权和父权的所有物而存在的。

  汉民族有女性自杀殉夫的传统,娥皇、女英因夫死后投江。



天涯微博

Admin
Admin

帖子数 : 804
注册日期 : 13-04-26

http://bdwl.longluntan.org

返回页首 向下

5页/共5 上一页  1, 2, 3, 4, 5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