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之家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崋夏之聲》十四:世界民族各服飾,華美漢服何處尋?(2)

向下

《崋夏之聲》十四:世界民族各服飾,華美漢服何處尋?(2) Empty 《崋夏之聲》十四:世界民族各服飾,華美漢服何處尋?(2)

帖子 由 朵朵芬芳 周三 01 五月 2013, 15:01

其實,剃髮易服政策,並非女真--滿洲統治者的專利,歷朝歷代,每逢漢族人民淪為異族統治者的奴隸時,常常伴隨剃髮易服的悲劇發生,滿清只不過是做得最堅決、最徹底的一個。

例如第一章所述:在宋朝,金人天會年間就曾向漢人下令削髮,不如金人式者死;元初也有過要漢人薙發令,即令在京士庶須剃髮為蒙古族裝束。(《中國古代服飾史》周錫保1984年9月版)明初,漢人“驅除胡虜,恢復中華”之後,又恢復漢族衣冠“壬子,詔衣冠如唐制”(《明史》卷二本紀太祖二),就算是在最強盛的唐朝,吐蕃也曾對漢人強行推行蕃化政策,其具體內容見下。

吐蕃佔領敦煌初期,尚乞心兒強行推行蕃化政策,讓沙州人民改易穿著、學說蕃語、赭面紋身,據《張淮深碑》載,當時“河洛沸騰,……並南蕃之化,……撫納降和,遠通盟誓,析離財產,自定桑田。賜部落之名,占行軍之額”,落蕃漢人從此不得不形遵辮發,體美織皮,左衽束身,垂肱跪膝,內心銜怨含恨近百年而無路申屈。” 《陰處士修功德記》中也有“熊羆愛子,拆繈褓以文身;鴛鴦夫妻,解鬟鈿而辮發”之語。由此可見,吐蕃統治者在敦煌地區以強硬的措施迫使漢人說蕃語、左衽而服、辮發、紋身,甚至從嬰兒就開始做起。這一系列政策無非是想從語言文字、風俗習慣、歷史傳統等方面消滅民族差別,希望漢人從一出生就把自己當成吐蕃人。

吐蕃的這種蕃化政策,不僅限於沙州一地,而是在蕃占的整個河隴地區推行。但落蕃的漢人並沒因身著蕃裝、口言蕃語而生出一顆吐蕃心來,他們依舊懷念著大唐,依舊記得自己曾是大唐子民,他們蕃服、蕃語、漢人心。當唐使劉元鼎出使吐蕃時,在龍支城,數千老人向他邊稽拜邊哭泣著,他們向劉元鼎詢問大唐天子現在還好嗎,其中一位說“我們跟隨軍隊在此沒蕃,現在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還紀念我們這些可憐的落蕃之臣嗎?大唐的軍隊何時到來呀?”說到這裡,已經嗚咽地說不出話來。劉元鼎悄悄問他是哪裡人,他說原是豐州人氏。“至龍支城,耋老千人拜且泣,問天子安否,言:‘頃從軍沒於此,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來?’言己皆嗚咽。密問之,豐州人也。”(《新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一吐蕃下)

沙州漢人更是沒有忘記曾是大唐的子民,他們雖身著蕃裝臣於蕃虜,但每年祭祀父祖的時候,都穿上中原漢人的服飾,號啕大哭,東向而拜,祭後再將漢服脫下秘密藏起。“每歲時祀父祖,衣中國之服,號慟而藏之”(上同)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許多落入吐蕃的漢人都未能見到敦煌重歸大唐的那一天,而當他們即將面對死亡的時候,他們總是囑咐自己的子孫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是大唐,後輩們為死去的先人穿上漢人的服色出殯入葬,使先人能夠帶著一點安慰在另一世界實現回歸大唐的夢想。唐代元稹的《縛戎人》詩說:
眼穿東日望堯雲,腸斷正朝梳漢發。
近年如此思漢者,半為老病半埋骨。
尚教子孫學鄉音,猶話平時好城闕。
老者儻盡少者壯,生長蕃中似蕃悖。
不知父祖皆漢民,便恐為蕃心。

吐蕃統治下的漢人,無時無刻不懷念著大唐和痛恨著吐蕃。落入蕃中的漢人,除了公開的反抗以外,還常常計畫出逃,在白居易的《縛戎人》中有雲:
一落蕃中四十載,身著皮裘系毛帶。
唯話正朝服漢儀,斂衣整巾潛淚垂。
誓心密定歸鄉計,不使蕃中妻子知。
暗思幸有殘筋骨,更恐年衰歸不得。

為了鞏固統治,吐蕃還實行: 統治形式遊牧化、土地實行突田制、行政司法相混成等一系列政策。吐蕃統治者實行蕃化政策的目的是同化蕃占地區的人民,但實際上,吐蕃與佔領區其他民族間的矛盾始終未能消除,蕃化政策的實行反而激發了落蕃人民“永拋蕃醜”的鬥志與決心。

第三節 剃髮易服的結束只是華夏衣冠消失的開始

滿清的鐵腕鎮壓,完成了剃髮易服的“弘願”。然而,剃髮易服的結束只是華夏衣冠消失的開始。

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清廷撤藩,吳三桂在雲南舉兵反清,又以蓄髮、複衣冠相號召,時,吳三桂召集諸將於永曆帝陵前,“指其首曰‘我先朝曾有此冠乎?’指其身曰,‘我先朝曾有此衣乎?’”於是,“各具漢官威儀,集陵下,三桂易方巾素服,酗酒山呼。”(《明季裨史初編》卷二六)表演頗富戲劇性。次年,福建耿精忠、廣東尚之信相繼回應,蓄髮、易服,一如三桂。所過洲縣,具令剪辮、複衣冠,一時風靡,不半載而有半壁河山。 “令下之日,速宜剪辮,留發包網,所有官員領帶綬儒巾小帽,一切悉照漢人舊制,毋得混淆,共敦華夏之風,複堵文章之舊,如有頑抗,軍令不赦!”(《清初莆變小乘》)吳三桂在反清檄文中,指斥滿清統治者“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 聲稱要“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奉天討虜檄》)云云,不過吳三桂之流叛國棄義、為虎作倀,為異族侵略者充當鷹犬爪牙劊子手的漢奸面目和卑污人品早已為世人憎厭、唾棄。拉攏不到太多支持者,終不免敗亡,且殃及子孫。吳三桂為籠絡人心,去祭奠永曆帝,這本身就是個嘲弄:大家都知道,永曆帝朱由榔父子,就是被吳三桂殺害的!等吳三桂認識到“兔死狗烹”的時候,已經成了一個人見人厭的人渣!既為廣大漢族人民所鄙視,又為清廷所不容。

滿清王朝在全國統治剛剛確立之時,儘管全國老百姓都被迫剃髮、換裝,但殘存的反抗、抵觸意識並沒有完全消亡,到了康雍之際,有人還是看不慣滿式衣冠,他們鄙薄地說:?
Reply with quote
Post Sat Feb 04, 2006 11:01 pm
View user's profile Send private message Send e-mail
***
Site Admin


Joined: 17 Sep 2005
Posts: 421


滿清王朝在全國統治剛剛確立之時,儘管全國老百姓都被迫剃髮、換裝,但殘存的反抗、抵觸意識並沒有完全消亡,到了康雍之際,有人還是看不慣滿式衣冠,他們鄙薄地說:“孔雀翎,馬蹄袖,衣冠中禽獸”,同時感歎明朝的“衣冠文物”。這種譏諷甚至也傳到了滿清皇帝的耳朵裡。滿清最大的文字獄,曾靜、呂留良一案中,雍正就以呂留良為首的漢族知識份子質疑滿清統治合法性的種種非議編纂《大義覺迷錄》一書,進行“嚴正駁斥”,其中有一段專門論述衣冠服飾的問題。

雍正說,滿清統治者戢定禍亂,拯救中國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繼承天命而撫有華夏,讓老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仁德義舉、法令政績哪一樣比不上古代的聖賢?本朝既然受命於天,本朝的衣服就應該成為中原華夏乃至萬邦各國的表率,又怎麼能容忍那些愚昧無知的人對本朝的衣冠服飾妄加議論詆毀?況且本朝繼承祖宗的鴻業,敬奉歷代聖明皇帝的成規,代代相承,已經有一百餘年,又怎麼能捨棄自己原有的衣冠去依從他人,屈降尊貴而去附就低賤,改變衣冠的道理? “我世祖皇帝統一區夏,戢定禍亂,救民於水火之中…… 況我朝席祖宗之鴻業,奉列聖之成規,歷代相承,已有百餘年,豈有舍己而從人,屈尊而就卑,改易衣冠之理?”(《大義覺迷錄 ? 奉旨問訊曾靜口供二十四條之十六》)胤禎的意思已經非常清楚:滿洲衣冠和漢衣冠的根本區別在於,這是奴隸主和奴隸的區別,尊貴與低賤的區別,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區別!這對那些抱著滿清的臭腳大唱讚歌,一相情願鼓吹“團結平等”餘秋雨、二月河之流,真是耳光響亮!

乾隆中,江西撫州金谿縣生員劉震宇著《佐理萬世治平新策》一書,抒發了“更易衣服制度”的觀點,被乾隆發現,認為他大逆不道:“劉震宇自其祖父以來,受本朝教養恩澤已百餘年,且身到黌序,尤非無知愚民,乃敢逞其狂誕,妄訾國家定制,居心實為悖逆”。為打擊與他有同樣思想的人,用他開刀,以儆其餘“將其處斬,書版銷毀。”(《清高宗實錄》卷四五○ 十八年十一月癸亥)

在滿清,“漢服”是政治高壓下的過濾詞,同屬於文字獄性質的政治問題。 “功令嚴勅,方巾(漢服一種帽子)為世大禁,士遂無平頂帽者,私居偶戴方巾,一夫窺瞷,慘禍立發,琴川二子,於按公行香日,方巾雜眾中,按公瞥見,即杖之數十,題疏上聞,將二士梟首斬於市。”從符號學來看,滿清統治者通過禁絕“漢服”的所指,來抹殺“漢服”的能指。形式層面的消亡最終導致意義層面的斷缺。從語言學來看,“漢服”有其語形無其語義,“衣冠”、“唐裝”、“華服”等詞彙也失去了實質性的依託成為虛假概念。(王家楨《研堂見聞雜錄》)

另,為預防滿清貴族內部也出現嚮往漢服的思想趨向,乾隆又把皇太極的“聖謨”抬出來當“整風”教材,自己也和皇太極一樣“現身說法”。一天,弘曆身著漢式皇帝的冕旒兗服召見親王大臣,問是否像漢人,眾人不敢答,一老臣最後答“皇上於漢誠似矣,于滿則非也。”這話正中弘曆的心坎,弘曆於是把“祖訓”(指皇太極關於恪守滿式衣冠的“訓誡”)大大稱讚一通:“朕每敬讀聖謨不勝欽懍感慕 ……我朝滿洲先正之遺風,自當永遠遵循。” 又繼續發表了新的“祖訓”“衣冠必不可輕言改易 ……所願奕葉子孫,維深根本之計,毋為流言所惑,永永恪遵朕訓,庶幾不為獲罪祖宗之人。”(《清高宗實錄》三十八年)可知,堅持滿式衣冠,始終是清王朝前後一貫、堅定不移的基本“國策”。


雖然如此,華貴、典雅的漢族服飾仍然以其無可比擬的巨大魅力吸引著廣大人民,甚至連一向熱衷於參禪悟道、附庸風雅的胤禎、弘曆父子,也未能倖免。保存至今的故宮藏畫中,有大量胤禎、弘曆父子衣著漢服的畫像,如《松石流泉圖》《觀畫圖》《行樂圖》等等。這就形成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包括滿清皇帝在內的許多滿漢官民,在內心裡都表現出對漢族服飾的強烈渴望和欣賞,但在表面上,卻又嚴令禁斷漢服。說到底,保證滿清王朝的長久統治,終究是最重要的,因為一旦恢復漢服,文化的強大征服力很可能讓人數不多的滿洲人淹沒在全面“漢化”的潮流之中。想到這一點,弘曆沒理由不對皇太極的“聖謨”“不勝欽懍感慕”,讚歎祖先的 “先見之明”。

從這些也可知道,漢族服飾雖然消失在漢人的生活中,但是滿裝發飾並沒有全部被漢人接受,特別是思想意識上的認可。有些漢人,尤其是知識份子,始終懷有民族感情,懷念漢族的衣冠制度,這種意識是潛在的,但始終存在,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漢族人民隱藏的民族意識的折射。隨著時光的流逝,滿清標榜的“滿漢一體” 的衣冠髮式,不斷地麻痹著廣大的“好死不如賴活著”的漢人的神經。這種民族情緒雖然始終沒有徹底消亡,卻也越來越趨於淡漠。當剃頭令的血跡逐漸被歷史的塵埃遮蓋,漢族士人一批批趕往科舉考場再派往四處為官之時,中國人的對滿清的認同也在不知不覺當中漸漸形成。清初的北京居民見到身著漢式衣冠的朝鮮使臣,還痛哭涕泣,到清中葉,再見到同樣的衣冠,反覺驚訝,認為自己的剃髮垂辮、窄衣緊袖,才是“華夏正宗”。

有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鴉片戰爭之際,被稱為 “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滿清忠臣林則徐經過澳門,見到西洋人的髮式裝束,竟鄙夷的說“真乃夷俗也!”這實在有點井底之蛙的可笑、滑稽,他恐怕沒想到:在對方的眼裡,林某人的長袍、馬褂、瓜皮帽,再加一條豬尾巴的裝束,其實更值得鄙夷!鴉片戰爭之後,被英軍俘獲的清兩廣總督葉銘琛因其裝束特異,被英國殖民政府當作“野蠻人的標本”,放置在印度加爾戈達街頭的籠子裡示眾,英國的TIMES報對葉銘琛裝束打扮進行了詳細描述,尤其對他的豬尾巴辮子進行了盡情的揶揄、嘲弄。這對一向數典忘祖、狂妄自大,野蠻落後、愚昧無知,動輒把別人蔑稱為“蠻夷”的滿清殖民政府,真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1875 年,日本公使森有禮拜訪滿清忠臣賣國賊李鴻章,雙方就辮發衣冠的問題進行辯論,李鴻章對日本人明治維新之後風俗服飾全面仿效歐美表示不滿,對日本人古代全面仿效中國則表示讚賞。森有禮也同樣對滿清的剃髮垂辮發表了異議,李鴻章辯駁說“衣服舊制體現了祖宗的遺志,其子孫應該尊重,萬世保存才是。”(《李鴻章森有禮問答節略》)這可真是名副其實的數典忘祖、認賊作父。李鴻章既然知道日本的古代服飾是仿效中國的,那就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祖宗的髮式服飾應該是什麼樣子,竟然昧著良心、恬不知恥的把滿大人剃髮垂辮、窄衣緊袖的打扮說成是“祖宗的遺志”,還要“萬世保存”,實在不知道李鴻章的祖宗到底是誰?!

------------------------

太平天國革命時期,起義者又恢復蓄髮,以此作為反對滿清王朝的標誌。太平天國在反“清妖”的檄文《奉天討胡檄》中列舉了滿清政府對漢族人民,進行民族壓迫與民族奴役的種種反動殘暴罪行:“夫中國有中國之形象,今滿洲悉令削髮,拖一長尾於後,是使中國之人變為禽犬也。中國有中國之衣冠,今滿洲另置頂戴,胡衣猴冠,壞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國之人忘其根本也。中國有中國之人倫,前偽妖康熙,暗令韃子一人管十家,淫亂中國之女子,是欲中國之人盡為胡種也。中國有中國之配偶,今滿洲妖魔,悉收中國之美姬,為奴為妾,三千粉黛,皆為羯狗所汙;百萬紅顏,竟與騷狐同寢,言之慟心,談之汙舌,是盡中國之女子而玷辱之也。中國有中國之制度,今滿洲造為妖魔條律,使我中國之人無能脫其網羅,無所措其手足,是盡中國之男兒而脅制之也。”

檄文中特別指出“中國有中國之衣冠,今滿洲另置頂戴,胡衣猴冠,壞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國之人忘其根本也。” 華夏民族(漢族)素來對衣冠服飾極為重視,“華夏”之稱,本身就源于其華美的衣服。《尚書正義》注“華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定公十年》疏雲:“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千百年來,寬衣大袖、峨冠博帶的服飾,加上蓄髮、束髮的傳統,共同構成華夏民族(漢族)延續上千年的獨特風景線,也成為古典中國文明在外觀上的重要象徵!古典中國因之賦有“衣冠古國”的美譽!正因為如此,“衣冠”之于華夏,才有著根本的意義!晉室南遷,史稱“衣冠南渡”;士大夫聚會,稱為“衣冠聚談”;反清複明,亦始終以“複衣冠”為旗幟。1648年四月,李成棟在廣州舉兵反正,詩人鄺露記為 “永曆二年閏三月十五日,東粵始複冠裳。”冠裳在這裡已經成了漢族的指代,足見華夏衣冠對於漢民族的重要!三千年來,衣冠服飾對於維繫華夏民族(漢族)的向心力、凝聚力、自信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其影響力不下於漢語漢字!

永曆十三年七月(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鄭成功、張張煌言大舉北伐,沿長江而上,兵薄南京,沿途人民歡呼雀躍,簞食壺漿,紛紛來附,“父老持酒牛犒師,扶杖炷香,望見衣冠,涕泗交下,以為十五年來所未見。”(全祖望《覲張公神道碑》)漢族人民在滿清政府野蠻殘暴的民族奴役之下,遭受的精神摧殘於此可見! 張煌言在以延平郡王鄭成功的名義發佈的“討虜”檄文中,非常明確的表明了“反清複明”的主旨:“衣冠變為犬羊,江山淪于戎狄。凡有血氣,未有不痛心切齒於奴酋者也。……出生民於水火,複漢官之威儀。……誰非中國紳衿?時窮勢屈,委質虜廷,察其本懷,寧無隱忍?天經地義,華夷之辨甚明;木本水源,忠孝之良自在。” (張煌言《張蒼水集》)

需要說明的是,在古代典籍中,關於漢服的記載,用的最多的是“衣冠”、“冠裳”,而不是漢服,其中原因大致是這樣,一是歷來根深蒂固的華夏(漢)文化本位主義。在古人看來,世間有三種生靈:華夏、夷狄、禽獸。華夏當然最開化、最文明,夷狄次之。“衣冠”作為華夏文明的象徵,是默認的,具有惟一性,“夷狄” 是沒有的,“禽獸”更不用說;因此,“衣冠”前面也不必加上“華夏”或者“漢”字進行強調。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史籍為數不多的“漢服”字樣來自契丹、女真等非華夏民族的史料中;在非華夏民族看來,漢人的衣服,那就應該是“漢服”。二是在古代漢語語境中,長期使用“華夏”“中華”指代“漢族”,因之,“漢服”的提法就不多見。這其中也折射出漢人長期以來的民族優越感和自我文化中心主義,不願意把自己和其它族群相提並論。另一方面,經過遼宋夏金元的民族大衝突、大遷徙、大融合階段,到明清交替前後,中國境內不同種族之間的族群意識都空前增強,包括漢民族在內,對自身的角色定位,也逐漸發生著轉變,這從對“漢服”的用詞也可以折射出來:

明崇禎四年(1631年),發生明後金大淩河之役,明廷的監軍兵備道張春兵敗被俘,堅不投降,後金仿效匈奴扣留蘇武的方式,將其監禁在瀋陽三官廟。當時,一位出使後金的朝鮮使者回國後,向朝鮮國王報告張春的情況說,(張春)“不為剃頭,著漢服居於寺中雲。”[朝鮮](《李朝實錄》仁祖九年閏十一月壬戊)朝鮮文獻對張春的衣服,沒有稱“明服”,而用“漢服”。一方面,是出於非華夏民族的認識角度,另一方面亦可見,漢族服飾的概念,在當時已經初步形成並被我們的鄰邦承認!

南明永曆十三年,(1659年),永歷朝廷流亡緬甸,過著寄人籬下的淒苦生活。八月十三日,緬甸國王派人來請黔國公沐天波過江參加十五日的緬歷年節。沐天波攜帶永曆帝原擬贈送的禮品過江後,緬甸君臣不准他穿戴明朝衣冠,強迫他換上當地的少數民族服裝,同緬屬小邦使者一道以臣禮至緬王金殿前朝見。按明朝二百多年的慣例,鎮守雲南的黔國公沐氏代表明帝國管轄雲南土司並處理周邊藩屬國家的往來事務,體統非常尊貴。這時卻倒了過來,要光著腳身穿少數民族服裝向緬王稱臣,心中苦惱可想而知。禮畢回來後,沐天波對朝廷諸臣說:“三月在井亙(吉梗)時不用吾言,以至今日進退維谷。我若不屈,則車駕已在虎穴。嗟乎,嗟呼,誰使我至此耶?”說完大哭起來。(顧誠《南明史》第三十章第一節)

劉寀是當時跟隨永歷朝廷流亡緬甸的朝臣,他後來在《狩緬紀事》中記錄說“上命沐天波往,至金殿前,緬人不容以漢衣冠相見,於是,跣足夷裝,以臣禮見而還。”

可見,漢衣冠在這裡代表著明廷宗主國的身份,是非常尊貴的體統:漢衣冠和“夷裝”是相對的,只有沐天波以宗主國代表的身份出現,才能身穿漢衣冠。而隨著明廷的衰亡和寄人籬下的悲慘遭遇,連漢衣冠也不被容許。

劉寀在行文中沒有用“明服”“唐服”或者“朝服”之類的字眼,而用漢衣冠,也表明對漢服概念的全面認同,在這個時候已經完全形成了!

這個歷史悲劇也深刻說明:華夏衣冠總是和漢民族的興衰休戚相關,只有華夏強盛的時候,華夏衣冠才是受人羡慕、景仰的上邦風範,當華夏衰落的時候,連自己的一領衣冠也難以保存!

滿清入關,是自歷史上“五胡亂華”以來最惡劣的歷史事件,是中國歷史和中國人民的最大悲哀!一位在華的外國傳教士目睹了這個過程:“大批韃靼人進入中國,來的不光是女真人,還有奴爾幹人,西部古韃靼人,和魚皮韃靼人 ……不僅這樣,我還看見許來來自伏爾加河的人,韃靼人管他們叫‘阿爾加韃靼。’”(衛匡國《韃靼戰紀》)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天國革命時期,幹王洪仁玕對蓄髮問題的論述:“蓋發之生於首,猶草之生於山也,山無草則崩破消磨不足以悅人觀,頭剃髮則洩氣壞腦多生頭暈善忘之症。 ……腦之為用甚大,實靈魂生命也,故剃髮之人定有所損,此其一也。又發為上帝生成,發于肌膚,鞠於母胎,非比袍裳出世後才做就以披於身,今上帝欲生之,而偏削之,豈不逆天?天既定於母胎之前,爾偏去於母胎之後,豈非不肖,何以為人?乃該爾等忘其身為華夏,甘為韃妖瞞天不肖之舉,此其二也。況我中土當明末妖來之時,凡百列祖必不肯剃髮從妖,惟迫於勢不得已而剃之。……凡百之家亦有長髮之婦媼,未聞見說天熱即癢而怨天怨母之生鞠者,只聞古有孝子曾參全受全歸,髮膚無有毀傷者,此其三也。今眾等不以虧體為辱,而以削髮為榮。不以逆天不肖並迫先祖之仇為忿,爾以頭皮癢而起嗔,難怪其不願為天父上帝子女,天兄基督姊妹,甘為韃妖狗奴所惑矣。”(洪仁玕《英傑歸真》)

洪仁玕論述蓄髮的理由大致有這麼些:

一、蓄髮美觀並且有利於身體健康,剃髮難看而且損害大腦。

二、蓄髮順應自然,剃髮違背自然,逆天不肖。
三、頭髮受之父母,剃髮虧體,悖逆不孝。
四、華夏子民以蓄髮為傳統,剃髮是“韃妖狗奴”瞞天不肖之舉。
五、剃髮忘祖,忘記祖先反剃髮的仇恨。
六、發為上帝生成,剃髮不符合拜上帝教教義。

總體看,洪仁玕的說法,可謂中西合璧,既有傳統的觀念,又有新的理念,折射出“西學東漸”的時代特點,應該給予肯定。

太平天國革命時期,起義者又恢復漢人蓄髮挽髻的傳統,以此作為反對清王朝的標誌,洪秀全甚至還戴起漢式皇帝的弁冕。據當時(1854年)在華的英國軍官伶俐 (F·A·Lindley)在其《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一書中,對此評價說:"剃頭和頂領衣冠,是佔據封建王朝統治地位的滿洲貴族,強加于漢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奴隸標記。"同時,針對滿清統治區和太平天國佔領地區的中國人之間的外貌差異,伶俐對比說:

“經過汕頭、廈門、福州、上海等地。每到一地,我總是儘量跟本地人相處在一起。我發現他們都深深痛惡當前的統治者。一般人都把殘酷、兇狠、口是心非歸之于中國人的天性,其實這多半是由於邪惡的滿清政府所造成的。這些人從嬰兒時代起,就習慣於流血和酷刑的慘像.正象他們的祖先在最近兩世紀中被韃靼征服者所屠殺的慘像一樣。統治者的無窮迫害使他們麻木不仁,墮落退化;剃髮的奴隸標記使他們帶著不自然的烙印;橫恣暴虐的專制制度摧毀了並貶抑了他們的精神;他們的生命財產完全操在最卑鄙最無人心的官吏手裡,操在只有賄賂可以動心的審判官手裡;凡是反叛異族皇帝的非正義統治的人,按律是“千刀萬剮”,淩遲處死,稍涉嫌疑就被砍頭,牽連在反叛案件裡的人一律格殺勿論:如果中國人沾染了通常是被壓迫的弱小者所憑藉的狡猾和欺詐,又有什麼奇怪呢? ”

“許多年來,全歐洲都認為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荒謬最奇特的民族;他們的剃髮、蓄辨、斜服睛、奇裝異服以及女人的畸形的腳,長期供給了那些製造滑稽的漫畫家以題材;同時,使中國人感到陶醉的閉關自守、迷信鬼神和妄自尊大,也經常激起了歐洲人的嘲笑和輕視。可是,在太平軍中間,除了面貌之外,所有這些都已絕跡,甚至於他們的面貌似乎也有所改善;也許這是由於他們在身心兩方面都擺脫了奴隸地位的緣故吧。”

“太平軍和清政府奴役下的中國人之間的員突出的,最使外國人注意的對照,就是他們的外貌及裝飾的截然不同。中國人向來被認為是面目愚蠢、裝飾惡劣的民族;而使面容變醜的剃髮不能不說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之一。滿清政府奴役下的任何一個中國人的面部都表現了蠢笨,冷淡,沒有表情,沒有智慧,只有類似半狡猾半恐懼的奴隸態度,他們的活力被束縛,他們的希望和精神被,壓抑被摧毀。太平軍則相反,使人立刻覺得他們是有智慧的,好鑽研的,追求知識的。的確,根據雙方不同的智力才能來看,——再不能有比這更顯著的區別,——要說他們是同一國家的人,那簡直令人無法想像。太平軍是聰敏的、直率的、英武的,尤其他們的自由風度 特別具有吸引力。你可以看見被韃靼人所征服的中國人的奴顏婢膝;但是太平軍縱使面對死亡,也部表現了自由人的莊嚴不屈的風度。”

“太平軍起義前,中國的情況是極其可悲的:兩百年來的暴政壓迫,顯然消滅了這個國家的一切善良高貴的品德,滿清人入侵的惡劣影響似乎完成了對於中國人的道德的、社會的和政治的全部破壞。”

“這樣,滿清政府的排外政策還有什麼奇怪呢?閉關自守是清政府的救星;他們的確知道他們的權力是建立在漢族奴隸的軟弱愚昧和迷信退化之上。”

“滿洲人的血腥統治,他們的暴虐腐朽,他們篡奪中國王位的非法手段,這是大家所公認的。……自由和正義總是通過反抗暴虐統治而取得進展的,偉大的人民領袖也許是今天的叛徒,可是明天他們得到了成功他們就要成為時代的英雄和愛國者。”

“滿洲統治者的這種殘忍暴行繼續了很多年,凡太平軍所到之地,都浸透了無辜者的鮮血:不但參加革命者的家屬全被屠戳,而且成千上萬的人都以嫌疑處死。我們難道不記得野蠻的欽差大臣葉名琛的誇口麼?僅在廣東一省,他在一個月之內就殺了七萬人以上!這些人都是和平的鄉民,他們並沒有犯任何罪(因為當時太平軍距離廣東很遠),甚至也不知道株連他們的親屬,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只是一個滿清官吏的屠殺成績,試想:一批一批戴花領拖尾巴的滿清屠夫,將要冷酷無情地屠殺多少生命?這批屠夫從來不敢在戰場上抗拒太平軍,縱使在深溝高壘之內,倘無外國人幫助也不敢抵禦太平軍,現在他們卻被派來對這些男人的手無寸鐵的婦女和家屬, 濫施可怕的報復行為了。”

“為了徹底消滅愛國情緒,滿洲人強迫被征服的中國人剃去他們從古以來就作為珍愛裝飾的長髮,強迫他們垂辨,並採用韃靼服裝,違者處死。據說,寧死不肯忍受這種民族屈辱的人有千千萬萬。變更民族裝束在一切征服手段中是最明顯最能壓制人的;這無疑是粉碎中國人民精神的有效方法。凡不肯忍受的就失去了頭顱。”

“中國人在滿洲人入侵之前是富足的。優裕階級的住屋舒適而堅固。現在中國人已沒有多少顯著的財產,稍露財產跡象就成為政府官吏的勒索對象.從韃靼人進入中國那天起,中國就不斷地衰落下去,現在人民可以比作匍匐地上的牛馬,有一天算一天地活著,最墮落的迷信使他們的智慧變得遲鈍愚昧。中國在滿清政府統治之下,各方面部顯示了最悲慘的景象,一個民族不能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得到人的充分發展的景象.滿洲人為了保持自己的皇位,決定了三個方針:第一、強迫每個中國人剃髮垂辮,違者以叛逆處死。第二、凡秘密結社者,作為叛國論.第三、清皇帝為了加深統治者與被治者之間的裂痕,甚至任其(官吏)搜刮民脂民膏,只要不致逼民造反就以。”

“在清王朝的進展和維持時期,慘道屠戮的犧牲者之多,是歐洲人從來所不能思議的,雖然根據清人入侵以來不斷發生的人民反叛和對人民所施行的屠殺的確鑿記載來判斷,這些被毀滅的生命是從亞歷山大到成吉思汗以來歷罕見的。滿洲人的野蠻統治是史無前例的;他們的殘暴的酷刑,尤其施於反叛者的酷刑,以及他們所制定的刑律,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污點。”

“中國最俊美的男人和女人只能在太平軍行列中看到,這是奇怪的事實。這也許是由於他們不同的服裝和髮式。” “婦女擺脫了纏足的惡習,男子擺脫了剃髮垂辮的奴隸標記,這是太平天國最顯著、最富有特色的兩大改革,使他們在外貌上大為改善,和在韃靼統治下的中國人顯出了巨大區別。” “尤其使我感動的是他們(農民)都樂於留發,這是太平和自由的標記,跟滿洲人及其強加在漢人身上的剃頭蓄辯的奴隸標記恰成對照。” “在農村,村民們同樣蓄了長髮,在新政體下生活的非常愉快。”

“中國的道德上的、社會上的和政治上的情況,幾乎毫無希望地瀕於險惡之境。全國的政治制度、社會制度和宗教制度都極需要加以摧毀.改造、重建和更新。但是,要尋找能夠擔起這種任務的有效力量卻又使人感到了茫然和喪.政府***,學者萎靡不振,上流社會卑鄙而懦弱,下層階級則j忙於生存鬥爭,整個民族似乎都被縛住了手足。他們的道德力量陷於癱瘓,他們的智力才能陷於萎縮,他們的自由權利在專制淫威和荒淫無恥的勢力之下被摧毀殆盡.政治上的腐朽暴虐,加以吸食鴉片的流毒,磨滅了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使他們變成了無能的種族. 但是在這種令人茫然沮喪的情況中,我們終於看到了目前的革命運動、革命的主要人物及其所達到的成就:看到這種情況是值得我們稱的,我們要感謝上帝,使我們能夠看到這種值得稱慶的情況.”“太平軍的行為則與之相反,他們的紀律的嚴明,成功的神速,以及對於人民的愛護,約束部屬不得犯甚至在文明國家中也常有的各種罪,這一切措施都深深獲得廣大人民的愛戴。援軍從四面八方湧來;一切地方起義軍,一切被暴虐專制所迫害的人們,一切不滿異族統治的人們,一切燃燒著愛國之火的人們,都奔集到天王的旗下。”


----------------------

辛亥革命推翻滿清之後,孫中山即下“剪辮令”,下臺之後的滿清親貴全然不似明末漢人那樣,堅持“頭可斷,辮不可剪”,反倒是張勳、辜弘銘這一類以滿清忠臣自居的漢人,“奉豭尾為弘寶”(豭,公豬,把豬尾巴當成大寶貝),捶胸頓足、如喪考妣的不肯剪辮子!兩百六十年前他們的祖先為抗拒滿清垂辮流血犧牲。而今他們卻為保存這滿清垂辮捶胸頓足。這貨真價實的數典忘祖說明當年滿清的“深謀遠慮”對漢人產生了多麼大的精神奴役作用!

比較之下,明末漢人的反抗是如此的強烈,以至於滿清政府實際上還是不得不做出了一些讓步,發佈了“十從十不從的”特令,其中男從女不從一條,使得在殘餘的漢族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仍然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服飾——漢服女裝。為易服而來的血腥屠殺,雖然在女裝消失之前就已經停止,但翻閱歷史畫卷,我們不難發現,“未經血腥洗禮”的滿清漢族女子的服裝,看起來卻與其它朝代的服飾是如此的不同。自然條件下,漢族服飾的存在與演化是相對穩定的。我們很難辨別相隔數千年的先秦女裝與明代女裝,卻很容易區分相臨明清女裝。同時,我們又很難說出滿清時漢女服飾與旗女的服飾有多大區別。尤其是到了乾隆年間,雖然旗女是通體一身的旗裝,漢族女子依舊是上衣下裳的式樣,但只要延長上衣,蓋住腳面,漢女的這種裝束,在表觀上就幾乎與滿人的旗裝一般無二了。其中也不乏旗女穿漢服的時候和漢女穿旗裝的需要。在滿清漢族女裝中,大量使用的立領盤扣和琵琶襟,以及緊鎖的領口都是滿裝的主要風格。可以說,至此時,漢族的女服已經全盤滿化了。

為什麼漢族服飾中的女裝,最終還是徹底的從漢人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呢?

我們知道,漢民族傳統服飾是“以華夏(漢後又稱漢民族)民族文化為基礎,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華夏民族文化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它民族的傳統服裝的裝飾體系。”換句話說,漢族服飾並非只是一類服飾簡單加和,而是具有漢民族文化和精神內核的有機體系。漢民族的文化的肢體是傳統的禮法制度、文學藝術、思想理念等等,而她的精神文化內核,或者說靈魂,就是對華夏民族的認同。“認同”是一種情感,也是一個方向,她指引著一切具有社會屬性的事物(也包括人),使其不脫離它們本來的歸屬中心。“民族認同感”則指向著全民族的心理中心,也標誌著不同民族間的差異(整體性、向心性、差異性)。“認同”是漢(華夏)文化的基礎,也是華夏文明的命脈,始終貫穿著華夏民族文明的發展,她使華夏民族得以生存發展,更是使華夏文明在與外界交流和自我更新中不會喪失自我的根本。在或者說,沒有對華夏民族的認同,華夏文明就無從談起,更不要說健康的發展。

剃髮易服,雖然僅僅換掉了男性的衣冠,但這卻是占漢族社會生活主導者的服飾。漢人認為“定禮之大,莫要於衣冠”,中國歷來就有“衣冠之制”之稱,所以衣冠是漢族禮法制度的根基,而漢服男裝又是這一根基的主導。漢服男裝的消失,使漢族社會原有的禮儀制度也隨之解體,漢族服飾不再受原有漢族傳統法度的約束。同時,滿清剃髮之時,殺人立威的做法著實嚇倒了那些活下來的漢人(有“留發不留頭”氣節的人都殺光了),在人的基本生存權都難以保障的情況下,漢族原有的 “禮義廉恥”等傳統道德理念早就被“好死不如苟活”的思想所是淹沒。最重要的是滿清統治者成功的淡化漢人對華夏民族的認同情。通過剃髮易服的直接而暴力的方法,製造出華夷類同的假像,利用科舉收買拉攏部分漢族士紳,再配合文字獄、禁海令等等徹底斷絕一切使漢人可能回憶起自己民族屬性的途徑。一步步消磨漢人的民族感情。漢人對本民族傳統習俗的堅持淡化了,更多的卻是對統治階級優越生活方式的嚮往和模仿(就如同今天一些人嚮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生活一樣)。失去了的漢文化根基,失去了民族認同的精神內核,殘存下來的漢族女裝,在統治階級的誘導下,向滿裝變質實是早已寫定的結果。

有人認為滿清的“十從十不從”使漢族女裝沒有在清初消失,所以,漢族婦女是自覺自願的吸收了滿裝的特徵,”進化”成了清末的樣子,所以,滿清的女裝不是漢族的恥辱。但事實絕不是如此簡單。

首先不能以是否被迫來判斷恥辱程度。清初的漢族男子剃髮易服,多是被逼無奈,螻蟻尚且貪生,更何況是人,這種漢人我們尚能諒解;但是,象烏三龜這類漢奸,為自己的一己私利出賣國家、為討好異族主子自動剃頭,比被逼更為可恥。

其次,滿清剃髮易服,是用暴力手段剝奪了漢族男子穿民族服裝的權利,但是清初的漢族人,心裡並不認同滿族服裝。有些漢人,尤其是知識份子,始終懷有民族感情,懷念漢族的衣冠制度。由此可見,雖然漢族男裝從形式上消亡了,但是漢服所承載的民族精神,並未立刻消亡,漢族人的“民族認同,自信、尊嚴、氣節、廉恥等等”並未完全消亡。

隨著時間的推移,剃頭令的血跡也逐漸被歷史的塵埃所遮蓋,這種反抗情緒雖然始終沒有完全消亡,卻也越來越趨於淡漠。在時間淹沒了清初抗清義士的慷慨悲歌之時,更有一批批漢族士人趕往科舉考場,絲毫不念及滿清轉戰燒殺三十七載為中國留下的災難和當年抗清義士的廉恥節義,卻爭著為屠戮自己祖先的人盡忠盡效。

“滿清政府轉戰燒殺三十七載,方才初步平定中國。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幾被殺光,留下的大抵是一些順服的“奴才”,當剃髮易服砍下了最後一個具民族意識和反抗精神的漢人的頭顱時,就決定了在華夏上大上葬送的不僅僅是一襲衣冠。”

滿清漢女服飾的滿化,也如同男子們的參加科考和辮子的進化一樣,是自覺自願的行為。但是今天恐怕大多數人,都不會覺得滿清漢女的著裝比明朝之前更漂亮。所以漢族女子並非單純是因為美麗而改變自己的服飾特徵,在女裝變質的現象背後,隱藏的是對歷史的遺忘和對統治階級的心理屈從,更是對本民族文化精神的離棄。這是比男子的被迫剃髮易服更為可恥的事實。

不過有些人不但不以此為恥辱,反而將其說成是民族服飾融合,將其與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並論,說成是中國文化進步、飛躍的表現云云;更有甚者,把滿族婦學習漢女裹小腳的陋習當成典型代表,以為是漢人同化了外來民族文化,沾沾自喜。這才混淆是非、廉恥喪盡的奴才行徑,是人類有史以來比烏三龜更加烏三龜的文化漢奸。

靈魂失去的同時,便是軀體腐爛的開始——滿清漢女著裝的滿化,實是滿清統治者對華夏文化破壞和對漢族精神全面扼殺的具體體現之一。

注一:胡服騎射與剃髮易服的區別

“胡服是指借鑒了胡人服飾中窄袖緊身的特點,而當時,胡漢服飾的主要區別是左、右衽,而趙武靈王所著之服仍是右衽,是典型的漢服。胡服騎射是漢族借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來充實、發展自己的行為,是華夏民族包容與自信的表現;然而被人脅迫而放棄本民族服飾卻是奇恥大辱,一個民族,連穿什麼衣服、保持什麼髮式都不能自主,那裡還有資格奢談什麼民族尊嚴?!”

注二:十從十不從內容:

1。“男從女不從”:男子剃頭梳辮子,女子仍舊梳原來的髮髻,還因此保留了三寸金蓮的陋習,甚至使旗人女子也紛紛效仿,以此為美。

2。 “生從死不從”:這條即“生降死不降”。說的是人活著時穿滿人服飾,死了則穿明朝服裝,所以人死入殮,還是用明朝的服裝。

3。 “陽從陰不從”: 既然“生從死不從”,那麼陰世的事,象做佛事超度等,都仍按漢族傳統佛道教習俗辦理,不從旗人習俗,所以叫做“陽從陰不從”。

4。 “官從隸不從”:做官老爺的,吃皇糧辦公事,觀瞻所系,自然須頂戴花翎,身穿朝珠補褂馬蹄袖的滿清官服。但隸役依舊是明朝“紅黑帽”的打扮,這就是“官從隸不從”。

5。“老從少不從”:孩子百無禁忌,穿什麼都可以,但一旦長成,還是要按旗人的規矩辦。

6。 “儒從而釋道不從”:這跟“在家人降,出家人不降”意思一樣。在家人必須改穿旗人的服裝,並剃髮留辮。出家人不變,仍可穿明朝服裝,因此和尚僧人至今仍保持著明朝的服裝。現在明朝服飾變成僧人的制服,只有“出家人”才穿了。

7。 “娼從而優伶不從”:娼妓從,唱戲演員不從。戲臺上既然扮演的是前朝的故事,不穿前朝的服飾怎麼演?廢話一句。

8。 “仕宦從婚姻不從”:這條可參照“男降女不降”。漢族男子投降,女子不投降,這也是指服飾。比如男女婚嫁,新郎穿的是旗人的禮服,女子則依舊穿明朝的禮服,即所謂的“鳳冠霞帔”。

9。“國號從官號不從”:改朝換代了,國號滿清,叫大明當然不行。但官號就不必再另起爐灶,照抄大明的六部九卿,總督巡撫等,省卻許多麻煩;

10。“役稅從文字語言不從”:滿人有滿人的語言文字,跟漢語言當然不同。滿清入定中原後,滿語被定為國語,同時也使用了各個的民族語言文字,後來具有許多優點的漢語終於戰勝了各種少數民族語言,連旗人也不得不用起漢文,說起漢語了,使得漢語反而更象國語了。

注三:漢服與滿裝在外觀上的區別

滿裝的工藝,雖然很大一部分是來源於漢族文化,但是滿族服飾也有著他自身的風格特徵,能夠明顯得區別于漢族傳統服飾,在此本書從五個方面來講述漢服與滿裝在外觀的區別。

線型第一:

漢服滿裝同樣都是採用平面剪裁,但是,漢服用料,遠遠大於覆蓋人體的需要。在裁剪之時,看上去雖然是平面直線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配合以束腰等手段,就會隨著人體的結構,呈現出不同的曲線,無論從正面、側面、背面,都十分優美動人,和環境共同成為靈動的藝術品。有人說“中國人做衣服不看側面。”這實際是十分不瞭解中國服飾片面觀點的。漢服不僅重視人體的各個側面的線型,而且還注重人與環境對服飾的影響。果說西服是三維的藝術,那麼漢服至少是四維(加人體結構和動作)甚至是多維(加氣流等環境因素)的藝術。而滿清服裝,剪裁的時候是平面直線,穿上之後還是平面直線,而且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都是平面直線。還要強調的是,和服和滿裝一樣,都是直線造型,與漢服是完全不同的風格體現

鬆緊第二

流行於少數民族地區或遊牧民族的服飾,一般都較為緊窄合體,以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活動,這種服式多採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較適體。這點與漢族服飾的寬懷豁達截然不同。即使在滿清末年,旗人服飾大量吸收了受漢人的影響,也逐漸趨向寬大,但滿清服飾的寬鬆程度仍遠遠不比了前代。例如:漢族傳統服裝中,貴族服飾的大袖,不僅是袖徑的寬大,也表現為袖子的長度超長。官員與老人的袖子延至手後,又可以挽回相當的長度。而滿裝袖子要短得多(和服也一樣,袖子僅僅到腕,比滿裝的還短)。漢服袖徑寬大時可到四尺,而清裝最寬時也遠遠小於這個尺度。這種寬大的剪裁,使得漢服在穿著起來之後,可以行成如行雲流水般的流線,隨風而動,但毫不拖拉。而滿裝,即使是貴族服飾,即使後來袖子變寬,但是這種單純的加寬袖徑、加肥了袍服的做法,不但無現於漢服灑脫的仙道之風,而且還使衣服看起來顯得鬆散逛蕩。所以分辯”鬆緊”,不能只看用料的多少。漢服滿裝的鬆緊之別,也是線形之別的原因之一,但然,還有其他的原因,如滿裝通常不束腰,所以很少有腰身的體現等等。

滾鑲第三:

滾邊也是漢服中曾出現的元素,滿裝的滾邊,實是參照漢服而形成的。但是漢服的滾邊,多是輕描淡寫的一道,為了加固衣領、袖口等等。所以多是單色或繡以簡約、主題突出的紋飾。而滿裝卻客意地強調那道邊的裝飾性。滿裝能夠一件衣服上繡以各色花紋,領、袖、襟、據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幾乎難以辨識本來的衣料。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地。此時的清王朝正搖搖欲墜難以為繼,清廷內外交困,國力式微。但清式服裝對細節精緻要求的苛刻,恐怕卻在此時達到了有史以來最厲害最繁瑣的地步。(這件滿裝的滾邊占了服裝面積的四分之一,在漢服中從未有過如此寬闊絢麗的滾邊。)

飾物第四:

滿清裝的飾物,都來源於漢族藝術。所以很多都能在先代找到。但是,同滾邊一樣,都是無重點的到處應用,無主題的強行拼湊。本書以婦女頭飾為例,比較一下兩者之間的區別。

漢女很重視發飾,很早就創造出了造型千姿百態的髮髻,華美而不失自然。無論從哪一角度看,都是十分美麗的。而步搖等等,也如漢服之流線一樣靈動。很顯然,滿族婦女是很羡慕此點的。所以旗女也開始刻意裝飾頭部。滿族最常用梳的頭飾叫“兩把兒頭”(或者叫“燕尾”)。梳“兩把兒頭”很複雜繁瑣,首先需要有一個較長的飾物叫扁方,它長約20釐米,寬約3釐米。梳頭時要先用自己的頭髮將發纂的底座梳出,即頭後邊的“燕尾”,而且還要留下兩綹頭髮。在頭頂安好那用黑緞子和鐵絲裹好的架子,再用這兩綹頭髮往上梳,從左右兩側經過這大扁方裹住和固定這架子,再在根部插上各種簪子、花穗子等裝點起來。這種造型,就如同開了屏的孔雀,只能從正面觀看,不能從其它角度去觀察,尤其不能從後面去觀察。這種浮華、表面化的裝飾與滾邊一樣,都是極為膚淺的審美下所產生的“二維”退化品。

拓撲第五:

例一,女子頭飾的拓撲圖型

漢女和滿女都用頭髮和飾物對頭部的進行延展,並在延展區上進行修飾,但是,兩種延展方式的所產生的視覺效果卻是截然不同的。漢女頭部的延展區與頭部是一個整體的,而旗女則是兩截分開的。

清未真實照片>

例二,襟與衽的拓撲圖型

滿裝的大襟本是來自漢服的右衽交領,但給人的視覺效果卻完全不同,他們的拓撲近似有著本質的區別,漢服的右衽給人的感覺依然是道完整一體的曲線,而滿裝卻是線與圈的組合。見下頁圖。

例三:扣與邊的拓撲圖型

在明朝漢服中也曾用過。但並不普及。扣子雖然方便,但是安裝在衣服飾上的盤扣,屬於短線型,這漢服整體流暢的長線型風格不符。所以僅在必要的地方,如內衣的領口用一用,而且多是沿著衣服剪裁線使用,如領口等。但是滿裝,卻在所有的衣服連接處使用盤扣,尤其是在外衣的滾邊上使用。使得原本是已經十分突出的多彩條紋又加了幾個突兀”橫道”。這樣,原來呈平行的紋路上就多了幾個截斷,形成了幾個”叉”字。我們可以看到,一件漢服在製作時,這種明顯的“交叉”線極少出現!所有的線條都是平行出現,形成如國畫中鐵血描一樣的線條。而滿裝,卻在自己的衣服最明顯的部位“打叉”!破壞了原本的線型結構。從拓樸學的角度講, “相交”與“不相交”是兩種有著本質區別的圖形。見圖。

由上面幾點可見,量變產生質變。滿漢服飾,雖然同樣採用漢族的絲綢印染、刺繡紋飾、平面剪裁等等工藝技術。但是漢服渾然天成的自然之美與滿裝零零碎碎、東拼西湊的風格卻是格格不入的。

服飾風格與民族個性,文化內含和社會地位有直接關係。滿族做為落後民族,因為漢奸和中原內亂而意外入主中原,尤如一夜暴富的暴發戶。為了顯現地位的變更,所以極力追求最華貴的裝飾效果。而膚淺的文化修養,卻使他們只懂得去欣賞表像的華麗,而無法理解其內涵的神韻。所以形成了滿風矯揉造作、浮華怯豔的特點,不倫不類,實事是審美的退化。

可悲的是,受這種“暴力地位強勢、文化修養空白”的統治者風氣影響,原本因”十不從”保留下來的漢服女裝,也和漢族的民族氣節一起,逐漸退化腐朽,到了乾隆年間,就全盤滿化變質,與當時滿人的著裝風格一般無二了。

“桔生淮南則為桔,桔生淮北則為枳。”由此可見,漢族服飾的漢文化主導性,神韻,體現漢服的內涵,失去漢文化的土壤,服飾文化也會變質。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這些服飾,雖然與漢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在其內涵、神韻及靈魂深處早已脫離了漢族傳統文化的範疇,所以不能稱之為“漢服”。

------------------------------

第四節 華夏徹底消失的危機與中國服飾的尷尬

可以想像,一旦漢人哪天忘記了那段歷史,不再認同漢服是自己的民族服飾,那麼就真的萬劫不復了!

滿清佔據中國之後,和中國同處一個文化體系的朝鮮、日本,對滿清中國的態度大為轉變:

“日本、朝鮮和中國,漸漸從文化上“本是一家”到“互不相認”,漸漸的互不相認,象徵著“東方”看似同一文明內部的巨大分裂。就在清帝國最興盛的時代,朝鮮到中國來的使者們卻看到了已經不再“中華”的帝國風景,於是不再認同這個原來仰視的宗主國;而日本人在對中國漂流商賈的觀察中.也表現出來一些微妙的、發自國族自尊的輕蔑和警惕。一個曾經到過北京、承德和瀋陽的朝鮮使者說,這個帝國已經是不折不扣的蠻夷了,我們為什麼還要向他們致敬?他不再去想“中華上國” 的昔日風華;一個沒有到過中國的日本文人也說,感謝大風,讓蒙元的艦艇和大軍沉在海底,也感謝大海,讓我們和蠻夷的清帝國離開好遠,那個時候,他也沒有去想這只是“一衣帶水”。”(葛兆光《漸行漸遠——清代中葉朝鮮、日本與中國的陌生感》原載《書城》2004年第9期)

“朝鮮李朝把滿清視為犬羊夷狄,私下裡,稱清廷為“虜廷”,清帝為“胡皇”,稱清使為“虜使”。除對滿清的公文賀表之外,一切內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廟、文廟祭享祝文,仍用崇禎年號。朝鮮《仁祖莊穆大王實錄》,在明亡前用崇禎年號,在明亡後用干支紀年和國王在位年號。在仁祖之後的歷代朝鮮國王《實錄》,只書干支紀年和國王在位紀年。至於私人著述,直到清末,仍有人書寫崇禎年號,以至竟然有“崇禎二百六十五年”的紀年。”(《朝鮮王室的“反清複明”秘密計畫》原載《世界華人》2004年第1期)

滿清政府自己呢?閉關鎖國,閉目塞聽,井底之蛙、妄自尊大,儼然以“天朝上國”自居。滿清貴族接過中國歷代封建統治者的專制主義衣缽,並將其發揚光大,將除自己之外的其它世界統統稱為“夷狄”,真可謂“人不知自醜,驢不知臉長。” 至於胡服辯發,“強迫既久,習與性成。”也就安之若素了。“然則蓄髮之久,則以蓄髮為安;辮發之久,則以辮發為安。向使滿洲制服,涅齒以黛,穿鼻以金,刺體以龍,塗面以堊,恢詭殊形,有苦魑魅,行之二百有六十年,而人亦安之無所怪矣。”(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人人都拖豬尾巴,誰不笑話誰。

19 世紀,這種封閉的局面,隨著半殖民地的門戶打開而開始改變,到20世紀前後,外出留學的清國留學生成為第一批剪辮的中國人。斷辮的直接原因,無非是滿清的辮子受到外國人的極端蔑視,甚至有許多留學生因為忍受不了“豬尾巴”的嘲弄而中途退學。1903年,留日的湖北學生組織出版《黃帝魂》一書,在其中的《論發辨原由》一章中,痛陳發辨之罪“凡我國人所到之初,就有半邊和尚之稱,有拖尾奴才之稱,或辱之,或侮之,甚或以槍斃轟之,含冤茹苦,無可告訴。”可謂受盡屈辱!並且認為,發辨之俗,極其醜陋“頭剃其半,拖曳以辮如繩索,如鎖鏈,如獸尾,自顧亦覺形穢矣,何況外人?”

“革命軍中馬前卒”鄒容更是大聲疾呼:“拖辮發,著胡服,躑躅而行於倫敦之市,行人莫不曰:Pigtail(譯言豬尾)、savage(譯言野蠻)者,何為哉?又躑躅而行于東京之市,行人莫不曰:(譯言拖尾奴才)者,何為哉?嗟夫!漢官威儀,掃地殆盡,唐制衣冠,蕩然無存。受播吾所衣之衣,所頂之發,吾惻痛於心;吾見迎春時之春官衣飾,吾側痛於心;吾見出殯時之孝子衣飾,吾側痛於心;吾見官吏出行時,荷刀之紅綠衣、喝道之皂隸,吾惻痛於心。辮發乎,胡服乎,開氣袍乎,花翎乎,紅頂乎,朝珠乎,為我中國文物之冠裳乎?抑打牲遊牧賊滿人之惡衣服乎?我同胞自認!”(鄒容《革命軍》第2章 革命之原因)

魯迅先生回憶說:“這辮子,是砍了我們古人的許多頭,這才種定了的,到得我有知識的時候,大家早忘卻了血史,反以為全留乃是長毛,全剃好像和尚,必須剃一點,留一點,才可以算是一個正經人了。而且還要從辮子上玩出花樣來:小丑挽一個結,插上一朵紙花打諢;開口跳將小辮子掛在鐵杆上,慢慢的吸煙獻本領;變把戲的不必動手,只消將頭一搖,劈拍一聲,辮子便自會跳起來盤在頭頂上,他於是要起關王刀來了。而且還切於實用:打架的時候可以拔住,掙脫極難;捉人的時候可以拉著,省得繩索,要是被捉的人多呢,只要捏住辮梢頭,一個人就可以牽一大串。吳友如畫的《申江勝景圖》裡,有一幅會審公堂,就有一個巡捕拉著犯人的辮子的形象,但是,這是已經算作‘勝景’了。住在偏僻之區還好,一到上海,可就不免有時會聽到一句洋話:pigtail——豬尾巴。” (魯迅《病後雜談之餘》)

維新變法失敗之後,隨著同盟會的成立、壯大,現代民主主義、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反清排滿”的呼聲日益高漲,滿清王朝的統治搖搖欲墜,為緩和尖銳的民族、階級矛盾,緩解內外交困的趨勢, 1906年,清王朝“下詔”稱,準備“仿行立憲”,但還不肯放棄滿式辮發、衣冠,拉那氏給“皇族內閣”又提出立憲原則,聲稱“一曰君權不可侵損,二曰服制不可更改,三曰辮發不准剃,四曰典禮不可廢。” 這一點垂絕之前的掙扎也不能阻擋歷史潮流,迨後辛亥革命,武昌首義,通電全國,三百年前“剃髮易服”的舊事又被提起“辨發易服,使神明衣冠,淪於禽獸,而歷代相沿之文教禮俗,掃地盡矣!”民國肇造,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即下“剪辮令”:

“滿虜竊國,易吾冠裳,強行辮發之制,悉叢腥膻之俗,當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執,從容就義;或遁入淄流,以終餘年,痛矣!先民慘遭荼毒,讀史至此,輒用傷懷!嗣是而後,習焉安之,騰笑五洲,恬不為怪。……今者滿廷已覆,民國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滌舊染之汙,作新國之民,茲查通都大邑,剪辮者多,至偏鄉僻壤,留辮者尚複不少,仰內務部通行各省都督,轉諭所屬地方一體知悉,就未去辮者,於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淨盡,有不遵者,以違法論。(孫中山《命內務府曉示人民一律剪辮令》1912年3月5日)



清未民初的中國人雖然沒有忘記歷史,不過卻沒有恢復華夏衣冠,甚至沒有恢復對民族對華夏衣冠的認同。孫中山等人把滿清的辮子視為“奴性”的象徵和民族壓迫的奴隸標記,務必將其剪除淨盡而後快。“以除虜俗而壯觀瞻。” 辮子自然是必須剪除的,但卻沒有恢復漢服。大概是由於革命黨人思想比較西化激進,致力於宣傳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峨冠博帶、寬衣大袖在這個時候,也被視為傳統封建專制主義文化的象徵,而予以拋棄。加上當時沒有能力對漢服進行系統研究,只有戲裝殘存,反而給人戲子形象。再加上近三百年的奴化和民眾習慣性等等諸多原因,以至於沒有恢復。

儘管如此,仍然有許多人對恢復漢服充滿期望。據魯迅先生回憶說,南社的眾多文人,“渴望著光復舊物”,寄希望於民國政府,希望能夠恢復“漢官威儀”。按照他們辛亥末造的想法,一旦推翻滿洲政府,大家又可以峨冠博帶、寬衣大袖的在街上大步的走了,可實際情況令他們非常沮喪。其實,包括魯迅先生自己,當時都抱有這種心態。不過仍然有人進行了實踐,錢玄同,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之一,1913年在浙江就職教育司長時,身穿孔子時代的深衣、玄冠到軍政府報到,在當時轟動一時。不僅如此,錢玄同還根據《禮記》的記載,發表了《深衣冠服考》一文,向全社會推廣。不過從總體來看,民國初年恢復漢服的社會基礎是脆弱的,畢竟滿清對漢服的絞殺、摧殘是毀滅性的,滿清的剃髮令使漢民族數千年的髮式、衣冠傳統蕩然無存,不僅使漢民族從此失去了驕傲、自尊、自信的精神境界,而且使漢民族的民族認同出現了困難,其影響無論怎麼估價都不過分。 民族服飾的真正意義在於,她是一種民族認同的標誌,沒有統一的認同標誌,就沒有統一的穩定的民族認同心理,民國初年漢族服飾的混亂,使得孫中山先生也有 “又急切不能得以適當之服飾以需應之”的感歎與焦慮。

辛亥革命後,激進的革命黨人根據日本學生服制定了中山裝;而一些保守的知識份子索性穿起了滿清遺留下來的馬褂;中間派在服裝問題上則選擇了改良主義。其中改良最成功的就是“旗裝”。本來旗裝是指旗人(不論男女)穿的袍服,但我們現在一般所說的旗裝,是指1920年代以後興起的新式女裝。這種新式女裝是在舊滿式女旗裝的基礎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緊身合體,並加大了服裝外露程度,充分顯露出女性的身體曲線美。新式旗裝最早在上海的女學生中開始流行,一時間穿新式旗裝成為新時代新女性的象徵。到1930、1940年代,旗裝進入全盛期,成為中國女性的標準服裝。當年宣導剪辮的孫中山先生,卻在他的陵寢內立著身著馬卦的雕像,他的夫人,宋慶齡女士則一生衷愛旗裝。只有利令智昏的袁世凱在八十一天的皇帝生涯中,根據漢式傳統服裝設計了寬衣大袖的皇帝服和大臣服。袁世凱的皇帝夢如曇花般消逝了,可悲的是,漢族傳統服飾也成了“封建殘餘”被丟進了的角落。

革命黨人提倡的中山裝太為西化,沒有什麼東方的特點,外國人也沒有把中山裝作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服裝來理解。而旗裝則東方風味濃厚,得到了世界的承認,博得一個洋名“CHINA DRESS”,旗裝所用的小布扣也被稱為“CHINA BUTTON”。但大多數洋人並不知道所謂“CHINA DRESS”和“CHINA BUTTON”,與占中國人口 90%以上的主體民族漢族的民族傳統服飾――漢服,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血緣聯繫,即不符合中國傳統的審美觀,更沒有華夏民族的文化蘊涵。

實際上,世界各國,對中國古代人的印象,大都是拖著辮子的滿清人打扮。

偶爾翻看一日本人繪製的漫畫“水滸傳”,裡面的北宋人居然有拖辮子的!更滑稽的是,越南人繪製的征氏姐妹“打敗”馬援漢軍的宣傳畫,其中的東漢官兵居然也拖辮子!亞洲國家尚且如此,歐美洋人自不必說!可怕的是,中國的傳媒還在拼命給國人強化這一印象,甚至許多少不更事的孩子,也把辮子當成華夏民族的“專利”,如此數典忘祖、認賊作父,自我醜化,淪為萬國諸邦之笑柄!


由朵朵芬芳于周四 02 五月 2013, 01:50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3次 (原因 : 有错)

朵朵芬芳

帖子数 : 1939
注册日期 : 13-04-26

返回页首 向下

《崋夏之聲》十四:世界民族各服飾,華美漢服何處尋?(2) Empty 回复: 《崋夏之聲》十四:世界民族各服飾,華美漢服何處尋?(2)

帖子 由 朵朵芬芳 周四 02 五月 2013, 02:22

相形之下,更讓炎黃子孫汗顏!

漢服在中國本土消亡了,但卻在我們的鄰邦——東瀛日本落地開花。日本人的古代文化幾乎是全面仿照唐文化,日本在“飛鳥時期”(6世紀至710年)發生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 “大化改新”(635年),打開了全面向中國學習的大門,在之後約300年間,大量的“譴唐使”和東渡的僧侶、學者、工匠、技術人員,把中國的典章制度、儒道思想、佛教文化、生產技術、建築、繪畫、雕塑、音樂、文學等大量傳入日本。日本的和服就是在引進、吸取唐代漢式服裝的基礎上形成的,和服在世界上也一直被稱為“唐服”,雖略有更改,但和服仍然保留傳統漢式服裝的基本特點:上衣下裳相連、沒有衣領、右衽、衣袖寬大、用衣帶、不用衣扣。不過和服和標準的唐代漢服還是有些區別的,日本人的“唐服”和真正歷史上的唐代漢服比較起來,稍顯拘束、小氣,缺乏真正的唐服那種寬容、大氣、自信、傲岸的氣派,這也是環境使之然:島國之人畢竟沒有唐代中國人那種寬闊的胸襟與博大的胸懷。最具反諷意味的是,終生拖著辮子,以滿清忠臣自居的封建餘孽辜弘銘,到東瀛,見到日本的典章制度、文物衣冠之後,竟然流著眼淚感歎:日本人才是真正的唐代中國人,日本文化才是真正的唐文化。

實際上,自從滿清佔據中國,日本對古典華夏的心理認同就逐漸消退,乃至變成對現實清國的鄙夷與仇視。在滿清最興盛的時代,不斷有中國船到長崎,也不斷有一些遇見風浪的船漂到日本的各個地方。之間常常會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當時的日本人明明知道中國漢族人對當時辮發易服很在意,但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就要喜歡在衣服上面做文章,挑開已經漸漸平復的舊時傷疤。原因很簡單,因為日本讀書人雖然對歷史上的中華文化有欽慕之意,但是對現實清國的存在卻相當蔑視。……所以打心眼裡對滿清有一種敵意,因此在記載了服色之後,他不忘記添上一句:“滿清太祖皇帝自韃靼統一華夏,帝中國而制胡服,蓋是矣。”他們說,中國已經榮光失盡,因為滿族人的入主中原,所以“今也,先王禮文冠裳之風悉就掃蕩,辮發腥膻之俗已極淪溺。則彼土之風俗尚實之不可問也”。 現在還留下不少當年日本人好奇的繪畫,繪畫中的清國人都是“辮發胡服”,與史書記載中的華夏衣冠和他們想像中的中華人物,已經大不相同,於是,他們特別仔細地詢問,並且用畫筆把他們的形象畫下來,不僅是獵奇,也借了這種外觀的描述,表達一種文化上的輕蔑。



日本人的邏輯很有趣,一方面他們覺得中國衣冠已經成了野蠻胡服,滿心地瞧不起,一方面要證明自己衣冠是文明傳統,卻又還得證明自己穿的是正宗中華漢服。因為只有證明自己古代衣冠源自上古中華正宗,才能證明文明在日本而不在中國。所以,他們不斷在漂流人那裡尋找自我證明。一個叫做關齡修的日本人,便拿了日本保存的深衣幅巾及東坡巾,告訴中國人說,這是“我邦上古深衣之式,一以禮經為正。近世以來,或從司馬溫公、朱文公之說,乃是此物”。而且故意問中國人說,你們那裡一定也有這樣的衣服吧?中國船員仔細看過後,只好尷尬地承認,這是“大明朝秀才之服式。今滿清衣冠俱以改制。前朝服式,既不敢留藏,是以我等見於演戲列朝服飾耳”。



不僅是服色,在日本人看來,音樂也一樣有正、閏之分。他們追問中國船員,你們聽過朝廷的樂曲嗎?好面子的船員回答說,“細樂即唐時樂曲,但孔子祭即古樂”。但是,日本人根本不相信,他們覺得,既然中國現在被滿清統治,而滿清就是蠻夷,蠻夷奉行的文化,就一定不再是正宗的漢文化,音樂也一定是胡人樂曲。所以本田四明就追問,滿清的廟堂音樂究竟與古先王之樂有什麼差異?儘管漢族船員一直堅持說“此刻祭祀與文王一般”,並引朱熹作證,說朱熹是宋朝大儒,四書的注釋都是他寫的,清國是尊朱熹的,所以朝廷的樂曲也一定是文王之樂。但是,這個叫本田四明的日本人卻反唇相譏地說:“不待足下之教。四書集注,不佞初讀之,疑禮學非孔子之意。已而廣涉諸家,未嘗知有謂古之樂猶存焉者矣。蓋貴邦今上,由賁(墳)典以新制清樂邪?”儘管中國船員仍然堅持“今清亦讀孔孟之書,達周公之禮,新制未之有也”,但是,本田四明還是直截了當地說:“貴幫之俗,剃頭發,衣冠異古,此何得謂周公之禮?而新制未有之。足下之言,似有徑庭,如何?”



在這種看上去義正辭嚴的話面前,中國船員只好以退為進,勉強遮掩應答說:“僕粗以見識,自幼出外為商,其詩書禮樂無識矣,恕罪恕罪。”(葛兆光《漸行漸遠——清代中葉朝鮮、日本與中國的陌生感》原載《書城》2004年第9期)

除日本的和服,朝鮮、越南、流球(即今之日本沖繩)的民族服飾也受到漢服的影響。朝鮮、越南立國上千年來,在文化上,一直把中國當成效法的模式,文化、典籍、服飾、髮式都和中國相似。(朝鮮、越南上千年來,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其中,朝鮮古稱箕子朝鮮、衛滿朝鮮,漢武帝元封二年,定為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唐高宗總章元年,置安東都護府,治地平壤。越南古稱交趾,秦始皇始設象郡,漢武帝元鼎五年,定為日南、九真、交趾三郡,漢末改稱交洲,唐初始稱安南,置安南都護府,治地河內;自秦至五代,一直是中國直屬郡縣,西元968年,丁部領建立丁朝,開始成為獨立的封建王朝,自稱“大瞿越國”。)在服飾上,尤其是宮廷禮服,國王、大臣的朝服,幾乎就是中國漢族王朝宮廷禮服,皇帝、大臣朝服的翻版,試以朝鮮末代國王李朝高宗以及越南末代國王保大所著之弁冠、兗服來看,與明朝宗藩服飾如出一轍,不過比之明朝皇帝,其造型顯得小一號而已,因為朝鮮、越南是中國的藩屬國,在衣冠服制的使用上,有一定禮數,不能超過宗主國。以漢族帝王的正式禮服——冕旒兗服為例,明代皇帝的冕旒是十二旒的,朝鮮、越南是六旒的。朝鮮的民族服飾至今還在延續,越南的民族服飾持續到法國殖民者入侵之前,今尚有殘留。清王朝統治中國之後,日本、朝鮮、越南與中國的文化聯繫逐漸減少,心理隔閡逐步增加。尤其是朝鮮,表面上,迫於清廷的威勢,按期前來“朝貢”;實際上,對清廷充滿怨氣,背地裡把清廷稱為“虜朝”,把滿清皇帝稱為“胡皇”,並堅持使用明王朝的崇禎紀年,一直延續到崇禎二百六十五年。朝鮮人認為,滿清統治中國,“華夏已亡”,是以自己以“小中華”自居.

滿清佔據中國之後的兩百多年間,與中國南疆山水相連的安南(越南),仍然完好的保存著明式衣冠,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法國殖民者在越南存留下來的許多珍貴照片和大量的歷史資料可以明確的反映出這一點,(附圖)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1898年駐雲南府(今昆明)的法國領事方蘇雅(Auguste Francois 1857.8.20~1935.7.4)所著龍袍的照片,(附圖)被許多人誤認為是古代皇帝的龍袍或者中國戲曲中的裝束,實際上,方蘇雅所著之服,乃是安南國王的朝服,從造型看,和明代宗藩、大臣的朝服一般無二。實際上,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印象裡,“漢服”就是古裝或者戲服。顯然,這一切都得益于滿清統治者的“文治武功”。

史書上關於琉球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隋朝,隋王朝曾遣大臣朱寬到達琉球。12世紀,琉球群島出現南山、中山、北山三國,分別在琉球群島的南部、中部和北部。明洪武五年(1372年),琉球三國開始向明政府朝貢,從此成為中國的藩屬。1416年~1429年,中山國王尚巴志征服北山、南山,形成統一的琉球王國,並接受明廷的“冊封”。中日甲午戰爭之後,琉球由滿清政府於1879年割讓給日本。流球語言主體為閩南語,原居民多是由東南沿海的漢人遷徙過去的,至今,許多琉球人仍然身著明式漢服。

最可笑的,是中國人自己,上千年漢唐衣冠喪失殆盡,穿個旗人的馬褂,卻叫“唐裝”。至於“旗裝”,可以望文生義,也就是旗人婦女的袍服,雖然今天的“旗裝” 和清代旗人女子的旗裝比較起來略有變化,但仍然保持其基本特點:立領、緊身、衣袖窄小,用衣扣。真正見到漢人發明、創造的寬衣大袖是卻稱為“和服”,而和漢人的傳統服裝沒有血緣聯繫的馬褂、旗裝,反登堂入室,鳩占鵲巢,成為中國的“國服”,甚至也獲得了洋人的鼓噪、吹捧。面對這種歷史的捉弄,實在令人苦澀不堪!又痛心無比!

結語:

歷史,是不能泯滅的記憶,華夏衣冠的消失只是暫時的,她的復興也是必然的!因為,任何政治和權力都是暫時的,而美是永恆的!文化是永遠的!


日月雙懸,hz複漢。


2013年1月19日

朵朵芬芳

帖子数 : 1939
注册日期 : 13-04-26

返回页首 向下

《崋夏之聲》十四:世界民族各服飾,華美漢服何處尋?(2) Empty 《崋夏之聲》十五:号召汉族同胞全面焚烧《弟子规》和《二十四孝》

帖子 由 朵朵芬芳 周四 02 五月 2013, 05:16

人中讲道(174) 号召汉族同胞全面焚烧《弟子规》和《二十四孝》

我们汉族人不需要满族人和蒙古族人来教育怎么孝顺父母!

蒙古朝廷编造出来变态邪恶血腥折腾汉族孩子的《二十四孝》已经揭批过了,下面揭露满清《弟子规》背后的邪灵。

总有一些人认为满族用汉字,用汉文化,拜孔子,就是汉化了,这些都是愚昧无知的低能儿,一条毒蛇蚂蟥,附体在你身上,盘踞在你的脑子里,吸你的血,营养它,吸取你的文化精华,就叫做是与你同化了?满族用汉文化营养它自己,就是它汉化了吗?科技文化这个东西是没有国界没有民族界的。事实上,满族没有一丁点被汉化。汉人被大量满化才是事实。

而且,就文化本身而言,满族都是信藏密喇嘛教的,忠实教徒,你怎么不说满族都被藏化了呢。藏密喇嘛是其国师,蒙元时期也一样,也是藏密喇嘛国师。汉家的道教儒教,边边边啦,不算什么,满蒙统治时期,都是大规模焚烧道教典籍。所以就单文化方面,也是藏化的多,绝没有丝毫汉化。

我必须指出的是,克隆人技术不是现代科学才有的,在萨满教中早就有了,萨满教的生物巫术,几千年前就会克隆人,还会发动鼠疫瘟疫,东北一直就流传着这样的传说,说大兴安岭里出来人形物体。满族、蒙古族都是克隆出来的克隆人,神不会给克隆人元神,都是邪灵魔鬼上去,就现在的满人蒙古人也一样的,所以,它们根本不把人当人看的,历史上对汉人的那些大屠杀不正在以计划生育的方式重演么,我早讲过克隆人多了,它就会制定法律,禁止人类自然生育,逐步消灭自然人类,这是计划生育的本质。

满族人对汉族文化的态度只不过是犹太人所教导的:“我们必须像一支蔓藤在一颗树木上。我们利用这树去爬,然后,勒死它,在来自它肉体的营养生长成为力量。”在满清统治时期,大量汉族文化被嵌植、被异化、被析构。文化嵌植是异族征服的重要手段。

《弟子规》就是把满清鞑靼奴才文化强行嵌植入中国,极其高明的手法。《弟子规》是满清康熙统治时期的犹太人李毓秀为了帮助满族人统治汉族人写的,当时文字狱,汉人写的书大都被满人焚毁篡改了,但是《弟子规》却被满清官方高调推广。当时满清的宣传论调,满清统治了中国,所以就是君是父,君父君父嘛,我就是你爹,汉人则是臣是子,子则应当孝顺父,你反我就是不孝,不孝就是大逆不道。满人和蒙古人统治时期都是最对汉族提倡孝道的,这是汉族人最极度变态孝顺的时期,同时也是汉族人父母对子女最残忍的时期,一直持续到现代对儿媳妇的残酷欺压就是其后遗症,还认为是应该的。汉唐宋明我们汉人的朝代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现象。

《弟子规》是满清对汉族诛心的手段,是奴隶培养规范。《弟子规》是完全违背孔子的话的,却还打着孔子的旗号说是什么圣人训,其实是拉大旗作虎皮。

《弟子规》里,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弟子规》里讲的是绝对的顺从、听话、奴才,疯狂的强调孝、顺从,把奴化思想从小灌输给孩子们。第一句“弟子规,圣人训”,就是一股高高在上的味道——圣人不是上帝,有何资格用发号施令的态度?弟子规全篇强调的都是,晚辈跟长辈、学生跟老师是不平等的,晚辈要绝对顺从长辈,学生要绝对顺从老师。“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那如果反过来,孩子跟家长提意见,或者同辈之间呢?为何独独是对“父母”必须唯命是从。无形之中,从小给孩子灌输了一种等级思想、一种不管正确与错误,只要是高等级向低等级发号施令,都必须遵守;有异议如果是等级不够也不能表示反对的观点。同时,弟子规也束缚着人的思想。“居有常 业无变”,这完全是无理取闹,居然限定人不要搬家、不要换工作。“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是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一套灌输给孩子们。“非圣书 屏勿视”什么是圣书什么不是,放开眼界才有辨别!
整体来说,弟子规宣扬的是一种高压奴化教育,强调绝对顺从、甚至是遵守一些莫名其妙的规定。文字上来说,读起来根本没什么文学性可言,跟打油诗差不多;宣扬的都是抹杀个性,扼制创新,使学子个个都变成顺民。书要看一样的书,走路要一样的姿势,早晚生活起居都规定死了必须怎么样怎么样,连“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都是圣人训。弟子规教的就是不能当不老实的奴才,要争做好奴才!这样的糟粕之作居然被当做国学经典用以增强国民素质,对孩子们进行所谓国学素质教育,完全是毒害青少年!弟子规这种烂书应该彻底销毁!
满清政府一直担心汉人会推翻其统治,所以才会大行文字狱。一边学习汉文化,一边又对民众灌输奴化思想。这篇《弟子规》也是其时代的产物,同时代的很多书籍,都遭受到了被毁灭,作者被杀害甚至于被灭门、死后还要被挖掘出来鞭尸、挫骨扬灰这样的惨事:庄廷龙的《明史》被毁、吕留良的《明史》被毁、戴明式的《南山集》被毁;乾隆以修《四库全书》为名几乎把中国古书销毁篡改殆尽,吴晗说四库出而古书亡,而《弟子规》却被满清官方大肆宣扬,可见其背景如何。

《弟子规》无论从背景和内容来说,都不是儒家文化,综观《弟子规》全篇,最多的字眼是“须怎样......;勿如何......”,完全是一种教训、甚至命令的语气,而且是一种强制性的记问之学。但是,孔子在《论语》里头怎么讲呢?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意思很明白,学习一样东西,兴趣和乐趣才是最大的老师和动力;而不是像《弟子规》那样,一上来就告诉孩子、告诉学生,这个必须做,那个不能学!
  《弟子规》里讲“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这不是赤裸裸地教人善恶不分、虚伪怯懦么?孔老夫子虽然是一介书生,但可不是没脾气的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和《汉书·刘向传》载,季氏即季孙如意。他不仅不把国君放在眼里,甚至自比天子。以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来说,按制度是: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即季氏只能用四佾,鲁昭公应用六佾,只有周朝天子可用八佾。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所以孔子谈到季氏时,就当众愤怒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再者,孔子有个学生叫宰予,大概白天上课爱睡觉,老夫子就不高兴了——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篇第五》)这已经不是揭短,而是公开骂人了。但是,这个宰予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孔门十哲之一,是孔子最有智慧的学生,也是唯一敢于当面顶撞老师的学生。他指出孔子的“三年之丧”(这也是《弟子规》大力鼓吹的)的制度不可取,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因此认为可改为“一年之丧”。孔子后来意识到宰予的话有道理,于是批评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并且从宰予那里改变了自己以往的不足,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像这一类儒家先贤的可贵情怀和活泼故事,在《弟子规》里是见不着的。《弟子规》里所有的东西,就是将儒学断章取义,改头换面,全篇看下来,无非“听话”二字。君要臣死不得不死这种理论是奴才纪晓岚们说的,跟孔子毫无关系,孔子还要正君呢。
   

自吹自擂什么“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下面看看弟子规都是教些什么垃圾什么邪灵吧

3、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叫你,要立刻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的命令,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父母教育你,应该恭敬地聆听;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无论对错,都应当顺承
5、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改变
7、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有失做子女的本分;【什么都不能做主,那这家还是我家吗?】
8、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物虽小,也不要私藏;如果私藏,就会让父母伤心;【评:什么样的父母竟然不让自己的孩子有点私人的东西呢?】
9、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 父母厌恶的事情,不要去做;
11、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孝顺父母才是贤人;
12、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怎么这时候就不讲了呢】
13、谏不入 悦复谏号泣随 挞无怨 
----如果父母不高兴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但是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
21、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 
----称呼尊者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尊长面前,谦虚有礼,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22、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长辈没有说话时,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23、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骑马或乘车,遇见长辈,应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者离开百步之远,方可续行;
24、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长辈站立时,晚辈不可先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这么奴才呀!】
25、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在尊长面前说话,要低声细气;声音太低而听不清楚,也不合适;
26、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 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辈问话时,应当注视聆听,不可以东张西望;
27、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对待别人的父辈,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别人的兄长,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评:贱种!】
28、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早上要比长辈起的早,晚上要比长辈睡的晚;【这样伤幼儿身体呀!!!!】
35、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恭敬;
36、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进门时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抖动;【唉,怎么坐着不准伸出腿呢,怎么不许抖动呢,管这么宽呀】
37、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进入房间时,揭帘子、开关门的动作轻缓,不要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宽处转弯,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
38、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拿着空的器具,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51、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这个说长,那个说短;不关系到自己,就不要管;【冷漠的旁观者,鲁迅笔下的看客】
53、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以警惕;【哎呀,是不是如果我看见强奸了,就也必须想一想,我是不是也有强奸的欲望呢?可是,为什么不是见人恶,既阻止呢?】
65、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别人在忙,不要去打扰;别人不安,不要去打扰
66、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别人的短处,切记不要去揭短;别人私下干偷事,切记不要去评说;【嗯,比如现在后满清那个官贪了多少钱呀,背后几个姨太太呀,都不要去评说】
67、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宣说别人好就是行善;别人知道了,就更思勉;【嗯,我说那些贪官好,就是行善了?】
68、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宣扬别人坏就是行恶;对别人指责批评,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嗯,记者宣扬那些后满清贪官坏,就是行恶了?】
89、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不是圣书,摒弃不看, 【操你妈的,这就还是你文字狱的接口了】

再继续批:

1、 抬出圣人训是拉大旗作虎皮
《弟子规》开篇道:《弟子规》 , 圣人训。圣人训便如何?“当仁不让于师”更是圣人训。当圣人训与国家法规不一致的时候,冉有就不听圣人训: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公西赤出差到齐国,冉有为他向孔子请求差旅费,孔子不按规定,只给了很少一点,冉有给了孔子说的100倍。于是孔子说出了他少给的理由:“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公西赤已经很富了,君子应该周济穷人,而不应该增加富人的财富。话有道理,事无道理,不能因为公西赤富有,就不给人家支付差旅费啊,这样岂不是剥夺公西赤的劳动所得吗。后来冉有按孔子的话做了吗,当然没有。
还有宰予更是把圣人训当作耳旁风: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宰我白天睡大觉,孔子批评一次宰我不改,批评多次宰我还是不改,孔子骂他是垃圾,并说宰我让孔子由听信别人到考察别人。宰我是孔门十哲之一,绝对的好学生。但是,一个人的生物钟是很难改变的。孔子骂过之后宰我还不改怎么办,只好听之任之了。而《弟子规》用圣人训压人,是为了让你放弃思考,放弃追求真理,完全迷信权威。何况之后的许多内容为了胡朝奴役人民的需要违背了圣人训。
圣人是讲道理的,圣人更是宽容的,圣人是知错就改的,圣人是不会神话自己的言论为圣训的,圣人推崇学术自由,言论自由,是在自由竞争中胜出的,圣人更不会把违背圣人训的人定为现型反革命的。
当然孔圣人讲道理,孔圣人宽容,另一个自封的康熙圣人可是没那么好说话的,康熙圣人的圣训是绝对不能违背的,而且即使康熙圣人认为你违背它的圣训,你也会遭文字狱的。
2、 以前为什么没有《弟子规》,以前的弟子都守规矩。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仁义是与生俱来的。孟子又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是与生俱来的(当然孟子的仁义礼智是针对华夏弟子来说的,夷狄不包括在内)。只要将他们发扬光大就够了。不但没有《弟子规》也不需要,而且弟子们的职责是 “正君”——监督君王和各级官员的政务。当然一群只有理论而没有权利的儒生,必须做到正己,然后才能正人。所以,以前没有《弟子规》,汉唐勇斗宦官的是这些弟子,宋亡了,数万弟子自杀殉国,明亡了,弟子们鼓舞带动人民英勇抵抗了37年。而有《弟子规》的胡朝呢,几百名新军一声呐喊,武昌城立刻光复,胡朝的狗屎运终于到头了。读《弟子规》的弟子们都咸与维新去了,一个为胡朝殉国的都没有。《弟子规》是让他们做奴隶,根本不是他们的国,干吗要殉呢?
3、 君父规在哪里?为什么在最该产生君父规的时期偏偏产生了《弟子规》?
难道君父天然正确,掌握绝对真理?胡酋们剥夺了本该且始终由民间掌握的道统。康熙自称:“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他自封是圣人在世:“朕惟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东华录》卷五十一)。从此满清皇帝成为活着的圣人,传统儒君权之上的道统被其彻底颠覆,满清皇帝在政治上合理合法为所欲为的同时。在精神上也成为“教主”。皇权在手,真理也就在手,权力就是真理,彻底败坏了儒学思想。胡酋掌握异端裁判权,彻底消灭了学术自由。自然而然地,对政权的社会评价也变成当局的自我认定。满清夺取道统(社会评价体系),自我评价自然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正君等于找死。汉政权道统在民,社会评价政权是否合格,满清侵略者时期道统在君,奴隶主评价奴隶是否合格。
按儒家的看法,在君权之上,还应该有“道”。对那些德高望重的得道贤人,君主应该恭敬如师,不能以臣子对待。君权并非至高无上。而且圣人训中君的要求,更严格,在圣人看来,弟子的道德规范高于平民,而君的道德规范要高于弟子。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胡酋个个不仁,他们为了做奴隶主,不惜进行几十次大屠杀,比日寇凶残千万倍,终满清一朝始终伴随着大屠杀。胡酋个个不义,冠冕堂皇的表态永不加赋,实则把只值800钱的银子强迫老百姓按2000钱缴税,摊丁入亩还是加税,征厘金更是公然撕破永不加赋的画皮。胡酋个个不正,利用完汉奸吴三桂就背信弃义地撤藩,官员非满不用,汉人能力再强也只能做陪衬。
胡酋动辄自比尧舜禹汤,看看禹的作为和孔子对他的评价:“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看看胡酋怎么做的吧,康熙乾隆两个酒肉酋长,七次巡幸刮尽民脂民膏。先修最大的皇家妓院圆明园,又修游猎娱乐行宫承德避暑山庄。最后,居然挪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亡之日,无一尽忠之臣,不亦宜乎。孔子又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云“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民不从只好用强权压迫。发现效果不好,就找御用文人帮忙,模糊圣人训,于是,以孔圣训为表,胡酋训为里,阉割汉文化,关键处奴文化的《弟子规》应运而生。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那谁是父母的老师?当然是政府,当时的满清奴隶主集团言必称尧舜,行必为桀纣,各级官员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言传身教是不可能了,因材施教也无从谈起,只好硬性规定,强权压迫。弟子们都不守规矩必须详细规定,弟子们不怀德总要畏刑吧。
一个社会正常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君权越来越小,民权越来越大,对君的要求越来越多,对民的要求越来越少。唐法已经是三权分立,明已经是成型的内阁制,内阁拥有对皇权的否决权。而明朝后期兴起一场广泛的非君运动,按照社会的正常发展,该出现的是《君父规》而非《弟子规》。胡朝重回独裁制,并且连道统也被胡酋夺去。以2500年前的圣人训为基础,关键处又向后倒退了几百年的《弟子规》,充分暴露了满清把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倒退了3000年的事实。
4、 《弟子规》是满清在诛心,是奴隶培养规范。
之前的弟子志在家国天下,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弟子们的志向,或成为舆论监督的中心,随时随地评判政府的行为。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胡朝的弟子,必须唯唯诺诺。甘心做奴才。一个哭庙案就让才子金圣叹人头落地,居然有30人以上集会处死的胡律。
《弟子规》〈入则孝〉云:“事虽小 勿擅为 茍擅为 子道亏”。对照一下刘备的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弟子规》却要求是除非请示汇报并得到批准,否则什么都不能做。典型的培养奴才。连宠物都要自主权,何况是人。儿童精力过旺,儿童求知欲特强,磕磕碰碰,摔摔打打难免,那是儿童必不可少的成长过程。儿童是在不断犯错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学习的,不许儿童犯错误等于不许儿童成长。形不成独立的世界观和独立的人格,这正是满清所需要的,你们都有独立的是非观,都要责任权利相称,满清的奴隶主岂不做到头了?
《弟子规》〈入则孝〉云:“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儒学的孝是父慈子孝——权利责任的统一,而无论爱我或憎我,我都要孝,典型的奴孝。比如舜的父亲瞽叟,就希望舜死,而且要死于类意外,以便自己不承担责任,看到舜不死,就制造类意外,舜应该满足瞽叟的愿望把自己去除掉吗?
《弟子规》〈入则孝〉又云:“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理直气平可以,理直气弱何意?难道父母的过错就不是过错?或者我们提意见是更大的过错?在家父母永远是对的,即使父母错了,子女也不该发现,发现了也不该指出,万不得已指出,也要先察言观色,因为指出父母过错的行为本身是更大的过错。所以要“挞无怨”。孟子曰:当怨无怨是不孝。只有已经漠不关心,视为路人了,才会不怨。而且,连舜都要怨,不但怨,而且在空旷处呼天抢地。面对知错不改,反而变本加厉殴打你的家长,你会无怨吗!在家挞无怨,出外则文字狱无怨,被奴役无怨,背黑锅无怨,甚至冤死无怨了。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难道父母就可以死不认错吗?在家父母永远是对的,在外强权永远是对的,就可以伺候主子了。于是汉文化的人格独立被奴颜婢膝取代了。
《弟子规》〈谨〉都是晚睡早起洗脸漱口衣冠整洁不挑食不饮酒等等等等,总之是谨小慎微,缩手缩脚,畏首畏尾。这绝不是孔子的瑾,“小不忍则乱大谋”;“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这才是孔子的瑾。品格的培养才最重要,细节的精雕细琢实在是舍本逐末,甚至别有用心。培育志向小之人。怎可让奴才胸怀家国天下?奴才只能鼠目寸光、自私残忍、唯利是图。
孔子的基本理论还有用,岂可死板僵化,一成不变?如2500年前为什么反对箕踞?因为当时的衣着有缺陷,箕踞——尤其是夏天——可能隐私暴露。孟子突然进入妻子的房间,因见妻子正在地上箕踞而坐差点就把妻子修了。至于后来,衣着发展了,箕踞除了占地方,可能会绊倒路过的人外,已经没有其他不好之处了。《世说新语》里有一则:“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还有柳宗元也箕踞,不但箕踞,而且还写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箕踞已经是潇洒自如,无拘无束的代表,《弟子规》〈谨〉云勿箕踞,这是食古不化。
《弟子规》〈泛爱众〉云:“恩欲报 怨欲忘。”孔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为了胡酋的培养奴才的需要,公然违背圣人训。

5、 满清割裂权利与责任,篡改忠、孝的内容。
儒学要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权利责任是统一的,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君的样子,臣才会像臣的样子,)”。“政者正也,子率为正,熟敢不正?”“子欲善而民善矣”。管仲曰“上服度则六亲固”。“仓廪实而知礼节”。朱熹曰“存天理,灭人欲”。等等,君的权力大,责任大,道德约束更要严格,法律限制更要严厉。满清则是强权无限权力零责任,奴隶无限责任零权力。胡酋康熙最离奇的一起文字狱落到农民陈四头上:陈四因为荒年带着全家逃荒,被康熙以“污蔑大好形势罪”处死。胡酋无限权力,胡酋说形势一片大好就是一片大好,老百姓零权力,连逃荒的权利都没有。

儒学的忠是忠于执事。忠于国家,孟子说过,即使舜的父亲瞽叟杀人,舜的臣子也该照抓不误。满清的忠是只允许忠于主子。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还是奴学。
儒学的孝是“敬”,不与尊长直接对抗,但可以非暴力不合作,胡酋的孝是“顺”,而且是绝对的。像舜那样不但不死,而且不告而娶,简直罪该万死了。《孝经》中曾参问孔子:“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孔子回答说:“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孝是出于爱心,责任心,道德良心,而不是为了利益或政府的表奖,更不能像缴税一样视为负担,在外界压力下不得不然。

孝有三重境界:1“赡养”,让家人生活愉快是我的责任,也是你自信心和愉悦感的来源,更是你人生目标之一。对不同的家庭成员,爱的方式不同。对父母的爱是“敬”;
2 “抚养”,出于报答养育之恩的心态;
3“蓄养”或称“豢养”,迫于道德或者法律的压力,也做到了让父母衣食无忧,内心却视之为负担,巴不得盼他早点死。
这一点,论语里面也曾探讨过:“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今天人们认为的孝,认为能够蓄养老人就可以了,但是,连小猫小狗等宠物和牛马等牲畜人们都可以养好它们,如果在蓄养的过程中,我们做子女的不能心存敬意,和豢养宠物、牲畜又有什么分别呢?)《论语.为政第二》

好人孝为本能,不需要《弟子规》,子女不会差,坏人再讲《弟子规》,能得到蓄养就不错了。

翻遍《弟子规》,通篇除了必须就是不许,弟子的权利在哪里?君父的责任又在哪里?儒家礼的要求是君的道德高于士大夫,士大夫高于百姓,满清时期,弱势者无权利,必须遵守《弟子规》,强势者无责任,可以恣意妄为。君无论怎么做都是仁,臣必须忠,父无论怎么做都是慈,子必须孝,兄无论怎么做都是友,弟必须恭。因此字还是汉字,语还是汉语,经满清阉割,却变成奴学。今天,奴性仍然深入许多人的骨髓,并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许多人自己堕落了,做高级狗奴才捞了一些骨头,反而污蔑古人的高尚。许多人不明真相,把满清奴学造的孽算到汉文化头上。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6、《弟子规》其他违反真正儒学之处。

《弟子规》〈出则弟〉云“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这是墨家的理论,实际上行不通,孝是责任也是权利,首先要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上,对生父的孝那是法定责任,而且你知道他的脾气、秉性、需要,对于生父的错误,你有权以适当手段制止。对诸父的孝非法定责任也就没有权利,而且诸父有自己的子女。而且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能力有限。悌也一样,诸兄有自己的兄弟。只有在确定却是需要时你才可以起到应急的作用。事当改作敬。

《弟子规》〈亲仁〉云“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仁者是令人畏惧吗?那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是畏惧吗?《弟子规》所说的仁者是胡酋——当时唯一的大圣大仁,动辄文字狱,自然是“人多畏”了,作为最大的奴隶主自然“色不媚”,至于“言不讳”,免了吧。而能亲此大圣大仁,自然无限好, 不亲此大圣大仁,自然无限害。孔子的亲仁是思想上不断向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是身体上向所谓的仁者顶礼膜拜。既然《弟子规》篡改了亲仁的内容,那么仁的内容,仁的要求自然免谈了,如果引申出“正君”则该文字狱了。

《弟子规》〈泛爱众〉云:“扬人恶 既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绝非孔子本意,模棱两可、明哲保身的乡原行径,是儒家坚决反对的。嫉恶如仇以身殉道才是儒家提倡的。儒家是固“疾之甚”,甘“祸且作”,因为“疾之甚”,孔子两次被迫流亡,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不是“扬人恶”又是什么?于是第一次流亡。好不容易回到鲁国,做了高官大司寇,却时时刻刻要消三家之权,这不是“疾之甚”又是什么?于是被迫第二次流亡。孔子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对恶事不评判不反对,客观上就是成人之恶。而《弟子规》阉割掉了汉文化的嫉恶如仇思想,代之以满清奴学的和光同尘。

《弟子规》〈余力学文〉云:“非圣书,屛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就是说无需逻辑论证,无需事实证明,别人说的一定是错的。鲁迅说,阿拉伯人攻陷山鲁佐德城后,立刻烧毁了那里的图书馆,阿拉伯人的逻辑就是,如果那些书的内容和古兰经相同,则有古兰经在,无需留了,如果和古兰经不同,则是异端,不能留了。《弟子规》的逻辑和中世纪的人一样。这种唯我独尊的行使异端裁判权的行径,只能证明是满清把中国拉回了黑暗的中世纪。需知:真理愈辩愈明,《中庸》上讲得很清楚:“有弗辩,辩之弗明弗措也”!


***发动***并没有摧毁中国人的道德,中国人的道德是在三百多年前被满族人摧毁的,是被康熙系统策划摧毁的。

一个让人心痛的现实是,当代中国的汉民族,讲的不是真正的汉语,我们以北京话为标准的普通话是被满族话严重异化的四不像汉语,只有在闽南话和广东话以及江浙方言中上保留着八声俱全的部分传统汉语言;我们写的不是真正的汉字(繁体字);汉民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相信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汉服为何物,虽然大家爱看日剧韩剧,但恐怕有些人还不晓得,日本和服和韩服才是最接近汉装的服装,而中国很多汉族人自己,却洋洋自得地穿着满人的旗装,还美其名曰“唐装”,简直是荒唐之极。电视节目当中,清宫剧长盛不衰,《康熙王朝》主题歌吼出的那句“我真的还想再活500年”真正体现了汉民族的悲哀。文华酱缸至此,夫复何言?不管是元代、还是清代,被异族屠杀的汉族百姓总数,都超过了日本侵华战争被杀害的中国人总数,假设日本人真的占领中国,那么100年后我们的子孙是否也要将日本奉为正朔,如果真是这样一个民族,又有何面目存活于世上。  

烧吧,烧尽蛮夷的《弟子规》《二十四孝》,让文明之烈火烧尽神州大地异族的蛮夷膻腥!让文明的烈火荡尽一切异族污垢!

熊熊圣火,
焚满烧蒙,
为汉屠胡,
惟光明故,
喜乐悲愁,
皆归尘土,
怜我汉家,
忧患实多,
生亦何欢,
死亦何苦,
怜我汉家,
忧患实多,
怜我汉家,
忧患实多

我们烧的,不仅是满清弟子规,不仅是蒙古二十四孝,我们烧的,是满清蒙元数百年来嵌植在我们文化深处的阴魂,

熊熊圣火,放大光明,红星高照,更多汉家儿女即将觉醒,与我们一起去战斗。

朵朵芬芳

帖子数 : 1939
注册日期 : 13-04-26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